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事当中有几个德艺双馨特别优秀的医生,特记叙一下。
A医生 出生于1940年代,武汉大学毕业,大内科主任,业余副院长,三次作为内科专家出国支援阿尔及利亚,他性格温和,态度和蔼,能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待病人如亲人,作为内科首席专家的他,从不开贵药,不开大处方,除非必要,从不开贵重检查项目,医疗技术精湛,患者治疗效果很好。(同事说的)
B医生 60后,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知识全面,在心血管内科和呼吸内科,中毒内科有很深的造诣。
C医生 70后,同济医科大学呼吸内科硕士研究生,他工作多年之后,孩子还小,强烈要求进步,边工作边准备考研,他对病人很亲切,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急躁,有时候科室里的病人高达100个左右,也是如此,他开创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及镜下治疗,l肺功能检测,无创呼吸机的使用,他有个特点,无论是不是他的病人,尤其是疑难重症病人,都会电话随访,积累了宝贵丰富的经验。
D医生,70后,在消化内科,肿瘤内科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技术全面,从没有开过回扣药品。
E医生,75后,对肿瘤内科有丰富的经验,也是从不开回扣药品,对病人用药简单明了,疗效显著。住院时间明显缩小。
F医生,80后,同济医科大学毕业,外科医生,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超强,有一次本院一位护士的儿子发生肠套叠,家人着急,那到了武汉儿童医院,很快解决问题。后来一次这个护士她儿子又发生了肠套叠,是他判断准确,精准治疗,(当时的他工作才3年左右)帮助孩子治疗好了。这个护士后来很感慨看来不是医生越老越过硬,后浪很值得信赖。
后来这个医生和她的老婆(护士)调到广州某医院去了。
G医生,骨外科医生,大学毕业后曾经在某药厂医务室工作几年,然而本着对工作的高度负责和无限热爱,所有接诊的患者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有的患者都说幸亏碰上了他,幸运。现在他已经调到其他的医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