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一)
她正吟着张栆的《镜中》,突然微信叮铃一声,她的好朋友要结婚了。
她既高兴又害怕。——高兴的是她得以有机会见到他,他去的概率还很大呢!害怕的是她有可能见到他了,他去的机率是那么的大!
她用一种不能言说的预感料定了他会同去。头天夜里,她把衣柜里的所有衣衫一一试过——风韵的、学院的、俏皮的、朴素的……适合她的、不适合她的,她都试过了。最后也拿不定主意。
第二天,她选了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体恤,配了一条简单牛仔裤,背着手机,背着书,背着火车票,背着曾经的热烈脸庞、和对他所有的幻想。回了家乡。
(二)
他果然去了。
他到的时候她正在逗一个孩子,那个孩子不是她的,她于是有点遗憾,为何不将自己的孩子带在身边,孤寂的时候,孩子便是她最好的伴。
她远远望见他,同时还望见了他旁边的妻,妻旁边的子。她的遗憾变成了悔恨,何以是这尴尬的局面。要是她的孩子在旁边就好了。她的爱人在旁边更好。
可她分明是想甩开爱人孩子单独来赴这场心底的约,现在正好是称心如意才对。她难过极了。
他们坐在一桌。她和他中间只隔了一个共同的同学,也隔了一段五年的分别。
她始终不敢抬起眼睛。他也是。到最后,他们也没有相互言语一句。
没有任何留恋的理由。她该离去了。
她下楼来,天空中飘着丝丝细雨,像珠子一样,扯也扯不断。也像她对他的感情。
她跟好朋友道别离后,一头冲进雨中,没有回头。
(三)
她走上公交车,惯常去了最后靠窗的位置,只是不再打眼看窗外的风景。这座家乡的城市对她来说是那么陌生,她认不得哪怕一条路。她却不想看外面哪怕一条路。
所有的路都不欢迎她,她开始哭泣。
一直到火车站,她进站,时间尚早,她太想回去了,可谁能把钟表拨快呢?如果不能拨快,往回拨也是好的,就拨到她刚认识他的时候。
刚认识他的时候,每天都艳阳高照,不似这天,四月的绵绵的雨。
她在一个自助充电的桌上坐下来。拿出背包里的书,也没有翻开,只是继续小声抽泣。
待她上了火车,她觉得她已经不难过了。她翻开书。只是不看。
一旁的空位终于等来了这趟旅程的主人,是个帅小伙子。身材颀长,眼神清亮。不像他。
车子开始开动,窗外的风景箭一般地往后拉,她该与它们一一告别了。
她突然又难过起来了。她实在不知道为了什么难过,是错过的爱人还是错过的青春?还是错过的眼前的风景?
她又哭泣起来。像高中午休时一样,双手抱臂,把头埋下去。
那时她思念一个人,现在告别一个人。
一旁的小伙子竟然不制止这样的呜咽,她便更加汹涌起来。几乎可以算哭出声来了。
她每过一站,便又抬起那双被泪水刺穿的眼,拼命地看窗外,却拼命地什么也不去看。她失去他了。
等车子继续启动,她又继续埋下头去,接着开始新一轮的只有小伙子才能容忍的哭泣。
她实在不知道为什么哭泣,只知道她今天非哭不可。
直到车子驶进站台,一旁的小伙子依旧保持了他的绅士,没有制止他,没有打扰他,甚至在她哭得快睡着,车子一晃她就不自主地往他身边靠的时候,他也没有拒绝她。
她才不管他下车了以后会不会埋怨这趟糟糕的旅程,甚至跟寝室的好友说起这个神经病,或者去网上编一段吐槽的话语呢。她需要的理解已经得到了。他不知道,在以后的年岁里,她会一直感谢他,一个不知名不知姓不知年岁不知相貌不知家住何方不知欲往何处,几乎一无所知的他。
(四)
后来,她怀念他。也怀念那个短暂的陌生人。怀念那场止不住地哭泣。怀念止不住哭泣的自己。
她每长一些年岁,生活便教给她多一岁的道理,她便自以为对那段青春岁月有了一些更好的理解。事实上,那些理解只是与以往的说法不同罢了。
比如昨日她说:
你在我的心里永远是故乡。
今日又道:
两难全,二尤流泪;(无)
梅依旧,移木有心。(悔)
不羁去,挥鞭策马;(四)
友朋离,乃共婵娟!(月)
无悔的是曾经爱过。
后悔的是本来可以。
最怕,最怕是,“曾经爱过”是自以为;“本来可以”,也不过是一厢情愿。
她又想起张栆的诗: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