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算是算是比较多的。但是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读过之后似乎没有记下什么东西。以前没有认为这是一个问题,总是认为读就对了,为什么非要记下来呢?那不就成了书呆子了吗?而且网上也有同样的说法,认为即使读书没有记下来什么东西,但是这本书已经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你,你已经不再是以前的自己了。显然我是被骗了。
读书是为了解决问题
我们读书的目的大多数是要解决自己的某个问题或者困惑(这里我们不讨论纯粹休闲式的阅读)。如果读过之后你的问题没有解决,或者仅仅是觉得作者说的对,但是没有实际解决问题,又有什么用呢?所以,读书之前先问自己:我要解决什么问题?我期待从这本书中得到什么答案?也就是要带着问题去读书,而不是单纯的为读而读。那样就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有那个时间还不如做别的事情,毕竟读书是个“苦差事”。
如果没有带着问题去读书,就容易被作者的思路带着跑。那你就会发现,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观点。而且每个作者都能说得逻辑自洽。这个时候是不是懵逼了?原因就是每个作者都有不同的出发点,有她些这本书的预设背景。如果你单纯跟着他的逻辑走,而没有自己理清楚自己要解决问题的背景,你肯定入深山而空手归。
书非生而平等
今天市面上有很多书,而且新书的出版速度也在增长。那么多的书,读的过来吗?应该读哪些书,不应该读哪些书?那些熟知的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读,那些书随手翻翻就可以了?这些问题都需要考虑。
读书就像吃东西,我们要吃的是营养丰富且美味的食物,而不是垃圾食品。垃圾食品偶尔工作忙的时候吃一点无碍,但如果你总是吃口感好但无营养的垃圾食品,而不去吃营养丰富却可能口感欠佳的营养食品,总有一天身体会受不了。某个领域中的大师不会超过三五位,把他们的著作都找来细细品读,与只读快餐类通俗读物的收获不可同日而语。
如何阅读总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进化的技能。与读书一样,读书方法也要同步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