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读到一篇文章,叫做《读书的“危险性”》,想必许多“同学”都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正如文章中提到的:“如果你爱读书,那么,就要做好冒险的准备。”也许我们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你苦读了许多书,突然有一天抬起头来,就会发现社会在冷冷问你,读那么多书干什么?”
“书籍会给你一些超越现实的价值观,却不能让你直接超越现实。”若非完全写实的书,想必是与现实越来越不同,其中更多的是作者自己的处理,自己的倾向,将读者与现实隔离了起来,所以我们读到了世界观,却没读出来方法论,即使读到了方法论,但要读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白丁靠想象解决问题,没有知识的基础,书生靠知识解决问题,却过于死板。“书籍的使命,是传播它的知识和价值观”,而我们常常是把书的使命误解为读书的使命,只是接受了知识和价值观,忘了自己是生活在现实中。知行合一,将所学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这才是读书的使命。
读书的危险性还在于,读进去了,出不来。书可以教我们如何学习、工作、甚至生活,但主体是我们自身,执迷其中,不能自拔,完全的“知识中毒”,进入了精神的困境,却还不知不觉。学习、工作暂且不谈,生活这玩意本来就复杂,再加点毒,岂不是要死的节奏了。但是书还是必须要读的。
《呐喊》思考了这么一个问题:究竟是要在清醒中死去,还是在沉睡中死去?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岂能如动物一样浑浑噩噩的从生到死。若没有接受书的使命,那我们将丧失清醒的关键机会,虽避免了读书的危险,但却更难找到精神的出路了,变成无头苍蝇岂不是更危险。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一个师兄送了我四个字“得意忘形”,其意在于:得其意,忘其形。就如张无忌练太极拳,要把招式全部忘掉,而只是领会太极拳的意,所以中国武术有“形意拳”一说。“得意忘形”得来的真正的书生气,想必也算是书生意气,所以这书生气不要丢了,丢了可就不伦不类了。
成长就是经历,读书也需要经历,只有在这“危险”的过程中不断磨砺与蜕变,才能更好的成长,才能汇聚充盈的书生意气。
正如有人所说的:我希望我有一天能真正穿越这些风险,迎来一个静水深流的伟大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