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给我分享了一首舒婷的诗《致橡树》,这首诗以前听过,但并没有仔细品位思考过,仅有浮于字句表面的认知。梅最近在上线上配音课,我和磊也比较感兴趣,所以经常跟我们聊一些发音技巧、朗诵方法、口腔练习之类的方法和心得。梅把这首诗的背稿要求发给我让我学习,我按照顺序把这首诗进行了“细化拆分”,然后用配音秀软件朗诵了几遍,发现自己爱上了这首诗。
对文章的初步理解。
作者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她宣扬的否定旧伦理、旧观点、旧婚姻的诗曾激励过整整一代人。它创作于一九七七年三月,是文革后最早的爱情诗。1.划分层次——这首诗可以我把它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表达我如何爱你;第二个层次,说明我的爱不仅仅是这些,我要以平等的形象和你在一起;第三个层次,赞美你的同时也看到我自己的努力,我们始终相依;第四个层次,伟大爱情的升华。2.概括主题——爱情、平等、自信。3.联系背景——反驳他人大男子主义的言论。4.明确目的——展现平等的爱情观、价值观、世界观。5.突出重点——情感、意境。6.确定基调——深情、坚定、理智、冷静。《致橡树》,是她的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她选择了“木棉”与“橡树”两个形象,将细腻委婉而又深沉刚劲的感情蕴在新颖生动的意象之中。它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它像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对文章的深入思考。
在爱情中不要迷失自己。爱情需要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为基础。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它们的爱或依附或衬托或无私奉献,没有给自己一个独立的世界、没有正视自己存在的价值,这样的爱情是不平等的。作者用橡树富代表阳刚之美的男性,木棉代表富有柔韧之美的女性,它们独立平等、互相尊重、比肩站立、风雨同舟。
两个人并肩前行才是最好的爱情。我最喜欢的一句是: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女人绝不只是陪衬和点缀,而必须和爱人站在同等的位置。在爱情和婚姻中,不丢失自我,努力成就自我,才能始终被重视被珍视。木棉深深懂得她和橡树各自的特点和价值;他们双方不能互相取代,倒应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站在同一个阵地,拥有相同的生活信念,追求同一种目标,才算得上“伟大的爱情”。
婚姻和家庭中请爱自己更多一点。懂得爱自己的人反而会获得更多的关爱,如此爱你的人也会多一个。在婚姻喝家庭中,女性往往付出更多,至今还有人会觉得,女人为家庭多付出是应该的。就像舒婷提出了不一样的爱情观,延伸到家庭也是一样的,两个人携手共进,互相关爱,用心经营,才能更家庭更加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