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思维》
结束语
在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一说到个人环保的事情时,就很自然地使人联想到节约、节俭、减少购物和消费等,总体来讲,个人环保是一个倾向于减法的经济。这样做虽然可以带来环保的效果,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的话,也意味着将会大量地减少社会的需求和消费,也意味着将会大量地减少社会供给和工作岗位,并影响到许多人的生计。而人们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发展,又是依靠于刺激购物和消费这个加法的经济模式来进行的。如此看来,个人环保似乎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某些反向的作用。该如何解决这个矛盾?
但是,我在写这本书的思考过程中,对于这个问题逐渐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提倡、崇尚环保的生活,不应该仅仅是让我们只注重节约、节俭、减少购物和消费等,还应该是让我们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积极提升购物和消费的品质,通过减量增质的方式来提高生活的品质和品位,从而让我们拥有更健康、更安全、更舒适、更人性化、更美好的生活。减量并不代表要压抑购物和消费,而是要减去其中不合理和浪费的部分;增质才是方向,以便使得社会财富在消耗更少资源的情况下得以增加,也使得生产者和服务者可以通过提供更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而带来收入的增加。这样,就可以把个人环保倾向于减法的经济问题,转变成引导社会向更具品质、更高层次发展的加法的经济方向上。
从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来看,发展是人类改善自身生存状态的努力,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发展原本不是一个问题。可是,当今人类的发展开始越来越多地遇到自然资源被过度开发和自然环境被严重破坏的情况,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影响到人类自身生存的环境问题。
当今人类所面临的这个问题,其启始时间可溯源到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由科技的质的飞跃发展所引发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其后至今的发展,使得人类释放出空前强大的生产力,给人类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各种巨量的物质财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过上丰衣足食、生活舒适便利的现代生活。在此过程中,科技所起到的作用功不可没。但是,在此过程中,科技给环境带来的问题也是全面的、深刻的和严重的,从很多方面来讲,甚至可以说是“罪不可赦”的。科技更像一个生命体。只是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科技更像一个没有“环保基因”的生命体,它在给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带来根本性改变和巨大好处的同时,也因其缺失“环保基因”的缘故,在无知无觉中,肆无忌惮地毁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用狄更斯的这一句话,也许能恰到好处地描述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发展的大好局面和所面临的自然环境严重恶化的现状。
一方面,伴随着一大批新的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发现、发展和应用,例如,量子理论、生物工程、人工智能、纳米技术、虚拟现实、万物互联、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等,人类的发展正面临着又一个质变发展的大好时期。“ 至于21世纪的新议题:获得永生、幸福快乐、化身为神,也同样希望为全人类服务。”①我们仿佛听到了由神化般未来传来的纤细而绝妙的神曲,一个有着无限美好前景的未来的曙光已经出现在人类的面前。
而另一方面,人类也正面临着全球气候变暖、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水体污染、水资源危机、森林面积快速减少、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的严重问题,人类的发展已进入到一个危险区间。对于当今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自然环境到底还能经受多大的压力和多长时间的压力,我们不得而知。种种迹象表明,我们似乎已危机四伏、已如履薄冰。
科技已让人类身临险境。但是,人类并不会停止发展科技的脚步。因为最终的人性不仅仅含有生的安全的范畴,也含有学习、探索、创造的范畴,没有多少人会愿意舍弃现代的生活方式去过“返璞归真”或许环境更安全的生活,人们总是希望过上更舒适、更有品质和品位、更具丰富想像力的美好生活,而科技正合最终的人性在此方面的需求、发挥与展现。
人类当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由科技而来,最终也应由科技来解决。
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各种追求环保功效的科技开始出现在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而我们也已越来越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科技产品和服务。因此,当我们以环保的方式去生活、去学习、去工作时,常常就会直接或间接地运用到具有环保功效的科技产品和服务,就会“鼓励”科技向着更环保的方向发展。当有越来越多的人这样做时,科技就会更像一个正在被重塑的生命体,并开始拥有“环保的基因”,最终,一切危害环境的所谓的科技终将被停止发展和使用。未来,在环保科技的作用下,人类将真正地进入到一个发展的佳境。而在此过程中,关键的因素是,我们需要用环保的理念和行动重塑自己。
更合理地使用我们的各种资源,过更有品质和品位的美好生活,这应是环保的作用和意义。为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减负,为正在穿越自然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的危险区间的我们人类自身减负,为环保科技的发展争取时间,从而帮助和保护人类能够成功穿越这个危险区间,抵达神化般美好的未来,这应是环保的终极使命和最后的归宿。
或许,在未来的未来,那些得到永生的人们,将有足够的时间、技术和智慧,将有足够的动力和好奇心,来让我们和史上所有曾经生活于世上的人们,以某种方式重新复活于世。但是,前提是,我们得让我们的子子孙孙一代一代地生存和延续下去,一直延续到未来的未来。因此,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仅仅是为了现在的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许还是为了在未来的未来我们能够有机会重新获得新生。
就写到这里了,用法国作家凡尔纳的一句名言作为结束语吧:
“但凡人能想象到的事物,必定有人能将它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