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环珠格格,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是萧剑第一次见到晴儿。在热闹的人群中,萧剑看到晴儿说“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么多的人,而他的眼里只有她。爱就此产生,因为吸引。
我始终觉得人与人之间是有磁场的,强烈的磁场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就产生了爱。
与闺密娟的第一次见面,是高中的寝室,寝室几个人,我却只记得她,她从上铺探出头来,微笑的跟和我打招呼,这么多年过去,我仍记得那天她穿的红底白花的衬衣。还有好友霞,大学军训的时候,同系不同班的我们在宿舍楼前集合,我偶然回头,看到了她,觉得很有眼缘,以后果然成为朋友。
友情如此,爱情更是如此。在人群中,爱人的眼里只有彼此,对方在人群中是最耀眼的,自带光环。
梁山伯与祝英台虽以同性相遇,却无法阻止内心产生爱慕,才有了双双化蝶的凄美爱情。
15岁的赵四小姐与张学良在舞会上一见钟情。虽然张已有原配于凤至,赵四小姐连名分都不要。西安事变后,没名没分的陪伴张度过了36年幽禁的岁月。终于在51岁如愿以偿嫁给了64岁的张学良。本是见不得光的情妇角色,却因为36年同甘共苦的陪伴,成就一段爱情佳话。这是怎样的吸引力,让一个女人连名分都不要。
当然,没有相互的吸引力是不可能成就爱情的。一个人再怎么努力的去爱,另一个人无动于衷,也是空谈。就像沈从文和张兆和。沈成文对张兆和一见钟情,爱到了骨子里,他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他给她写了无数封情书,都得不到回应,甚至软硬兼施,以死相逼。但沈从文并不能吸引张兆和。虽然最后他们成为夫妻,张兆和对于沈从文的感情也只是基于感动,没有爱恋。连胡适都说“这个女子不能了解你,更不能了解你的爱,你错用情了……”人生就是如此。人们常说“强扭的瓜不甜”,爱既失衡,即使结婚了,也不会有长久的幸福生活。
吸引力也是有保质期的。为什么婚姻有五年之痛,七年之痒。就是双方一个在成长,另一个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双方吸引力也就不复存在。
总有这样的夫妻,过着过着,开始嫌弃对方。女人婚后不学习,不工作,不收拾自己,每天蓬头垢面,失去了恋爱之初那份单纯美好。每天除了埋怨,就是家长里短。于是,在随时代进步中的男人开始厌弃。同样也有这样的男人,女人一直在向前迈步,男人却还是如单身时那么散漫,不思进取。单从外在看,女人站在男人边上都已经不合适了,怎么来的吸引力?!又怎么还会有爱?
爱情里,最初相遇的时候不登对没关系,既然相爱,就肯定是有吸引对方的地方。在以后的相处里,你追我赶,努力追上对方的步伐,吸引力会一直存在,也就一直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