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不仅是手艺样样精通,还是一位理解教育、以人为本的父亲。
最欣赏父亲的,是他那不停进步的思想,别看他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他也有他的教育理念。昨天饭桌上,父亲告诉我,他认为教育不是教书就行了,关键还要会育人。还给我讲了他看到的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在打另一个孩子,老师看到了,上前制止,对那个下手很重的孩子说:“到我办公去一趟!”然后开始安抚这个被打的孩子。当他走到办公室时,那个孩子已经到了在等他,于是掏出一块糖给那个孩子,说:“今天你到办公室比老师早,所以奖励你一块糖。”然后又掏出一块糖给他说:“今天你打那个学生,我让你停,你立马停了,听话,所以奖励你一块糖。”说到这,那个老师第三次掏出一块糖给那个孩子说:“我知道,那个学生欺负别人,你是见义勇为,抱打不平才动手的,所以再奖励你一块糖。”这个孩子羞愧地低下头哭了说:“对不起,老师,我错了。”于是这位老师第四次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糖说:“这块糖最值得奖励你,因为你是一个知错就该的孩子。”从此,那个孩子再也不欺负别人了。逐渐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了。父亲说:“由此可见,教育是一门学问用恰到好处的方式教育孩子,会让孩子彻底改变他的缺点或者恶习,教会他如何做人,也有可能改变他的一生。”我很惊诧百忙之中的父亲给我说的这些话,他像一位导师,在我的教育之路上点燃一盏心灯,我受益匪浅。
暑假扶贫结束,校长又让我去帮政府填资料,输表格,答应了校长,还是不想去。早上不想起床,父亲说:“去吧,可能镇里又开始环保工作了,多做点事,不见得是坏事,人人心中都有数,见人聊聊天也比闷在家里强。至少说明咱能干,你们领导心里是知道的,不然怎么不让别人去啊。”在父亲的开导下,我没吃饭,八点就到镇政府了。任何时候,父亲总能把事情往好处想,我真的很幸运有这样的父亲。
父亲休息的时候也爱看书。有一次儿子在看《三十六计》,我问他谁的书,儿子说姥爷的,我愣住了,没想到父亲现在还会看书。儿子说:“妈,姥爷啥学历?”我告诉他:“小学毕业。”儿子不信说:“姥爷会那么多,懂那么多,还喜欢看书,一些大学毕业生也不一定有姥爷厉害。”我对儿子说:“是的,在我的记忆里,家里有老版的西《西游记》、《三国演义》,你姥爷年轻时候就喜欢读书。”儿子露出不敢相信的神色。看着孩子崇拜的眼神,我很欣慰,每次他和姥爷都会聊很多,就像当年我放假回家,跟父亲总有聊不完的话题。我终于明白,父亲在我舅舅家出铝线的时候,为什么三个舅舅家的孩子喜欢找我的父亲了。如果父亲是一位老师,他绝对比我做的好!
其实,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就是父母。我的父亲,他教会我善良,仁爱;还教会我敬业爱岗,如何做个好老师;告诉我做好教育的前提是要保证孩子的安全第一,这和上级领导的要求多么一致啊,父亲的教育使我一生受益。
我有这样的父亲,真的真的很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