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中提到,管理者有五种硬伤,第五种叫“爱民,可烦也”意思是儿女情长割舍不下,往往会被牵制住,不胜其烦。比如在工作中太过恋家,故土难离,乡愁太重,势必会分心,会影响工作。
爱民可烦,典型的例子,也是《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刘皇叔携民渡江的桥段。赤壁之战前,曹操大军压境,刘备带着老百姓迁徙,被拖着行军是很慢,所以差一点被曹操全军歼灭,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但是这件事的正面意义,是更加让刘备的仁义美名传天下。日后,诸葛亮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就是看中刘备那份仅存的人和的资历。
历史上有很多狠角色,不要说置人民百姓于不管不顾,就是自己的亲爹亲娘妻儿老小也真能豁得出去。比如刘邦就是这样的人。当年,项羽捉住刘邦的父亲和他妻子吕雉,项羽把他爹剥光衣服捆在案板上,然后架起大锅,喊刘邦快来投降,不然活煮你亲爹。刘邦站在城墙上大声回应,我和你以前是兄弟,现在也是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要煮咱爹,那可要记得分我一碗肉汤喝哦。至于我老婆,你随便,反正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项羽被刘邦气的无计可施,居然最后把人给好好的送回去才算完。
还有一次,刘邦被项羽打的大败,落荒而逃。夏侯婴驾车,刘邦和儿女在车上,就是以后的汉惠帝和鲁元公主。后有追兵穷追不舍,情况万分危急,刘邦嫌车上人多,车跑的慢,干脆把自己的两个孩子直接给跩下车,夏侯婴吓的跳下车把两个孩子救上车,刘邦气的再一次把孩子给踹下去,夏侯婴再救起,刘邦又给踹下去,夏侯婴又给救回,来来回回三次,幸亏夏侯婴誓死保护,两个孩子才捡回小命。
像刘邦这样“不必死,不必生,不忿速,不廉洁,不爱民”的例子是很极端的。一个理性而正常的管理者,应该有的修为和表现是,遇到事情不走极端。
《道德经》中,老子的四句话很适合每一位管理者参考,叫“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翻译成白话是:方方正正坚持原则,但不能傲世绝尘,伤人伤己;洁身自好,独善其身,但不能刻薄寡恩,翻脸无情;真诚直接,但不能太过于放肆;自己优秀也不能让别人不能生存,自己光明也不能刺得别人睁不开眼睛。总而言之,矫枉不能过正,凡事都是物极必反。管理者还是学会居中守正,不走极端。孙子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