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说:以政令管理国家,并用刑罚来处罚,百姓会为了免于处罚去遵守政令,所以即使被处罚了也不会有羞耻之心。如果用德行来管理国家,用礼节来引领大家的行为,百姓就会有羞耻心而且会约束自己的行为。
【我的理解】
刑罚是一种强制行为,本质上是违背人的意愿的,也是一种对制度的维护行为,属单方意愿,百姓很难真正认同,所以很多时候遵守政令就是为了免于处罚,很难有羞耻心;而德行的把握决定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能触碰到人们内心的力量,无形但有力,做的不合适就容易有羞耻心,所以百姓会自律。
教育孩子也是这样,强制他们不许这样不许那样,有的孩子父母在一个样,父母不在另一个样,用阳奉阴违来形容比较合适,哪来的羞耻心呢?如果父母能理解孩子,并告诉孩子,为什么不可以这么做的理由,如果孩子从心里认同,就是一个德行的标准,孩子做错了就会有羞耻心,就会约束自己的行为,还可能会创造性的用其它合理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种亲子关系是非常和谐融洽的关系,父母更轻松,孩子也更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