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为了使得问题的叙述有节奏,并最终能够达到目的,所以将问题分为几个关键的讨论步骤,以此来慢慢的显现这个问题的本质以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一般的问题讨论方式:
1,问题发生的现象
2,分析现象后的本质
3,本质后分析
4,对问题根源进行处理
1,问题发生的现象
孤独,首先显现在我们身上会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从外界被刺激,然后在内部被显现,这种感觉来源首先是外部的刺激,比如当我们被孤立的时候,当我们独自一人的时候,当我们渴望同伴的时候等等,很多的外界刺激都可能导致一个人感受到孤独,但并不是光有刺激就能感受大孤独。有时候,即便是深处大山,空无一人,也不会感受到这种孤独,有时候,周围挤满了人,却仍然会有感到孤立。所以这种感觉并不是说从刺激就能发生在内在,而是两者呼应,即存在它的客观性,也存在它的主观性。客观的地方在于,环境会导致一个人感受到孤独,证明人有感受孤独的能力,二是孤独感是从内心发出,是一种内心的主观感受,看法。
而当孤独发生在一个人身上,他首先会表现的就是一种内心的空虚,或者感受到好想缺失了什么。他应该会不断的寻找填补自己的方法。而方法会有很多,只要让自己投入到一件事情上去,专注的干一件事情就好了,专注是一个优秀的品质,不管怎么说,他既能帮助我们成长,也能给我们抵御一些不必要的冲击。当然回过头来讨论孤独的现象,孤独的现象首要的就是,这个人会表现得需要同伴,这应该是大都数人的做法,也是最好的半饭,实际上在我的经验中,一个人的成功,很大部分都源于他有一个好的人际关系。一个好的人际关系,能够能够帮助他不至于陷入一些乱七八糟的情况,遇到挫折能够找到朋友倾述等等,这些能够帮助他快速的重新出发,这大概就是人际关系的最大好处了。当然其他的好处,也不必说。总的来说,维持一个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健康有益的。所以一个孤独的人,他首先的可能就是寻找朋友。而只有没有可以靠近的对象的时候,才会进入第二个现象,回到自我,这点也是很常见的一个现象,因为如果一个人不能依靠外界,将它的注意力推到外界,让他不在感受自己而拥抱世界,那么只有他自己能够满足他自己了,或许他会去追问自己,也有可能他会让他自己发现一些其他的东西,很多东西都可以用来吸引注意力,这点事毋庸置疑的,实际上有时候也该是如此的,因为我们并不能一直处于那种孤独的状态,因为那的确让人很难受。所以第二个现象就是,孤独的人会做很多事情来填补。当然这点需要区分的是,并不是做事情多的人就孤独,而是孤独的人越容易找很多事情来做。当前两种现象都无法让人从那种感觉中脱身出来时,那么就会第三种现象,当一个人即不能依靠别人,也不能依靠自己的时候,那就只能忍受,这种现象仍然很常见,有些人做事的时候信里面的感受实际上可能五味杂陈,不够专注会让人感到疲惫,同时让那种感觉不断的发酵,忍受孤独可能会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因为这并不是人之常情,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需要同伴,而忍受孤独却是要违反这个常情,违反几千年的不变的遗传,这也会是一段非常艰巨而宏大的忍受,实际上能够忍受孤独的人,他应该是强大的,至少应该是这样的吧。
2,分析现象本质
实际上在第一节,说明现象的时候,就分析了可能导致的原因了,这里就统一的分析一下吧。
如果说,当一个人心中填满了东西的时候,或者装了大半的时候,是不会有孤独感的,所以孤独感来源于一种内心的空虚,这种空虚产生的原因,并不是原本的空虚,而是一种刻意的空虚,按理说来,一个人,他既然生活在世界之上,就不会不接受不到任何的外界信息,这些外界信息填补了大脑神经,但却没有填补心灵,那么产生的原因,就可能是这些信息并不是心灵所需要的,那么就应该讨论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关于心灵的愿望。心灵的愿望,这才是导致孤独的最根本的原因,那么是什么让我们产生了一些愿望。这就又要回到一个问题,关于人的问题,人为什么会有愿望,就目前来说,人的愿望,大概产生于,社会习俗,人的本能,对快乐的追求等等。当然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内心的安全感,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感受到不够安全,我们才会往安全的地方去努力。那么就可以说成,我们的孤独,来源于我们内心的不安全感,或者我们追求的快乐得不到满足。
3,本质后分析
实际上我也不太理解,既然到达了问题的本质了,就应该可以开始讨论如何解决问题本身了,但却还要停留在分析阶段,本质后分析,应该是一个衔接,对于本质和方案之间的一个衔接。
既然已经知道,我们的孤独,来源于我们的不安全感。那么就得讨论,这种不安全感它的表象和由来。不安全感,人的弱点,或许可以这么说,但也是人性,如果一个人感觉他已经处于一种安全的状态,那么他应该就不会产生任何的愿望,只有他内心中有那么一种不安全,或者说那种需要满足后才感受到的安全,那就必然会有愿望,必然的会有行动,所以不安全感实际上是人的行动的本源,人的不安全感是无法避免的,因为始终来说,人是会行动的,他会饥会渴会困,所以他是要有行动的。不安全感的本能会导致欲望,这些欲望又有不同的需求,比如吃饭睡觉这类的,往往没有人会因为吃不上饭,睡不好觉而感受到孤独,而感受到孤独的愿望大都是因为需要同伴的愿望,所以这种不安全感来源于没有同伴的安全感,不会是没有吃喝的不安全感,而如何定义那些愿望是需要同伴的,一个需要同伴的社会活动,有很多,也不多,大概也就是一些社会活动。所以大部分的孤独感都来源于对社会活动的愿望,而社会活动的定义应该是宽泛的,因为他实际上有很多种的可能,有很多种的形式。也并不是所有的社会活动都能够成为一个人的愿望,比如有些人想开演唱会,但没有人来听,他可能因此感受到没有同伴的支持和认可感受到孤独,但大都数人都不会想要开演唱会这种社会活动,有些人喜欢在游戏中社交,有些人喜欢在论坛贴吧上社交,有很多的形式都可以成为一个社会活动的开始,所以社会活动他的宽泛性应该能够满足大都数人的孤独感,而唯一可能的就是,一个人的孤独感,很有可能来源于,一个人的主动与社会隔离。他不去接触不同形式的社会活动,不去把自己加入到一个团体中去,这样就可能导致他主动与社会隔离,而产生的一种孤独感,当然至于为什么人要与社会隔离,原因有很多,实际上也很难理解这样的人,为什么要封闭自己?
4,对问题进行处理
基于问题原因的层次,应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当一个人,是因为他的不安全感,而导致他整个世界的不安全感的时候,或许这个时候,应该解决的是他自己的问题,他需要建立信心,以此来巩固自己的世界
当一个人,是因为愿望不切实际的时候,那么就得好好的调整自己,找到自己,不要过于高估自己,要看清自己,从而定位自己的实际愿望。
当一个人,是因为找不到满意的社会活动的时候,或许这个时候,应该多去尝试不同的方式,去认识不同的人。
当一个人,是因为自我封闭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可以解决,也可以不解决,但最好是解决,一个良好的社会关系,能够帮助人以一个良好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挑战。
最后,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为了保持一定的客观,所有的观察对象,大都数都是我自己,所以很多的现象和情况都可能仅仅出自于我这么一个人,所以可能会有所偏颇,但如果能够引起思考,给人以一个话题,看清一些事情,那当然是再好不过了。最后的最后,说几句题外话,我也不理解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感觉,对于孤独(即便我还年纪轻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