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何以为父》这本书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一部在2019年上映的电影《何以为家》一个12岁黎巴嫩小男孩状告父母把他带到这个世界,却没有好好抚养他。乍一听这是一个相当大逆不道的观点,可如果你真的看过电影,你就不会这样觉得。小男孩的妹妹在11岁的时候被嫁给他们家的房东,而在三个月后因为宫外孕大出血被送往医院,又因为他们一家都是黑户,没有身份证,医院拒绝治疗他妹妹,最终她妹妹因失血过多而亡。这不是导演编辑按照剧本拍出来的电影,电影中的所有人都是本色出演,也就意味着所有的情节都是事实,这无疑是最让人感到心痛的一点了。
这部电影一经播出,立即激起了大众对于生养关系的讨论。有的人认为父母应该做好父母的准备才可以生孩子,有的人认为,父母不是从一开始就知道如何当父母,只有有了孩子之后,才能体会当父母的不容易,还有些人认为,生到哪个家庭不是孩子能决定的,要接纳自己的父母和自己的家庭环境,还有些人觉得反正自己打算丁克,这种烦恼与他们早已无关,看看热闹就好。
无论我们是否决定成为父母,我们都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是借由我们的父母才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么在一个家庭里面,好的养育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在《何以为父》这本书里有这样一段,
“足够好的父亲”
17世纪法国哲学家卢梭所说:母亲与孩子之间的联结是纯天然的,而父亲和孩子之间的联结则是需要被培养的。’时至今日这句话依然没问题。但我们的社会更倾向于赞扬“母性”这种先天禀赋,而父性要受到称赞,通常需要后天一把屎一把尿、勤勤恳恳地在养育中挣到。
积极参与孩子的生活,是培养父亲与孩子之间情感联结的方法之一。这种参与不只是换个尿片或者参加学校娱乐活动这样的表面功夫。首要的一点,父亲的参与必须要能够拓展孩子的内在生命,尤其是孩子们的个人情绪体验。为了完成这个部分,父亲同时也需要参与到他们自己的内在生命中,包括他们的情感、冲动、思想、愿望、信仰和记忆印象,并且还要赋予这些内在生命以价值。通过对其内在生命的参与和调动,一个父亲便具备了理解力,这使得他能够开始认识自己孩子的主体性(subjectivity)。
如果愿意以这些方式面对真实的自我,那么这个父亲便可算得上“足够好的父亲”。英国著名的儿科医生兼精神分析师温尼科特发明了一个术语叫作“足够好的母亲”(good enoughmother),“足够好”并不是指父母仅仅“足够”满足孩子需要,或者为孩子提供“足够”多的服务。事实上,温尼科特指的“足够好”是:妈妈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足够亲近。从而可以帮助孩子的心灵成长,但又不会太近,不至于让其感到窒息。
同样地,一个“足够好的父亲”走的也是一条“中道”(a middle path);一方面引导和指导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获得对事物的掌控感;另一方面又要促使孩子最大限度地接受这个世界的挑战。父亲特别能够帮助孩子度过其人生中的艰难时刻--比如丧失、挫折、失望--他要让这些困难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而不是成为限制其成长的绊脚石。
男人有一种心理学家们所说的辨别“他者”的特质,也就是说,一个父亲能够持续地把孩子视为一个有着自己内在主观世界的、相对独立的存在。“足够好的父亲”也是一个日常可及的理想形象,而且父亲要通过自己的选择和有意识的努力才能变得“足够好”。无须追求完美,一个父亲只求他自己,以及他的孩子们,成为自己可以成为的样子。
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做的事情不止是帮孩子换几片尿布,或者在身后旁边孩子的观众,而是必须要参与到孩子内在生命体验的拓展当中,参与到孩子的情感世界,感受到孩子情绪的波动,理解孩子的愿望和思想,尊重孩子的信仰,跟孩子一起创造美好的记忆,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作为一个父亲,会开始真正地站在一位父亲的角度认识到自己孩子的主体性。如果能做到这些就可以算是一位足够好的父亲了。�一位足够好的母亲这个概念来自于作者引用的他人的观点。英国精神分析师温尼科特最先提出这个概念。他认为一位足够好的母亲能够在满足孩子的需要的同时,能够跟孩子保持亲近又不让人窒息的距离。作者刚好在提到足够好的父亲时,引用了他曾经读到过的足够好的母亲的这个观点。�在作者看来,这两个概念是他觉得可以被放在一起分享给读者的。读到这段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衣服温馨的家庭画面。孩子在地毯上玩玩具,爸爸陪着孩子一起滑汽车模型,妈妈从厨房里面出来,看到这一幕给父子俩拍了一张照片。父母都参与到了孩子的养育过程中,家庭氛围简单又幸福。
一个好的养育环境,不仅仅指的是丰富的物质条件,父母跟孩子都同处在同一个屋檐下。父母能看到孩子的需求,为孩子提供服务,能走进到孩子的情感世界,精神世界里,站在孩子的视角去陪伴在她身边。
孩子在父母的养育下,慢慢认识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充满探索欲,一步一步地勇敢又自信地走向外界。一个好的养育环境,会给予孩子充分的爱与关怀,还在在这样的氛围下,也会习得如何去爱与关怀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