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接上节(连载)《石猿记》第十六章(60)
话说吕洞宾听说对方要走,哪里能让。“叮呤呤”抽出青龙长剑,意欲阻其去路。
王母娘娘深知吕洞宾,一定会穷追根本,更知这吕洞宾不弄清善恶,决不罢休。所以,知道这吕洞宾,定然有出剑之时。
因此,早定下主意,并想好了应对之策。
于是,不等吕洞宾长剑抻出,早已将那花篮之中,连银带砂,一鼓脑撒向吕仙。同时,携起玉灵儿,闪电般向江北飞速掠去。
这里暂不表王母娘娘携玉灵儿能否走脱,先说说吕洞宾一番经历。
他不在蓬莱仙岛,却又如何来到此地?他又将王母娘娘所募之桥资,放于了何处?
正是那:
从良拒暴行,
百善慰安平;
因果循环事,
浑浊本自清。
原来,吕洞宾在八仙中以喜动好游为乐事,借此除暴安良,施善众灵。故此,得了一个美名:剑仙游侠。
这剑仙吕洞宾,曾在庐山仙人洞修心数载;也在黄山光明顶悟道几年;更在武当山会过玄武真君,长长往来于三山五岳之间。即便是那石矶娘娘被贬的骷髅山,也被这剑仙游玩消遣了一番。
就在前些时日,正是新年正月十五,吕洞宾闲游杭州西湖,还播下一段善果。
那一日,正是元宵之夜,这游仙吕洞宾,化成一位卖汤元的老者,身穿粗衣衫,推着一辆枣木独轮小推车,车上两只火炉,炉上两口热气腾腾的汤元锅,一面呟渴,一面在那西湖断桥之上赶热闹。
而这一日,杭州城内,一位许姓文士,肩头扛着自己不满三岁的独生子,兴致正浓的闹无宵,赶庙会,游西湖。也正从这断桥之上经过,恰好来到了吕洞宾的这元宵车旁。
在吕洞宾的吆喝声中,小童好奇,随眼看向那元宵锅。正闻得那汤元清香之美味,并见有许多人,正吃得起劲。
于是,勾起小童贪吃之天性,便吵闹着要吃汤元。
许氏文士,本就疼爱小童,哪有不依之理,即到吕洞宾那车前,买得一碗。
也是有缘,吕洞宾见这一童子清秀可爱,且一身灵气,便要送于他一个善缘。将一枚三清理气仙丹,化为汤元,把于了小童。眼见着那小童,将那汤元服下。
谁料想,小童食后回家,好几日不思茶饭。虽然不见小童有得其他不良反应,却也是急坏了许家,上上下下,一干人众,越发担心。携小童四处寻医问诊,皆言无病。
可是小童,就是水米不进。于是,许家又将小童领至西湖断桥。
还好,又见到那卖汤元之老者。
吕洞宾,见与这小童有缘无果,也不说破。
说说笑笑中,吕洞宾将小童一双小腿拎起,头下脚上,倒置于小桥一旁,在众人惊叹声中,小童口内,“咕噜噜”,吐出一枚汤元,那汤元,滑溜溜,落入桥下湖水之中。
放下小童,吕洞宾,在朗朗笑声中,化成一阵清风,消失在苏堤林荫之中。
直至此时,那许姓文士,和众位游客一样,才知道,是遇到了仙人。但也深知,错误了爱子的一大善缘。
虽然倍感后悔,却也已是为时已晚。知道这样的好事,那是可遇而不可求。
也是因为与仙家有缘无份,这许家族长,便为这小童取名,曰:许仙。
虽然小童许仙,与仙道有缘无份,但那落入断桥下,湖水中的三清汤元,却又结下别一份善缘。
原来,这西湖断桥之下,近今,由那蜀地都江堰青城山,慕名来了一条修炼千年的白蛇,受天地之精气,再得西湖之地灵,早已有了灵性。
这一日,行过气运之功,暂做小歇。于是将头抻出水外透气,不料,一张口,却由断桥之上,落下一枚汤元,正中其口,溜溜滑,滚入腹中,顿感身心如升天般清爽。
你想,那汤元,原本吕洞宾渡人修仙之三清理气丹所化,正是诸生修行悟道至珍之极品。那白蛇,虽修炼千年,哪里赶得上这等精进?此等受益,岂能是千年万年所能比?
那白蛇吞得珍宝后,顿感全身心舒泰。即刻,游到无人处,随心化成人形,从此功成圆满,获得善果。
你看她,好一位娇身皂衣,体态妩媚而又端庄的靓女子。
于是,白蛇为自己取名曰:白素贞。
这白素贞,原本修道于蜀川之地的青城山,久慕西湖天堂之地闲游,天缘得道。
后来闻讯,那汤元,原本应该许仙所得,后来因故,转于了自己。因这般原故,便对那许仙者有了许多好感。
于是,神州,便多了一段断桥借伞,白素贞西湖恋许仙,蛇仙战法海水漫金山寺的神奇传说。
本书不表那白素贞和许仙如何演绎情仇爱恨,只说那蓬莱岛八仙中之吕洞宾,离开西湖后的又一段善缘。
话说这吕洞宾,离开杭州西湖后,仍是游山玩水,行侠仗义。
这一日,无意间,游至一座奇山,乃神州五岳之一的衡山。这里有一条韶峰山脉,其上有一峰岭,曰:韶峰。乃衡山第二高峰。
远古帝君虞舜,因开疆拓土,规划河山,曾南巡至此。
因其嘤婴鹤鸣,山崖翕然,山鸣谷应,凤翼凰舞,而得名。
这韶峰之东,正是吕洞宾曾经修真的圣境庐山;南面即为南岳衡山;西面连着风景秀丽的川地峨眉山;北面却是那,神州父之龙长江横穿而过的五大湖之一的洞庭湖了。而那注入洞庭湖的湘江之水,就是由这韶峰川谷流过。
这里不但山水美丽,更是人才倍出之好所在。
请看后来,有一位至善至德之伟人圣者,做得沁园春词文赞曰此地。
词曰: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魚翔浅底,
万类霜天竟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词中可见,这里江山之秀美壮丽,此处人文心胸之高远宽广。
是的,看这韶峰,古松苍翠,溪水清纯,峰岭奇峻,风景如画。
这里的美丽,自然不必细说,单就一处异境,山势如“凹”字形,真若一顶绚丽之皇冠,屹立于大好江山之中。
在那若皇冠之山顶朝阳处,吕洞宾,遇到一件奇异之事。
如要细问何事,看官稍候,待我下节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