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
(1)
高中学校有图书馆了,有次同桌借了(或是在借书意向表之类的填了)本《小王子》。正好看见,在内心鄙视着:都读高中了还看这种小孩子看的书——满满的无知与傲慢。
大学时,在同学那拷电子书,其中有一本《小王子》,竟被吸引到了,之后应该看了几下,没看下去,心里已注意到。
大学快毕业时在苏州培训,自己没电脑、没网,课余无聊,把保存在 oppo A100 功能机里的txt 版《小王子》囫囵吞枣看完。深奥的隐喻自然不懂,可狐狸与小王子对话,确让我豁然开朗,多年的困扰似乎解开。
(2)
大学前是个无心、自我的人,与别人没交集,不知怎么跟人交往。一个班的人一起学习,自然是熟人甚至好友,分班后就生疏了,毕业后就陌生了,再无往来。一些人,有时也会想起,可不知怎么联系、联系什么,甚至不知为啥要联系,自然也就没了联系。
大学,我们四人在一个宿舍四年。快离校时,其中两人在不同时刻问了我同一问题:“大学这几年,除了本系之外,你到底认识了多少女生?”。能够感受到他们的关心及问题本身的嘲讽。答案很寒碜,回答更寒碜:“没几个,男生也没几个,系里除了我们三个班外,其他专业很多人也都不认识”。但心里还是自信的,毕竟一开始就已经决定了:大学期间努力与自己专业三个班,尤其本班的同学好好相处,不去关注、在意其他人。
回想起来,大学做的并不好,可毕竟还勉强能接受。虽然在毕业前跟一些好友说着:“毕业后就不认识你们了”。可心里依然相信,即使以后真的不再联系,我们是朋友;即便如今各有各的生活,确实已较少联系,依然相信。
当年的决定不算明智,也没给自己特别的约束,只是偶尔想起安慰自己。认识人少,更多的或许还是习惯与活动能力问题,是不知如何跟别人建立、维持联系。大学还算好,或许该感谢的是:所幸我们三个班没有大的变动,多数时候是一起上课,尤其一班和二班;所幸四年时间基本住在一起,基本没挪过窝,自己班又聚集得更近。可依然相信这个决定给了自己正确的方向。
(3)
毕业时看到《小王子》中的文字真是难得的缘分,是那几年生活的一个美好结局。当然,也开始了一个不太美好的新世界。
在苏州时收到过一个女孩子的短信,普通的短信,却很开心。
想起去苏州时,想着就要离开那座城市了,基本没啥舍不得的。一些似乎舍不得的人,大多都要一起各奔东西了,何况外面有更大的世界,自己还不知道距离有多远、时间有多短。她?有些舍不得,可毕竟都还没能走近,也就这样吧,与我无关了,逐渐淡忘、陌生,成为QQ上从不联系的某个好友。
而此时,已经确定会回去,很快就会回去,继续留在那个城市。当然不是为她,还没学会也没有力量去拥有那份觉悟。何况外面那么精彩,却还没看到,其实也有些伤感。不过回去或许可以看到她耶,好期待,或许能够看到吧。
几天后回去了,之后经常见到她,没想到还能跟她这么快走近。也给她看了《小王子》,她很喜欢。后来追她了,再后来,当然没有后来啦,伤心几年,再也不能像当年那样什么都不在乎。最后,她去了一个挺远的大城市,我完全没能有力量追去,朝着另一个方向,去了一个更大的城市。离开前,我跟身边所有人说:我一定要发财。
(4)
时光荏苒,我没有发财,有一种大学前的感觉扑面而来,却再没有时间。想起了过去,想起了《小王子》,其中的营养早已稀于关注、荒于练习,或许其中还有更多的营养没有吸取。到喜马拉雅重新听了几遍《小王子》。或许该要改变了。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1)
高中时,没高中什么事,学校不在市里,在县城旁偏向我家方向,没因读高中而多去县城。若要说与城市有关的,高中时通过请教市里来的同学,解决了心中关于红绿灯的疑惑:人和车都是“红灯停、绿灯行”却不冲突,是因为人有人的灯,车有车的灯,给人看的灯在路旁边。
大学的城市,呆了挺久,与城市的互动有进步,却很弱,差周围人一大截。依然没有没适应、理解城市。那城市破破烂烂的,那几年又正好发展缓慢,觉得这地方不太城市。最终嫌弃这里,并极度向往大城市,大城市的繁华、大城市的高楼大厦、大城市的各种美好。细究起来,其实并不知道具体那好,为啥好,可“大城市”三字本身就是鸡血般的力量。
(2)
怀着对大城市的向往,在豆瓣搜索了关于城市的书。有本《城市的胜利》,有本《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城市的胜利》是本宣传城市美好的新书,书不错,及时读完,受益颇多。《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是一本几十年前的经典,读了几页,果然不一般,发现新大陆一样:原来街道这么神奇,原来公园并不一定这么美好,原来有些区域是这么危险......。 或许因为知识密度高、内容多、翻译烂、因为阅读能力差......。虽是好书,看将近100之后没有坚持下去,只是心里记得了这本书。
(3)
那一年去了个大城市,这个城市真好,好多高楼大厦、好多花、好整洁、坐车好方便......,其实更多的是心中预设:这里就是好。在这里,一直想抽时间看完这本书,没啥进展。
再后来去了心中更城市的另一座大城市,一个与城市更相关的行业。想着应该是看这边书的时候了,一定要在此看完这,可最终还是没看。
再回到开始的大城市,在最近,终于勉强啃完,思考颇多。
(4)
书中内容还没好好吸收,或许还得再看一遍。可书看到后来,越发感觉:看这本书的历程,冥冥中联系着自己在大城市的打拼过程,联系着梦想的开始与破灭。
那年怀着对大城市的向往,怀着发财的梦想,期待着在大城市开创辉煌。这书就像是上天赐予的、洞悉城市的入门宝典。大城市的拼搏很无力,书则似乎没有适宜的时间与环境去看。
虽然在一个安详的地方,似乎安定下来。可心里终归不服气,最终选择离开,去追逐更精彩的梦,去投奔似乎更牛的人,一个更城市的城市,一个更接近城市的行业。梦想着在此抓住城市的精彩,想象着在此书中发掘思维的力量。现实很残酷,那个更城市的城市似乎与我无关,那个更牛逼的人似乎不靠谱;书也没有看,哪怕那一年在那里常常在网上看到人提起。
回到最初的大城市,梦想逐渐远去,生存充满危机,却在此时偷得半刻闲暇,拾起此书。再次看时才想起,书中时刻在批判异想天开的的梦幻之城,时刻在提醒注意真实的生活。而自己最缺的是对生活的融入和了解,要洞悉城市、洞悉社会、获得成功,终归差得太远。
看书过程中常想起曾经看过的另一本书——《人有人的用处》。一本似乎完全无关的书,当年看时更加囫囵吞枣,都忘记具体讲啥。可就是会想起,常常想起。或许因为看书太少,而那个伟大的国家、那个的时代,那一批人具有我辈无法道出的、共同的伟大特质。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勉强看完,开头有一人,结尾也有一个人,与书无关,最终在自己身上关联。看书时千言万语句,想记下来,开写时却已忘记,只剩下似乎无关干瘪呓语。忘了就忘了吧,都结束了。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1)
高中时,流行着一套书,叫《智慧背囊》,当时把能够看到的大概七本都看完了,估计整套都看完了。至于收获:这种书没有营养。
(2)
大学时不再关注而且极度排斥那些自己认为相似的鸡汤、成功学——《读者》、《青年文摘》、卡耐基、拿破仑希尔、陈安之、松下幸之助、李嘉诚、人性的优点弱点、高效能人士的七习惯、各种XX力……,以及其他因为不关注而忘记的名字。甚至连开复老师的东西都看不上,没怎么去看。
一直记得,宿舍一同学在图书馆借了一本拿破仑希尔,被我强烈鄙视。一直记得,还是这个拿破仑希尔,当时在听个演讲(或者是文化素质课之类),台上老师引经据典的翻出拿破仑希尔的话。具体什么话,以及这堂课的内容已经忘记,当时心里那默默的鄙夷却还记得。
去大城市后,偏激的态度有了些改善,可对鸡汤、对吹牛逼的成功学从未改变态度。在那个更城市的大城市,不爽。一个因素就是:接触了太多这类东西,很反感。最终走人。
(3)
在知乎关注了一个人,叫王哲。回答问题很有水平,挺佩服他。最近翻他的回答,其中一个是推荐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心理防线被攻破。
下载了该书的PDF,已看了两个习惯,还没好好实践,似乎还不错,希望能继续看下去,更重要的是:希望能慢慢实践下去,用七年实际,养成七个习惯。
(4)
七年之后,或许一切依旧无法美好,只希望事情都能是成年的事。
写到最后,想起一句极俗的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