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书和一个真正有魅力人一样,刚开始可能平平无奇,越是深入,越让人回味无穷。
人的一生看似很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是几个不经意的选择。一个刹那的决定、一个一闪而过的念头,都有可能为往后余生带来重大的、不可逆的影响。
“这一刹那便决定了我的一生。我陶醉在爱情和怜悯中,陶醉在激情、献身和美德混杂而模糊的萌动中,竭尽全力呼唤上帝,甘愿放弃自己的任何生活目标,要用一生来保护这个女孩免遭恐惧、邪恶和生活的侵害。”
主人公杰罗姆是一个特别纯粹的人,坚毅,毫无杂念,如一个苦行僧一样坚守戒律清规。而他心中唯一的执念就是爱着表姐阿莉莎。
在我看来,我约束自身,同别人放纵自己一样,都是天经地义的。对我的这种严格要求,我非但不憎恶,反而沾沾自喜。
我轻松愉快地遵守相当严厉的纪律,什么情况都能挺住。我们甚至认为,长时间的分离,才是对我们勇气的应有的考验。“你呀,我也很难想象会气馁…
童年时只想配得上,后来我也并不更为直接地寻求占有这个女子。
一段两小无猜的感情,不带任何成人的杂念,是那样美好。在她面前,他小心翼翼,不敢有任何逾越;而她,信赖他,依赖他。没有轰轰烈烈,唯有促膝长谈。也许,离不开,才是爱情最好的样子。
爱情,是这个世界上最让人向往的瑰宝,也是最脆弱的琉璃。一丝风吹草动,有时候就会让它粉身碎骨。
爱得越深,越让人在对方面前手足无措。灵魂过于相契,身体就越相隔。而这种尴尬的场景久而久之,让彼此都陷入绝望中。
也因为这一份过于深沉的爱,让阿莉莎不能接受现实中的任何不完美,不能面对逐渐老去的容颜。在绝望中,她选择逃离,在孤独中死去。
在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人和朱丽叶一样,从少年时对于爱情的无限渴望,到最后选择一段无趣的婚姻,无关爱情与幸福。
朱丽叶,阿丽莎的妹妹,从一个黄毛丫头,出落成一个美丽的少女。可惜世间哪有那么多的两心相悦?人却总是要结婚的。
朱丽叶最后嫁给了她的求婚者,一个年老、长相可笑的葡萄园主。婚后的朱丽叶,不再读诗,不再弹钢琴,而是跟随着丈夫,学会了他经营的生意。渐渐地,连最初的绝望都没有了。看上去,倒也幸福。
令人沉醉的爱情与婚姻,和功名利禄,人生至少要拥有其一。
阿贝尔,杰罗姆最好的朋友,以最炽热的心爱着朱丽叶,在遭到拒绝后,伤心欲绝。阿贝尔离开了这个伤心之地,杳无音讯。
阿贝尔的名字再次出现,已是声名鹤立。他的书一炮而红,他成为众人眼中“伟大的天才”。然而,书本身却庸俗无聊不堪。
功成名就,也许,这并不是阿贝尔的初衷吧?
可怜的阿贝尔!难道这就是他所渴望的成功,并要以此为满足吗?
凡真正渴求真正永恒的荣耀者,则必放弃世俗的荣耀;凡不能于内心鄙视世俗的荣耀者,则必不会爱上天的荣耀。
有的人可能非常出色,表面上却看不出来,至少在世人看来并不出色…在上帝眼里却非常出色。
上天是不公平的,每个人的人生大相径庭。有的人轻而易举地成为聚光灯下的主角,而有的人,一生疲于奔命,却只能成为别人的配角。上天又是公平的,它给予每一个人相似的痛苦与劫难,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
人生即使一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