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系的药物,常常可以把眼睛、鼻子、耳朵、喉咙的发炎都推掉。
关于流鼻涕
对鼻子很好的汤——鼻良汤(葛根汤主要结构+桔梗、石膏、黄芩、辛夷、川芎)
【辛夷】
白白绵绵的跟肺一样,专门捅出脑里的风邪,但是辛夷用太多脑会虚。
【苍术】
去脾胃阴实,湿气积聚在脾胃可以破除掉。
注意治疗鼻子过敏的思路
如果在空气干燥的地方,因为太干导致鼻子很敏感一直流鼻涕,这是因为肺阴虚,空气太干,整个呼吸系统水分不够,鼻涕是要救那个干燥的鼻腔所以分泌鼻涕来润自己。
如果是肺阴虚的鼻涕不停,这个热闹的鼻子会看起来没有肉。
如果在湿气很重的地方,是阴实。肺已经有太饱和的湿气了,再遇到风和寒它顶不住以至于一直流鼻水。
葛根黄芩黄连汤
【7.3】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热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主之。
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方
葛根(半斤)、黄连(三两)、黄芩(三两)、甘草(二两,炙)
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病机解释】
本来是桂枝证,太阳经受邪,有人给此人吃承气汤之类让其大拉一通,里面的气一虚,太阳病的病邪就陷进来了。脉促说明里面有热。
太阳水精之气,是命门真火把它烧热的热水气,这个热水气过了通风口(凤池风府穴)变冷,然后降下来灌溉全身。
如果感冒的时候,水精之气(无形的水气)到凤池风府之前被打断,会直接从脖子这里下来,有形的水气就跟着跑了。因为掉下来的水还是热水气,掉下来会变成小肠热利。即从足太阳膀胱经掉到手太阳小肠经的区块,这个热水就泻下来。
【治则】
要把水带回原位:葛根4+4两,第一个4两在脾胃以胃为中轴,把底下的水抓回来,另一个4两把这个水推回去。
热水掉下来的时候,整个消化器官过热,或只是热,或有发炎,故用清热的药——黄芩黄连。
甘草二两定中轴的效果,定在脾胃这里,葛根把水打上去。不用甘草定轴,可能药效没那么好。
黄芩
《神农本草经》:
味苦平,主诸热黄疽,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恶创恒蚀,火疡。一名腐肠。生川谷。
一味药又黄又苦(黄芩、黄柏、黄连、大黄),通常是下火药(当然硫磺很热,雄黄不寒)。五行来讲——苦是火的本味,黄是土的颜色,所谓火生土,土的存在就是火的死亡,所以用这个五行所生的下一个元素才能把火熄掉,火遇到药就像妈妈遇到败家子没有办法。
黄芩质地松松的,切开里面的纹理比较粗,看起来像烂掉的肠子。所以不用引经药的话,黄芩会凉到肺或者大肠。
如果加引经药:
白芍——往脾胃那边拉(黄芩汤)
柴胡——往三焦拉(柴胡汤)
*注意芩连柏三药又黄又燥,可治湿热不可治干热。
一些药的特点:
湿热——黄芩;干热——石膏(去热滋润);痉病——栝楼根(又凉又润)
舌苔黄厚、湿热,要清胃火——黄连
舌苔黄干、裂纹——石膏、栝楼根
清下焦火——黄柏,治下阴湿痒、香港脚可加苍术、牛膝
要凉干热的下焦火——知母
退浮游之火——玄参(好像大热天屋顶的喷雾器)
清肠胃、破淤血——大黄
桂枝——把阳气通到血管
牡丹皮——让血管又通又凉
栀子——把上焦火带下来
生地黄——凉血
防己——凉肾
地骨皮,牡丹皮——退骨蒸(病人到一定情况,骨头里的磷会跑出来在骨头上自我燃烧)
桑白皮——消皮肤、肺的炎
金银花——消炎且不会很伤元气(陈世铎是用金银花的大行家)
黄芩——退大肠火
黄连
《神农本草经》:
味苦寒,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御览引云,主茎伤,大观本,无),肠澼,腹痛,下利,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一名王连。生川谷。
适于热在气分。
退心火:傅青主用菖蒲(通心经的药)与黄连同用,可把黄连栓在心的区块,治舌头烂疮、心脉热有火。
【回答问题——如果吃小建中汤拉肚子】
把白芍减量,或者加点干姜、白术,把它平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