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有多宝的父母,你是否经常遇到这样的场景:小宝和大宝玩着玩着,突然哭着过来找你投诉?或者,大宝很生气地和你说,“妈妈,不能老要我让着TA,这不公平,这是我东西,我就不给!”又或者孩子们经常轮着向你投诉,说要这个,可是TA总是不给,要让你帮忙去拿。孩子们天天因为意见不合,而争吵打闹,让你耳根不能清净,简直是每日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无法安宁!
我作为两个男孩的妈妈,很感恩的是,两个娃的日常算是“太平天下”,哥哥和弟弟两个人平常都能很和谐地相处。因为,哥哥很爱弟弟,很多时候都愿意和他分享自己的玩具,给他吃好吃的、带他一起玩、一起看书…..弟弟平常被问到“谁最爱你呢?”,他总是回答说,“哥哥”。可见,他俩兄弟的感情很好,但感情好不代表就没矛盾,日常也不可能是“无风无浪”的。比如,前段时间,就发生过这样一个场景:
有一天晚饭后,哥哥和爸爸正在手机上看哥哥学校发布的“赛龙舟”活动视频。檬檬(弟弟)在旁边一听到有声音响,也很快跑过来凑在一起看。可是,他太矮了,够不着哥哥拿手机的高度,于是,就很自然地伸手去拿手机,并且很用力想把手机拿到自己手里看。哥哥正看得入迷,被打扰了感到很不爽,也就很不乐意把手机递给弟弟,就紧紧抓在自己手里还伸高一些不让弟弟拿到。
弟弟一见拿不到就开始哭,一边哭一边叫“檬檬、檬檬”,意思就是“檬檬要拿手机”。哥哥就说,“你会乱按的。”檬檬听到,就赶紧说说,“借,借。”(这是在之前,檬檬学会的,想拿别人的东西,要先问别人“借”,他记住并做到了。)但哥哥还是不愿意给。
爸爸就对檬檬说,“爸爸拿着,檬檬也一起看,好吗?”檬檬见到是爸爸拿着了,就停止哭,便爬到爸爸的膝盖让爸爸抱着看。可看着看着,他就忍不住又伸手想拿手机。哥哥就眼疾手快地一把夺过手机,自己拿着不让檬檬拿到。檬檬又拿不到手机,这下就哭得更大声。哥哥说,“你拿着就会按走的,我拿着大家一起看。”檬檬根本听不进,就一边伸手去拿一边说,“哥哥、哥哥!”他想让哥哥把手机给他。爸爸这时,也劝他,“爸爸抱着你,和哥哥一起看,好吗?”檬檬听到爸爸这样说,就马上从爸爸的膝盖上下来,很大声也很难过地哭着去找妈妈。
一边哭,一边喊着:“妈妈、妈妈”,“哥哥借、哥哥借。“
我当时正在擦饭桌,之前也听见檬檬和哥哥的矛盾。看见檬檬很伤心地哭着过来,便马上放下抹桌布,蹲下来帮他擦眼泪,并且把他抱起。对他说,“檬檬想拿手机,但哥哥不借。檬檬很难过地哭了。“
檬檬听完之后,很委屈地趴在我肩膀上边哭边说,“哥哥借。”听着都让人觉得很委屈的感觉。
我就抱着他,抚摸着他的背,轻声对他说,“嗯,你想哥哥借给你。”
檬檬就继续说,“哥哥借。”
然后,我就继续顺着他的反馈,对他说“嗯,哥哥没有借给你。你很难过。”
檬檬听到我这样说,慢慢地也平静下来了。我就继续抱着他,把语速放得更慢地对他说,“我们问哥哥借手机,哥哥可以借,也可以不借的。”
檬檬听了之后就平静又坚定地说,“借。”
我也很明显感受到了他的需求,对他说,“嗯,你很想哥哥借。那哥哥不借,也是可以的。哥哥可以选择不借,檬檬也可以难过地哭。”
说完,我就抱着已经平静的檬檬走过去哥哥和爸爸那边,问哥哥,“哥哥,你愿意和弟弟一起看吗?”
哥哥说,“可以,但是他不能按走。我要拿着。”
我看了看已经平静的檬檬,说,“檬檬,哥哥拿着手机,妈妈抱着你看,可以吗?”
檬檬也很合作地回应,“嗯。”
这个“要拿手机”的小风波就结束了。
在之后,檬檬遇到哥哥不给他物品或不让他做什么事情时,他也还会哭着反抗或争取,但慢慢地在哥哥坚持下,学习去接受哥哥的拒绝。拒绝对他来说,不会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当被拒绝了,他也会哭着来找“救兵”,但他也慢慢地把“拒绝”当成一件相当平常的事情去接受它。
在引导弟弟接受拒绝的这件事上,借着上面的小场景,我分享下,自己持续在做并认为值得持续做的方法是:
首先,积极回应孩子。当我看见檬檬难过地哭着来找我时,不管当时在做什么,我都会最快速度放下手上的活,并且蹲下来抱着他,尊重且又积极地回应他的求助。
接着,与孩子共情。比如,当时我是用自己的话帮助檬檬确认他难过的情绪,和想要拿手机的需求。让檬檬感受到自己被看见和接纳的安全感。
最后,帮助孩子学习接受被拒绝。我抓住时机让檬檬明白,他可以问哥哥借手机,而哥哥也可以不借给他。同时,他被哥哥拒绝后感到难过/失落而哭也是可以的,他需要学习的是接受哥哥的拒绝。
生活中,我们不能避免地都会面对“拒绝”。我认为,学会面对“拒绝”,是一门必修课。孩子能学会接受别人的拒绝,也会有勇气拒绝别人,有底气地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