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团队起盘的产品,大家应该都有一定了解了,两套小系列或者说一整套大系列的护肤品优先面世,它们作为起盘产品率先被推到台前,其中有一定可以摸索的逻辑性。为什么不以快消品优先预售而是选择了如护肤品这类的慢消产品,我们一起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首先排除产品是否有市场参照,或者产品本身在合作之前有一定的预研发不谈,毕竟这些是我不能了解也分析不到的地方,并且这些也是极有可能成为影响什么产品优先面世的决定性因素。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看一看,作为突发情况独立出来的集团内部是否有按照以前积累的经验在主导产品的优先程度。并且国家手续备案的难易度也会让集团权衡究竟选择什么产品来作为打开市场的先锋,说到底,我们的时间是紧凑的有限的。
那么作为已经得到的结论出发,护肤品作为慢消产品,其所具备的性质必须要有的分别是功效好,客单价不能过低并且结合市场客单价不能过高,有一定的大众辨识度和广泛适性面。为大家说明下这几点的意义所在。
慢消品作为消耗周期长的产品,必然扩散速度比不上快消品,那么它想要广泛流传出去,先不说市场营销这块儿所下的功夫,就单轮功效上就是最必要的,慢消品一向重视功效,功效好了,顾客才会回头并且形成转介绍,做老顾客生意是慢消品打开市场的有效手段,复购率和口碑做出去了,整个产品的名字才会在市场中打响。
并且在第二点,定价上,如果定价过低,说一句隐晦的话,那些便宜廉价的护肤品,必然成本也低得可怕,作为想要让大众广泛接受的长远品牌,低成本是省钱了,可换回的质量与功效是必然得不到保障的,早些年的烂脸面膜,现在谁敢去用,消费者都越来越注重健康美丽,没必要为了省那点钱去坑害自己。再回头来看看定价不能过高的原因,也很容易理解,毕竟从团队的粉丝渠道出发,她们决定了我们市场的购买力,我们的定价一定要围绕她们的购买力来考虑,定价过高不利于大众消费,更不利于推广我们的品牌,这叫做性价比,我们做的就是一款大众都消费得起,功效却非常棒的产品。
第三点,前些年大家为产品的命名不知道大家都发现没有,喜欢崇洋。名字里总是读出一股洋味道,这是那些年的审美趋势,但当大家都熟练掌握这项命名技术之后,反倒失去了新意。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之,更简单,更能表达出产品的形象气质,让大家一说出口就感觉有新意,是的,这就是产品的辨识度,当然辨识度不仅仅局限于名字,其外包装也是我们匠心独具的地方。另外,就整个市场而言,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具有不同类型的肌肤状况,如果产品所适应的消费者范围太过狭隘,也是不利于推广品牌的,而面对复杂的肌肤情况,我们的产品必然要做到绝对安全无副作用才行。
可以说慢消品起盘,一是从性价比和实际经济利益出发做考量,一方面也有市场大小的原因在里面,当然,今晚所言之处远远不够详尽,作为每日的分享,篇幅有限,大家有什么想了解的,可以向我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