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有所经历
——读《蒋勋说唐诗》有感
最初迷上蒋勋老师的声音的时候,连着将近一个月,每天晚上打开听书的软件,定时10分钟,听蒋勋老师讲解《红楼梦》的音频。以至于在看《说唐诗》这本书的时候,脑海里都不由自主地带着他的声音和语调去阅读。
我时常会感叹人类情感的共通性,不管是从古至今的纵向坐标,亦或是同一时空下的横向,放下对文学作品的专业分析与解读的话,对于更多人来说,一本好书,其之所以为人称道被大家喜欢雄踞销售排行榜以及好书推荐的位置,其最大的原因在于——你和它产生了共鸣。你会感叹,这个作者的一字一言简直就是你所想的,你会感叹小说里人物的经历与你何其相似,你会感叹这段抒情的独白就是你的心里话,好比现在的鸡汤文,因此,你喜欢这本书,你愿意继续阅读下去。
而在各种不同的文学形式中,在我看来,“诗”无疑才是最能表达情感的一种,寥寥数语包涵无限意蕴,真正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而尤其在标榜诗的国度的中国,诗的影响则更为深厚,福泽万民。虽然你没有读过“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但你却还是能在形容小孩子纯洁无暇的美好感情时用上“青梅竹马”一词;而即便没怎么受过教育的人,也会在中秋月圆之时说上一句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而这,或许就是文学重要性的体现之一吧。
我们现在总结中国文学,大多数人的印象都会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而不会深入地去想为什么会这样。而在本书中,蒋勋老师的“水到渠成”观点着实与我产生共鸣,不禁拍案叫绝。我从来都不是一个爱刨根问底爱考据的人,懒散的性格让我觉得这不过都是命中注定,事情一步一步发展成这样,干嘛非要揪着其中的原因呢!所以为什么唐朝是诗,宋朝是词,在我看来,不过就是文学自身发展下来变成了这个样子,当然,这其中就会出现我以前产生过的一个危险的想法——唐朝写不出来词,宋朝写不出来诗,这种绝对的二分法判定。
诗肯定不是只属于唐,《诗经》被奉为开山之作,说明这种文学形式早已有之,而为什么经过千年,却在唐朝变成了璀璨明珠,我想,这就是“水到渠成”吧!前人的准备,以及唐朝提供的现实背景,造就了唐朝的诗人辈出,那些有幸出生在唐代的诗人,尤其是现今依然耳熟能详被奉为代表的大诗人,他们的诗作无人能超越,真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迹。而当王朝覆灭,盛世不在,再加上文学的自身发展新陈代谢,诗终究逐渐随着历史的长河远去,并不是意味着后代再无诗人,再也写不出佳作,只是与大唐盛世、诗歌盛世相比,终究只有追忆了吧!
本书列举的诗人不全,除了李杜,再就是王维、白居易、李商隐和“以孤篇压倒全唐”的《春江花月夜》。我以前从来没有深思过这样一个现象——为什么在唐朝的诗歌里,文人可以这么潇洒俊逸,这么自由自在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寻找真我,尤其是李白的诗作,完全只有“我”,在传统的封建社会里,唐朝文学尤为显眼,因为它如此的开放,看不出一点儒家的腐朽之气。而正如蒋勋老师的观点,这一切其实都是时代造就的,从唐朝的社会风气其实就可以看出来,这是何等开明自由的一个朝代,所以也导致文学的兼容并包与开放,所以每每不禁叹息后代却还是回到了“正轨”,再也不见文人的“出走”。
而看完这本书的最大感想,倒不是要去背完小时候就应该背的《唐诗三百首》,而是,诗,是有所经历才会懂得。书里面选出的讲解的诗,熟悉的还是那几首在学生时代背过的,并没有因为蒋勋老师的讲解就记住了新的作品。以前倒也不讨厌背诗,很大一个原因在于其有押韵,背起来朗朗上口,像在背歌词一样,很容易识记,倒也导致了很多诗就这么根种在了脑海里,一直不会忘记。以至于当我烦闷之际,不禁想起“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背井离乡在外,才终于体会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何人不起故园情”;而关于爱情,想到的是“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而不会是“爱情像糖,甜到忧伤”,面对网络上那么多的哀怨,会感叹一下终究是比不上一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来的简明而有诗意。你经历的越多,才会发现当你想要抒情之时,古人早已写好了诗句,他们是如此懂你的悲喜,除了诗,你找不到更好的语言了。
固然会失落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会感叹后人也再也写不出一首佳作,但也正因如此,才会突显诗的珍贵。不要因为它不再繁华而难过,应该庆幸它至少绽放过、美丽过,并且依然耀眼。但愿自己活得足够精彩,能够与更多的诗真正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