这本书我在樊登讲书里面听了两遍,一直很困惑,书中的重点是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七个原则。为什么却起了一个这样的名字《思维的囚徒》呢?
其实困住我们的,往往是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我们有的人一直在抱怨环境,抱怨父母,抱怨领导,抱怨同事,抱怨社会的不公,抱怨自己的境遇不好。正是因为抱怨,我们看一切都是不顺的。
有人把享乐,赚钱,获得权力等当做自己的终极目标,饭却发现有了这些东西以后,自己也未必快乐。
有人把追求个人的成功当做自己的人生目标,却发现自己成功以后,似乎也没有多少的快乐,甚至怀疑奋斗的意义。
所以《活出人生的意义》一书的作者,弗兰克尔再次用自己的人生经历给出了他的答案,用下面的七个原则,打破思维的囚笼,我们就能活出有意义的人生。
原则1:自由地选择你的态度。
·你永远都有选择权。
不要被大脑的惯性思维牵着走。
停止抱怨,找到自己的“应对格言”。
·真正的乐观主义
能够预见自己的选择带来的后果以及各种应对的可能。
有采取行动把可能变为现实的热情。
原则2:实现有意义的目标。
走出“意义迷宫”
享乐意志:感官的快乐和满足只是转瞬即逝。
权力意志:不要被过度追求钱权的欲望捆绑。
意义意志:人生真正的意义藏在我们内心深处。
原则3:发现生命瞬间的意义。
意义需要用心发现。
尝试“存在意义的挖掘练习”。
强化自己的“意义意识”。
用“悼文练习”反思自己的工作的生活。
原则4:千万不要违心做事。
不忘初衷的好方法:
重视与她人的合作,不强加想法于人。
原则5:从远处审视自己。
原则6:改变你的关注焦点。
原则7:要敢于超越自己。
人生本没有意义,正如《活着》的作者余华所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人生所有的意义,都是人赋予它的。
所以,要想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必须打破思维的定势和囚笼,利用OPA原则,与他人建立有意义的联系,对从事的工作有崇高的目标,用积极的态度拥抱生活。
生命只有在利他中才会更有意义!
每一次参与都是一种疗愈,我觉得现在的美村读书会的分享有了很大的进步,她开始关注书的内容和这些内容带给人的启发。在参与读书分享的会员的思想碰撞中,自己也得到提升。
老梁关于书本封面的解读和一些观点的分享让我耳目一新,虽然我并不喜欢把生活中的一切都提升到教育意义上来,但这家伙的思维方式和灵活度、深度都很值得我学习。读书是一种疗愈,因为眼界打开,格局也会打开,境界才会提升。心态变了,一切都会改变!继续读书,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