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我们必须让孩子做好准备,不能让运气或环境决定他们的未来》(Prepared——What Kids Need for a Fulfilled Life),[美]黛安娜•塔文纳著(Diana Tavenner),和渊 屠锋锋译。
第二部分 如何为孩子步入成人世界做好准备
第六章 在反思中学习和成长
让孩子认识自我,认清自己关注的是什么,明确什么样的工作对他来说是有意义的。
当有人相信你的时候
只有当一个人终于做到了他本不相信自己能够完成的事情时,他的脸上才会露出那种神情,那一刻,他重新认识了自我。……当导师足够了解这些学生,当导师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当导师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安全的避风港,彼此熟悉,并逐步看清自己,接下来的一切就会像化学反应一样自然而然地发生,展现出一部完全不同的风景。
反思的力量
学习和成长正是在反思中发生的。
对于他人文章的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反思是学习和技能培养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部分,是制定目标、开展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因此萨米特预科学校的课堂非常注重反思。反思的目的是更好地制定下一个目标,这样才能每次都有提高和进步。
处理人际关系是孩子必备的技能
为人父母最好的状态是去倾听,去问一些有意义的问题,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孩子自身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情绪识别能力。我不会出声打断,也不会对他的言行做评判,我会让自己得出结论,继而再做决定,尽管我自始至终都在场,但那些结论和决定并不是我做出的。下面是萨米特的导师经常挂在嘴边的几个启发式问题,我在教育子女的时候也会用到。
•在此种情形下,你想要得到怎样的结果?
•你现在感受如何?
•你表现出了怎样的行为?
•哪些措施起作用了,哪些没有起作用?为什么?
•你有没有站在他人的立场看问题?你觉得他们的立场是什么?
•想要达到你的预期目标,你要做些什么?
•为了改善人际关系你该做点什么?
每一个问题都促使当事人站在他人的立场看待问题,认识到自己的情绪,清晰地表达事实,并寻求解决之道。但问卷仅仅是一个工具,如果没有导师从旁支持和引导,去提问问题,“拿起镜子”,当事人就不会有所反思,继而也就不会有所成长。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反思-分享的过程既费时又费力。鉴于大部分人都不喜欢争执,因而他们要么极力避免与人争吵,要么想着明哲保身,能躲多远就躲多远。
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说出自己想要什么
戴维的导师引导他将重点放在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内容上,找出所有他感兴趣的东西,越具体越好,只要对他来说是独特的就可以。把这些元素林林总总地加在一起,最终零碎的拼图会变成一副完整的图画,让孩子认识自我,认清自己关注的是什么,明确什么样的工作对他来说是有意义的。
参考导师的做法,我改变了与雷特的相处模式,这算是我众多成功的尝试之一。我从来不会问他“你将来想成为怎样的大人”,或者“你最喜欢的科目是什么”,我会问:“你喜欢做什么?”“哪一点最吸引你?”在接下来的谈话中,我们会记录一系列“印象最深刻的时刻”的关键词。每一次实习经历都会积累更多的关键词,慢慢地,我们就可以从这些关键词中找到一些规律。所以现在当他思考自己的未来时,我们讨论的不是某个具体的专业,学了以后能找什么具体的工作,而是一系列对他来讲非常重要的东西,他如何在接下来要做的某个具体的事情里找到的东西。唯有如此,我才能有足够的信心,在当今快速发展变化的世界里,即便当下的某个岗位在未来会被淘汰掉,雷克也能够从容应对。因为通过描述那些“印象最深刻的时刻”,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同时,他正在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学习所需的技能,我相信雷特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哪怕这份工作现在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