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登山的主题是“溯江纪源”,1994年山鹰社11位队员成为第一批登顶各拉丹冬的中国人。20年后的今天,国内户外运动热潮正在迅速膨胀,山鹰社的意义何在,大学生攀登雪山的意义何在,我们新一辈山鹰重返长江源头,再次攀登各拉丹冬,所谓溯江纪源,正是纪念那个中国户外启蒙年代中山鹰的前辈们所开创的探索精神与攀登精神。
我曾对无数人说过,山鹰社最吸引我之处在于它的历史沉淀,文化与精神之传承,是那一段段永不褪色的青春故事与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庞。
担任社长以来,我便不断思索着山鹰社的内涵,山鹰精神与文化的诠释,14年是山鹰25周年,我有两个愿望,其一是希望能够新拍一部替代《没有顶峰》的纪录片向世人讲述山鹰的故事,其二是续写《八千米生命高度》的后续故事。我同意老社长大牛的看法,他将山鹰社的发展分为了三个阶段,03年至今是一个全新的成熟稳定期,我想记录下这段历史进程是今天的山鹰社应当做的事情。
制作《山友100期》25周年社庆专刊的想法诞生于13年底,当时已着手筹备14年清明的25周年社庆活动及户外技能大赛,部长会一致认为制作一本《八千米》级别的正式出版物超过了目前的能力范畴,于是退而求其次,将《山友100期》社庆特刊定位为:为下一本社内正式出版物做梳理铺垫。30周年社庆大概是续写下一本《八千米》的好时机,希望后来者能有魄力实现这一愿望。
本刊山友是13-14年全体部长会成员共同努力的成果,从前期构思、约稿,到后期整理、排版和印刷,大家分工合作,尤其要感谢资料部长贾晗琳和宣传部副部长孙元,为此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山友100期》的最终印制横跨了两届部长会,其间数度难产,险些夭折,前后拖拖拉拉竟一年有余,这里的主要责任在我,提出了想法和规划却没有在第一时间做好推进落实工作,在此向一直关注的本刊的老师、同学以及广大社友真诚致歉。
山鹰社已经走过了四分之一个世纪,我们都在憧憬她百岁时的模样。今天的山鹰正处在一个高度稳定和制度化的时期,以暑期登山为核心,所有活动按部就班地开展,部长会各司其职,事务性工作传承有序;如今的攀登相比90年代也更加成熟,几乎不会再出现失温、滑坠等严重事故,94首批队员在晚上19:00点登顶各拉丹冬,如今的冲顶严格限制在中午之前……总的来说,山鹰社在发展、在进步,做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来安全。
然而,今天仍有许多大的问题困扰着我们。14年随校领导赴台湾大学交流期间认识了台大登山社,这是一家拥有40年历史的户外社团,他们曾经辉煌过,如今每年招新却只有寥寥数十人。台大登山社的衰落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结果,台湾的年轻人不再热爱行走与攀登。
山鹰社与很多高校户外类社团的不同之处在于她的诞生带有某种理想主义,在改革开放中继承了北大敢为天下先的传统,具有时代精神。正是这些最初的理想与特质令山鹰发展积淀出自己的社团文化,而不仅限于游山玩水和体验刺激的感官享受。如今的山鹰依然传承并发展着社团的文化与精神,但早期的理想与源动力是否尚存呢?是什么支持我们继续走下去?恐怕只有传统是不够的。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大学生开展登山活动的意义,以时代的眼光,立足当下社会,从社员自身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社会责任担当三个层面,寻找新的理想。
通过户外活动的群众性推广普及,引导大学生走向自然以提高身心素养,这大概是一个发展趋势,我们也的确在越来越多地承担这方面的责任,比如逐渐例程化的全国高校户外技大赛,以及近两年开展的大学生登山主题论坛等,我们从参与者的角色更多地转向为活动组织者;如今山鹰社每年招新人数已近800人,除了针对骨干的暑期登山等核心活动,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北大学子,贡献于北大校园文化建设,将是我们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存鹰之心,志在高远”,一代又一代的人传诵着,被影响着,留下那成长和爱、生命与自由的故事。北大是常为新的,愿山鹰不忘初心,缅怀历史的同时,勇于探索新的疆土,祝山鹰越办越好,愿所有的山鹰人风景常伴。
2015年3月于燕园
张墨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