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一个是十年前,一个是现在,既然十年前我不知道种树的重要性,现在我知道了,那我就现在开始!
相信大家对于“人为什么要读书?”这个话题并不陌生。不管是浏览帖子,还是刷小视频,亦或是自己在拿到一本书开始去的时候也会有的思考。那么,人到底为什么要读书呢?
我并不是来给大家一个答案的,人为什么要做一件事的答案只有自己的内心最清楚,因为除了自己的内心,谁也给不了你答案!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做一件事也不是非要有一个很明确的答案,只要自己内心对这件事是肯定的它就值得去做。
从小在我的印象里读书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这个印象我也不知道是怎么有的。可能是老师、父母经常讲的多读书长大后有出息;也可能是看电视剧中那些读过书有知识有见识的人和我从小接触到的环境中的人不一样,所以觉得读书之后会成为自己认为不一样的那个人;还可能是从小几乎不被认可,唯一能让父母和身边人认可的就是别人夸你学习好,让自己有那么一丢丢的存在感和价值感,等等。说不清道不明。
然而那个时候即使知道读书很重要,但依旧是为了应对考试而去看一些规定必须要去学习的教科书,并没有真正且带有自己思考的去读一些看了之后让自己舒服和愉悦的书,即使是成为了村里人认为的‘大学生’,我依旧是‘浑浑噩噩’。
工作的不顺,感情的不顺,被骗的打击,毕业之后一直是自己眼中失败,失败,失败的人生状态,一直持续着,持续着,直到疫情开始被隔离在家无事可做,让我开始有时间‘闲’下来,而不再是被现实生活逼的我甚至连自己都意识不到的已经几乎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了打发时间,也是为了减少刷短视频之后觉得自己碌碌无为的浪费着时间的愧疚感,我开始选择读书和看一些经典的电影。
《活着》、《以幽默的方式过一生》、《明朝那些事》、《白夜行》、《感谢不完美的自己》、《邓小平时代》、《三体》、《遇见未知的自己》、《过的刚好》、《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道德经》、《杀死一只知更鸟》、《认知觉醒》、《包法利夫人》、《大秦帝国》、《生死疲劳》、《蒋勋说红楼》、《幸福的方法》、《Python编程》、《Hadoop海量数据处理》、《...》有的已经读完,有的正在读,有的会打算一直读,还有很多以后留着慢慢读。
余华的《活着》读出了人生的无常,不管你是富贵也好,贫穷也罢,你终归是要走完这一生的,就看你是活着,还是活着,还是活着,只有你自己的内心最明白;《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让我明白自己的遭遇其实并不算什么,过去的遭遇不能成为你不愿意改变自己的理由和借口,这些借口其实不过只是来掩盖自己害怕经历改变所带来的痛苦的懦弱,只要你内心能听到自己渴望飞往属于自己的山的声音,即使你不能完全摆脱现状,也定能比之前更好;《认知觉醒》带我更深刻的认知自己的思维,而不是一直被它所支配;《包法利夫人》给我正在面临的感情和即将面临的婚姻带来了新的认知......
内心的成长,思维的认知,内在驱动带来外在形象的改变,难免俗落的听到身边同事对自己外在的赞美.....这个时候我想我可以回答我自己为什么要读书了,即使并没有通过读书让自己的薪水翻倍,也没有让别人觉得自己是个知识渊博的人,更没有因为读书让自己不在迷茫,因为我觉得迷茫是人生常态,诚如一句话说的好,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但是读书让我感知到自己内心的存在,意识到自己开始为自己而活的同时又不至于落入狭义的自私,对于未来的恐惧以及过去的悔恨和自责逐渐的在减少,我发现我开始越来越喜欢自己了,所以我的选择是对的。
在此只是浅之又浅的谈了读书之后对自己的影响,较之能花费宝贵时间来读的前辈们来说我并不觉自己是班门弄斧,更不敢谈自己是劝人应该多读书的建议,只因它是我人生这个阶段最真实的状态。
最真实的状态是,目前因为疫情被封居家隔离,所以在最后仅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希望每个人的平凡生活像室友正在厨房炖的肉一样,香;像窗户对面晾晒的床单沐浴在阳光和五月的春风中一样,惬意;像我语言贫乏且内容一般的文章,有不足;像此时此刻内心的声音、电瓶车报警的声音、窗外楼下邻里交谈的声音......真实且正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