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农村散养长大的,玩是主旋律。小学三年级前没有课本,是个旁听生,放学后从不做作业,想着法玩。在我的记忆中,童年是快乐的,童年是丰富多彩的。
女儿上幼儿园,我的期望就是,玩的好,吃的好,长的好,学知识是最次要的。兴趣课,她喜欢什么就报什么,不喜欢就换或者不报。有时间就带她出去玩,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我不管别人家孩子是不是学英语、钢琴什么的,我也不相信什么起跑线。我只想让女儿有更快乐的童年。
近年女儿上小学后,我感觉失控了。女儿住校,我管不到;周末放假,总是有不算少的作业(尽管和其他小伙伴比,女儿学校的作业已经算很少了),一般要做小半天,这导致女儿玩得时间明显少了,每次返校前总玩得意犹未尽。几个月下来,这种趋势愈演愈烈,让我耿耿于怀。
这是一个浮躁的社会,也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我知道老师的严厉要求是为了女儿好,在这样一个急迫的环境下,女儿只能跟上大部队。今天这样一个进步的社会,却失去了孩子慢慢成长的耐心,但做父母的要稳住,不能急躁。
我想我应该做得更多,做个更尽职的父母,给女儿撑起一片快乐的天空,让她快乐的学习,快乐的成长,有更丰富多彩的童年。
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删繁就简、突出重点。我发现每周女儿要复习和过关的清单和试卷中,绝大部分都是掌握了的,只有个别的不熟练或不会。因此,每次我先将这些试卷和清单做整理,和女儿重点练习不熟练和不会的内容,其他的抽查一下就可以了,这样节约的很多时间。而且让女儿把不熟练和不会的内容抄在一个本子的,重点去看,熟练掌握的就划掉。
第二件事是就是劳逸结合、分段学习。女儿集中精力的时间大约在半小时到四十分钟,时间一长就六神无主的,学习效率很低。因此,我每次都和女儿制定学习计划,将要学习的东西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学习时间在半个小时左右,这样效率最高,之后就是玩半个小时,玩得痛快。这种方式,女儿很喜欢。
第三件事就是在玩中学、增加乐趣。我没有单独教女儿识字,但识字少成了女儿“短板”。有一次由于不认识“声母”和“韵母”,又没听清老师念题,女儿将声母错写了“韵母”下,会做的题却丢了二十分,老师很有意见。没有办法,除了在给女儿读故事时有意识地让她认字,我们还玩起了一个识字游戏。女儿在我手心写字,我来猜,猜不到,她来提醒。女儿感觉非常有意思,特别喜欢玩,在外面坐车或是静下来时经常玩。就这样,女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很多生字。
只要用心,总能想到办法。做了上述三件事,我心里好受多了,女儿玩得时间也多了点。
希望更多的孩子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有更多的玩耍时间,有更快乐的童年,更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