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情绪价值》又看了一遍,有好多想法想写一下。
以前,传统的价值体系大多过于注重物质财富和经济的创造,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情绪劳动经常被忽视。因为在人们的固有认知里,只有那些能够创造实际物质价值的劳动,比如生产、建造等,才算是真正有价值的劳动。
而像照顾家人、倾听朋友诉苦等情绪劳动,因为无法直接用金钱来衡量,所以常常被视为微不足道,家庭主妇的劳动直接被很多人无视了。
但是现在社会进步了发展了,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现在也不愁吃不愁穿的,大人和孩子却动不动抑郁低落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情绪价值的重要性,也愿意买单了。
心理咨询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花时间和金钱去购买专业的情绪疏导服务,寻求内心的平衡与安宁;一些主打情感陪伴的新兴职业也应运而生,比如陪聊师、宠物陪伴师等,这些职业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在情感方面的需求。
这些现象都在说明我们的价值体系正在朝着更加人性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像胖东来的超市,给顾客的情绪价值真的拉满,给员工的工资福利也高,还有委屈奖,在他那边工作幸福感估计爆棚吧。
但是有些企业还是存在着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比如,对女性求职者设置更高的门槛;在晋升方面,女性大多因为生育等原因而不受待见;在工资上,也存在着男女不平等的现象,这些做法明显是不合理也不公正的。
现在,很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如电影、电视剧、小说等,都在通过精彩的故事和生动的人物形象传递着情绪价值,倡导性别平等。短剧制作也日益精良,丝毫不比电视剧差。
很多网站媒体上关于情绪价值的讨论也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分享自己在情绪劳动方面的经历和感悟,比如我们在简书写日记记录日常,吐槽一下工作工资和领导同事,感恩一下生活啥的,这充分说明大家的认知在不断提高,社会正在朝着更加理解和尊重情绪劳动的方向发展。
嘿嘿,我感觉可以考虑做个陪聊师,心理咨询师的门槛实在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