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一本书《如何高效学习》,我认为它是目前能学习的本质说清楚,且整合高效学习的策略和方法的一本书。
想给这本书,好好写个读书笔记。
大学大考前学习不超过两个小时,4年的GPA在A和A+之间。
一年学习麻省理工计算机科学本科41门课,并顺利完成所有的编程项目和考试过关。
自学多种编程语言、商务知识、写作技巧、动漫设计、作曲、会计。说到学习,每个人都有滔滔不绝的回忆——你可能会想起那20年来只为了学习(读书)的校园时光;那一身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武侠小说练就的“武艺”;和小伙伴熬夜做出的项目。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多年的学习浸润,可,你真的懂得学习吗?
1.什么是学习
关于学习,《生理心理学》这样界定:
学习指的是经验改变我们神经系统和行为的过程。我们把这种改变叫做记忆。
举个例子,小白以前感冒从不带口罩,有时不洗手就抓东西吃。今年春天新冠肺炎病毒爆发,她为了隔绝病毒做好自身预防,从电视、网络上学会了“戴口罩、勤洗手”的方法。这,就是学习。
他在春秋流感这种传染病的高发期仍记得,并继续维持“戴口罩,勤洗手”的行为习惯,从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个过程就称为记忆。
可以看出学习和记忆是两个相互联系的神经过程。其中:
人和动物不断地接受环境变化,而获得新的行为习惯的过程。即,获得外界信息的神经过程。——学习
将获得的行为习惯或者经验储存一定时期的能力,也可以说是经验的保存与再现。即,信息的储存和读出的神经过程。——记忆
有点感觉了吧?
2.学习的本质
既然学习是指获取信息的过程,那么学习的本质又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莱克夫说过:隐喻,就是以一种事物认知另一种事物。
比喻就像金·凯瑞拥有了上帝的力量,把月亮(陌生)拉得靠近自己(熟悉),使学习者能更清晰的观察陌生的知识。
斯科特阳认为这描述的就是学习的本质——借用比喻和类比这两种工具来帮助理解。
有人问爱因斯坦:“相对论到底是什么?”
爱因斯坦回答:“你坐在美女身边一个小时,感觉就像一分钟,而夏天你在火炉旁坐上一分钟,感觉就像一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既然比喻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的学习,可现有的主流的三大学习理论,各有利弊。有没有一个高效学习的模型?
3.整体性学习策略
这是斯科特·扬提出的学习策略。
整体性学习,是关于如何有效学习的假说。是基于观察聪明人如何学习而得到的总结,用于解释信息是如何被储存的理论假说。缺少学习的大脑神经机制。
整体性学习的基础,就是将一个知识与另一个知识相互关联,形成知识网络,以达到记忆和运用知识的目的。其中比喻、内在化、基于流程的记事和画图表法是整体性学习的基础。
想了解整体性学习思维,还得先了解它的三种主要观点整体性学习基于三种主要的观点。
(1)结构
(2)模型
(3)高速公路
(1)结构
结构,就是一系列密切联系的知识。
请问大家:在一座城市里最容易找到的建筑是下面哪一种?
A.有很多建筑,有数百条公路相连。
B.只与一座建筑有泥泞的小路相连。
显然,A建筑更容易找到。这是为什么?因为有很多的道路相通。
同理,把结构比喻是思想中的一个城市,城市中有很多的建筑物,建筑物之间有道路相连,有些建筑高大,而且重要与城市中的其他建筑有上百条路相连,而其他一些无关紧要的建筑,则只有少数泥泞的小道与外界相通。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就如同绘制一份优秀的地图,在不同知识之间建立尽可能多的联系。
我们中学时曾经学过这样的学习方法,还记得吗?
中学生物书章末总结的的概念图,以及政治/历史/语文老师叫你画的思维导图。目的都是在不同知识之间形成结构。
(2)模型
如果说结构是一座城市,那模型就是城市里一座建筑的地基和框架。是简化的结构,通过把一些核心概念联系在一起,把信息压缩得更简单,更易储存。
例如,本篇文章的小标题就是一个模型,包括数百字词;学科的概念也是模型,如减数分裂,包括配子、染色体、纺锤丝、染色质等概念;甚至一个理论的简称也是模型:二八定律、正态分布……
(3)高速公路
结构与结构之间也需要联系在一起,这些结构间的通道称为高速公路。
举个例子,我在学习心理学的记忆这一概念时,和神经生理学里记忆的神经学基础之间建立高速公路,让我对记忆的理解更加全面,更深刻。
说了那么多,那么有没有一些相对成熟的结构呢?下面列出4个常用的。
a.感知结构(五感)
图像、声音、情感、触觉、视觉。五感是最基本的结构。主要应在各种户外自然教学、低年龄段孩子的教学。
b.关系结构(讲故事)
通过故事、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显示实际的生活。很惊讶吗?别忘了,小孩子可都是通过故事来习得的知识的。像《圣经》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再想想,中国的三十六计、神话故事和诗歌,哪一个更吸引小孩子?
c.基础数学结构
d.比喻法:结构、模型、高速公路
现在是不是有点感觉了呢?
下一次,我们再来讲整体性学习的信息是怎样获取的?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