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喜欢L先生的公众号文章,制作精良,文字逻辑性和连贯性也很强。他的这一篇文章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也在最近对部分理念进行了实践。
传统讲专注的文章,大多聚焦两个方面:一是「强迫」自己专注。比如练习专注力,控制思绪,警醒自己,等等。二是减少和屏蔽外来的刺激。最常见的,就是告诫你:挑一个安静的环境,关掉手机,断网,甚至限制打开其他软件……诸如此类。这些方法有用吗?有一定作用,但并不够。你会发现,它们对于容易走神的你来说,起到的作用并不大。为什么呢?很简单。并不是我们不想专注,而是因为生理上的原因,使我们难以专注。提高专注力,并不是我们的目的 —— 我们的目的是高效完成工作。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一直强调,不要跟大脑做斗争,而是要顺势而为,去引导它。简而言之:跟我们的大脑和解。
我们在强调专注工作的时候,一味地去钻研如何更好地“专注”,却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不管是妙办法还是笨办法,物理隔绝还是心境调整,我们的最终目的都是完成工作。
那么,他是怎么做的呢?
除了老生常谈的,找到自己的peak hours、设立奖励机制形成正反馈等方法以外,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将时间分为小块,避免长时间的做同一件事。学习了20-30分钟,发发呆,听听播客(播客与其他媒介不同,它不是完全被动的摄入信息,而是有种与朋友交流的感觉;这种模拟与人交谈的场景,可以刺激我们的大脑,也让我们学习的脑区可以获得完全的放松),或是换一个任务完成,在大脑的不同区域间互相流转,不保证从始至终的专一,但可以保证持续的高效。亲测有效,之后会继续执行,观察后期效果。
资本家通常不知道如何很好地分配蛋糕,社会主义者通常不知道如何很好地增长蛋糕。
资本主义现在的运作方式是,人们和企业发现,制定政策和制造技术来降低人力成本是有利可图的,这会降低人口在社会资源中所占的很大比例。那些更富有的公司和人们有更强的购买力,这就促使那些寻求利润的人把他们的资源转移到富人想要的东西,而不是穷人想要的东西,这包括为穷人孩子提供良好的照顾和教育等基本需求。我们刚刚在大学招生作弊丑闻中看到了这一点。
资本主义在结束野蛮生长的增量阶段后,存量阶段的博弈往往是以资本家凭借自身社会优势对底层人民进行剥削的方式进行,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贫富差距。中国现今的996,在某一种程度的逻辑,也是如此。
过去的全民炼钢修铁路,本质上与如今的996无异,甚至强度更高。不同的是,过去依靠领袖魅力和民族荣誉感所支撑的加班体系不复存在,在市场化的体系下,现今加班的动力在于金钱的分配,是资本家的用人成本和员工创造价值的博弈。本质上每个人的加班都在推动着社会和国家的进步,只不过这一过程已经不在依附于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是资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