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变形记之
稻草人的胸膛
龙海实小 西湖六3 李思焓
我是一个稻草人,准确来说我原本并不是稻草人,我只是一捆稻草,可是一个农夫把我做成了一个稻草人。还给我穿上了一件“衣服”,其实也不过是件“外披”,准确说那只是一块大点的红布把我绑着,农夫还在我的头上戴了顶破旧的斗笠,手上“拿”着一根又细又长的树枝。 然后,那个农夫就把我扛了起来,把我扛到田边,插进了土里,并拍了拍我的肩,对我说: "就靠你来帮我赶走鸟了。”说完转身就走了。
我看了看田中央,发现了田里的稻子都绿油油的,可是你仔细看后会发现那些稻子的稻穗都很大、很饱满,沉甸甸地把稻子都给压低了。看来今年会是个丰收年了。我这样守着这片稻田,因为稻子还没熟,鸟儿来得并不多,几乎没有鸟。我每天看着老牛在旁边睡觉,小狗在追鸡,小孩子在路上边奔跑边唱歌……我就这样站了快一个月,我本以为我会这样无忧无虑地站下去,可是我忘了,稻子会成熟。
现在稻子变成金黄色的了,粒粒饱满,我知道这些鸟儿是一定会来的,果不其然,真的有只鸟飞了过来,要来吃稻子了,我很着急,想走,走不了,我没脚,而且还被插在了土里;想喊,也喊不出来,想用树枝去赶,手也动不了。我正着急时,一阵风吹过,把我身上的红布吹得啪啪作响,小鸟听到声音以为有人来了,就赶快飞走了。我每天都是这个工作,借着风把飞来的鸟儿全部都赶走。
终于,稻子真正成熟了,那个农夫出来收稻子了,他把那金黄的稻子捆成好几捆,就在这时,农民的儿子来了,他在田里玩,农民觉得他太烦了,就让他去一边玩耍,那小孩也无聊,看到了我,向我走来,他走过来想取下我身上的红布去玩,可是他够不着,就把我给推倒了,揭走了我的披风去玩了。我想就这样躺着也好,毕竟是站了好几个月了,可以好好地歇一歇,好好地看一看这一片蔚蓝的天空。结果不如我意,那天下了场大雨,把我冲进了黏糊糊、湿漉漉的土里。没有人会在意田边的稻草人他不见了。不知过了多久,我总觉得我的胸膛那一片草堆上长出了一朵小花,向着太阳,在拼命地生长。
我心中有朵向阳而生的花,比一切美酒都要芬芳,滚烫的馨香没过了稻草人的胸膛……
老师的话:
老师认为习作有三个优点:1、作文意境高远,把没有生命的稻草人写得活灵活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2、细节处理到位,写到“田中风景”部分的“景”“物”“事”的描写很细腻,写到“被孩子推倒之后”的内容也描写得很详细,表现出一种不悲不喜、平静而又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3、结尾处深化主题,语言优美有力,向内表达了自己,也向外传递满满的正能量。
我的学生李思焓
我的学生李思焓是个大大咧咧的女孩子,这是她给老师的初印象,第一次见面是他们五年级的时候我接手的新班级,女孩个子高高的,劳动特别积极,很能干,打扫时又说又笑,笑容可掬,阳光开朗。但是老师并没有真正认识这个可爱的女孩。
给老师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她交给老师的第一份作业,一般情况下,开学伊始,换了新老师,大家应该是使出浑身解数把作业写得完美,好给新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她倒好,作业交上来,一下子倒是给老师来了个下马威:那作业本上写的根本就不是字,春蚓秋蛇、横七竖八、参差不齐也不过如此,老师倒吸几口冷气,反复确认了几遍才把作业和人给对上了。
老师接下来的教育方向是先让她把字写好,她倒是听话,一次又一次地小进步,经过一年的调整,如今她已经能做到书写认真、卷面整洁了。在我们共处的一年时间里,老师发现她是特别喜欢阅读的孩子,午默时,别的孩子还在磨叽胡闹的时候,她已经醉心于自己的阅读中,沉溺其间不受他人影响。后来老师知道她是一个有文学梦想的孩子,所以她醉心阅读,有时回答问题或写作文她常有“如摔倒了,让别人扶起来,和自己爬起来的意义完全不同”这样的“神句”信手拈来,这应该是得益于她丰富的课外阅读。
最给老师留下好印象的是老师反复强调的“五千万”:千万要学会独立思考,千万要认真听讲,千万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千万不要在课堂随意讲话,千万要听老师的教诲,她都记住了。老师反复教了一整年的、作家梁晓声关于文化的诠释: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她也是班级里第一个记全的孩子。
她的文风略显成熟有深度,思维略显活跃有广度,虽还没有炼成语文终极“学霸”,但是老师说过:学习和生活一样,像个储钱罐,你投进去的每一分努力都算数!希望她在文学的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