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读摘记《李贺诗选》||(001)《李凭箜篌引》

文/书山花开

❂原诗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白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皇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鍊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注释

【喻朝刚主编《全唐诗广选新注集评》,p448】

【李凭】中唐时著名艺人,善弹箜篌。【箜篌】古代弹拨乐器,形与现代竖琴相似。【引】古乐府诗歌体裁名。【吴丝】吴地(今江浙一带)所产的丝。【蜀桐】蜀地(今成都一带)所产的桐木。吴丝、蜀桐都是制笙的优质材料。【张】弹奏。【空山】宋本作“空白”,指天空。【江娥】即湘娥。《博物志》:“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以泪挥竹,竹尽斑。”【素女】传说中的神女,善鼓瑟。《史记》:“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乃破其瑟为二十五弦。”【中国】此指当时的京都长安。【昆山】即昆仑山,古时以产玉著名。《韩诗外传》“玉出昆山。”【芙蓉】荷花。【十二门】古代长安一面三门,四面十二门。【紫皇】指天帝。《太平御览》“太清九宫,皆有僚属,其最高者称太皇、紫皇、玉皇。”【女祸】神话中的上古女帝,曾炼五色石补天。【梦】幻想。【神姬】神话的陈夫人,喜欢音乐,善弹筷。【吴质】神话传说中有月宫里砍桂树的吴刚。【露脚】露珠。【寒兔】秋月。《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

【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三册,p1】

①李凭:中唐时代善弹箜篌的宫廷乐师。见杨巨源《听李凭弹箜篌诗》。箜篌:古弦乐器名,体曲而长,二十三弦,竖抱于怀中弹奏。②吴丝蜀桐:用吴地所产的丝作弦,蜀地所产的桐木作壳体。③空白:天空。白,全诗校:“一作山。”颓:颓然,堆集、凝滞的样子。此句暗用《列子·汤问》秦青讴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事。④江娥:指湘娥,舜的二个妃子。舜死,二妃悲泣,泪洒湘竹,竹尽呈斑痕,事见《博物志)。素女:传说中善于鼓瑟的神女,事见《史记·封禅书》。⑤中国:指京都长安。《荀子·致仕》杨倞注:“中国,京师也。”此诗作于长吉供职长安时。⑥昆山:昆仑山,产玉。⑦十二门:唐长安城每面三门,四面十二门。③紫皇:又名玉皇,道教徒所谓的天帝。此双关唐皇。④炼石补天:传说女娲炼五色右以补天裂。事见《淮南子·览冥》。①神山:原作坤山,据宋蜀本改。神妪:神妇,《搜神记》卷四载,有神姬名成夫人,善弹签筷。《列子·汤问》:“顿巴鼓琴而鸟舞、鱼跃。”①吴质:字季重,三国时魏人,知音乐,曹丕有《与吴质书》。倚桂树:神话中有一个被贬在月宫里砍桂树的人,名叫吴刚,事见段成式《西阳杂俎》卷一。李贺组合二典,写成本句。

❂翻译

【徐传武《李贺诗集译注》,p2】

吴丝蜀桐制作的箜篌,在深秋里弹奏,优美的歌声,使天空的云彩凝垂不流。

湘娥感动泪洒青竹,素女自愧不如发愁,这是著名乐师李凭,在京城演奏箜篌。

乐声时而象昆山玉碎,时而象凤凰鸣悠悠,时而使荷花垂泪哭,时而使香兰笑开口。

长安城十二门前,融热了肃杀寂静的寒秋,这二十三根弦的响声,震撼着皇帝的心头。

乐声冲上当年女娲炼石补天之处,惊得苍天彩石破,引得秋雨滴溜溜。

幻觉中似神山里听李凭教授神女,乐得大鱼跳跃,硕长的蛟龙也把腰儿扭。

月宫里吴刚彻夜不眠倚着桂树倾听,连那玉兔也听入了神,银毛被寒露湿透。

【刘斯翰《李贺诗选》,p1】

吴丝蜀桐一一精美的竪琴张开了,在深秋夜晚。天空,凝聚的密密的云低垂着,一动不动…… 谁在哭?是湘娥,泪染斑竹。还有素女,含愁默默。李凭弹起了竪琴。听,那琴声,在京城的夜空——崑山玉破碎,一般的清脆;凤鸟婉啭,一般的悠扬。芙蓉瓣上,抖颤着晶莹的泪珠;香兰丛中,迸开了无声的欢笑。哟!云散了——十二门前,多么明亮的冷冽的月光。哟,云散了!二十三根丝弦,感动了至高无上的紫皇:在那女娲炼石修补的一角天穹,石破天惊!喷涌而下的秋雨,被留止在半空。京城酣睡。在梦中,李凭走进神山,教神妪弹奏。老鱼在波浪上跳跃,瘦蛟也翩然起舞。京城甜睡。只有一轮秋月,吴刚倚着桂树——终夜不眠,直到拂晓的露,斜飞着,打湿它那寒冷的光轮……

❂解释

【闵泽平编著《李贺全集汇校汇注汇评》,p157】

深秋的一天,李凭在长安演奏箜篌。音乐刚一响起,就爆发出最强音,直上云霄,给人强烈的震撼,连天上的云彩都停止流动,聚集在一起静静聆听。随之曲调变得伤感起来,人们仿佛看到,悲痛欲绝的湘妃在岸边失声痛哭,她的眼泪滴答滴答落在湘竹之上;又仿佛听到,凄楚优伤的素女也在拨弄琴弦,诉说幽幽心曲。悠扬低徊中,音乐突然明朗起来,如昆仑山的美玉相撞击,又如凤凰嘹亮优雅的鸣叫。音乐开始欢快起来,人们似平可以看见,晶莹透亮的露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相互碰撞;散发出阵阵幽香的兰花,在风中摇曳,笑语盈盈。冷寂的秋色,渐渐为这欢快明朗的音乐所融化,温馨的氛围笼罩着长安城的大街小巷。不知不觉,音乐进入了高潮。二十三弦一起发出的响声,扑面而来,如阵雷齐鸣,如电光闪耀,甚至连静穆的神抵也被打动。这乐曲如此惊心动魄,它震开了女娲炼石所补的天幕,秋雨滂沱而下,无休无止。这音乐如此美妙,天地万物一片恍惚,湖中的老鱼在碧波中兴奋地跳起舞来,深潭中枯瘦的蛟龙也随着节拍摇头晃脑,月亮中的吴刚为音乐声所吸引,久久徘徊在桂花树下,好动的玉免也安静下来,仁立聆听,忘了寒露侵蚀。这首诗是李贺描写音乐的名篇,可谓“摹写声音至文”,充分展现出李凭所奏乐声之神奇。但亦有人认为李贺别有寄托,或借佳音埋没尘世,抒写一己之怀才不遇,或追恨当时,讥讽时事。

【吴企明/尤振中《李贺诗选析》,p3】

这诗着意描写乐师李凭演奏箜篌的高超技艺,是一首对李凭精湛乐艺的赞美诗

在诗人听来,李凭弹箜篌,一开始就不同凡响,它吸住天空行云,引起湘妃洒泪,素女愁思,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诗人用多种手法描写不断变化的乐声。昆山玉碎、凤属鸣叫,是以声拟声,用别种不同的音响比喻乐声的转换。芙蓉泣,香兰笑,是以表情喻声情,用花草的泣笑比喻乐声悲欢。融冷光、动紫皇、石破天惊、鱼蛟起舞、吴质不眠等,是借乐声所产生的效果,显示李凭弹奏箜篌的艺术魅力。诗人用精炼的艺术语言,把诉之于听觉的音乐声响,转化为鲜明可见的视觉形象,富有诗情画意。这是唐人描写音乐的著名作品之-一。清方扶南说:“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慕写声音至文。”

【徐传武《李贺诗集译注》,p3】

这首诗是李贺在当时的都城长安做奉礼郎时听到著名乐师李凭弹奏箜篌以后写的。他巧妙地运用了神话传说,以奇诡的想象,独特的比拟,瑰丽的意境和富有创造性的语言,再现出李凭演奏箜篌的神妙乐声和它所造成的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这是我国古代诗词中描绘音乐艺术的杰作,它和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皆摹写声音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清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引吴北江曰:“(此诗)通体皆从神理中曲曲摹绘,出神入幽,无一字落恒(常)人蹊径。”宋杨万里在《诚斋诗话》中称“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为“惊人句”。高步瀛引吴北江亦曰:“此二句思想尤为奇特,盖箜篌之妙能使石破天惊,然天本有裂痕,为女娲所补,假使天破必仍在旧补之处也。‘逗秋雨’三字亦奇妙。”李贺(或李贺诗集的编排者)把此诗列为全诗集之首,看来也是把它视为颇为得意之作的。

清人姚文燮认为“贺盖借此自伤不遇”(见《昌谷集注》卷一)。今人钱仲联认为,李贺此诗是因改革派王叔文被赐死,“借题寓感之作”,“‘十二门前融冷光’以下,借音乐声以写王叔文诸人从事政治革新活动,初得顺宗信任,最后失败之过程”“(‘女娲炼石补天’)二句诗意谓顺宗欲改革弊政,补唐王朝之天,而有志未遂,所赖以补天之石,已为保守派所破碎。八月政变,出现一场革新派成员被贬逐之大秋雨”云云,又曰:“听音乐之古诗,双关时事者,李贺此诗,可谓新创。清初吴伟业之《琵琶行》,屈大均之《御琴歌》,继承此传统而更扩大”(详参钱仲联《李贺年谱会笺·宪宗李纯元和元年》)。

【刘斯翰《李贺诗选》,p1】

诗人以这首诗作为他诗集的第一篇,想来是颇以它为得意的。此诗构思新巧、章法精奇,运用高超的艺术手法,调动各种神话典故,记述李凭演奏箜篌驱散重云,招来秋月的传奇式事件,别开生面地歌颂了箜篌圣手李凭神奇的才能。这首诗的确是贺诗风格的优秀代表。

【叶葱奇《李贺诗集疏注》,p5】

前四句说,高秋的时候,弹起箜篌来,激越嘹亮,响声高遏行云,连江娥、素女听到都感动得愁啼。说谁弹得这样的精妙呢?是国中的一个能手李凭啊!五到八句形容声调的激越、优美,说它把京师的气候都变温暖了,而皇帝也为之欣赏赞叹。九十两句说声响激破天空,震落细雨。十一十二两句说听到精妙移神的时候,幻想着彷彿是在神山敎神妪弹奏,而蛟、鱼也感动得舞蹈起来。“梦”指幻想,幷不是真梦。末二句说直弹到月斜露下的深夜。“露脚斜飞湿寒兔”是倒装句,顺言之,即“月光斜射湿寒露”。

这首诗所用的字汇极丰富多彩,所用的比拟极精确灵妙,而结句拿环境的幽冷来加强演奏的淸灵、优美,更饶悠然不尽的意味

【陈允吉/吴海勇《李贺诗选评》,p75】

李贺性嗜乐府,雅善歌行,堪称妙解律调的行家,其集中如《申胡子策歌》、《听颖师弹琴歌》、《秦王饮酒》、《苦调啸引》等作,悉以描写音乐之美藉甚当世。在这些同类题材作品中,《李凭箜篌引》设想奇瑰神骏,反复运用通感联觉,造物赋形出人意表,辞采华丽而含意隐晦,带有诗人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为读者所激赏。本篇撰于诗人在长安任奉礼郎期间,时当元和六年或七年深秋的一个晚上。

诚如章炳麟所言:“身有疾痛,闻幼眇之音,而感慨随之矣。”(《文学总略》)当长吉困守卑职、病势转剧、心志恍惚弛散之时,得闻李凭出神入化的箜篌演奏,从而唤起他种种离奇的幻想,触动他的诗心灵感,故有此名篇之创构。

诗歌抒写诗人抱病听赏李凭弹奏箜篌器乐的情景,字里行间浸透着听赏者的主观意绪和情感体验。全篇按诗意流转可分为四段:开端四句,着意营造即将演弹箜篌之际行云凝住、鬼哭神号的气氛,以及当时病魇缠身的诗人的迷惘感觉,真可谓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嗣后四句,通过多种形象化的比喻和移情手法,于摹状洵美极致的乐音的同时,凸显李凭箜篌具有超常的感染力量,这意味着演奏正在酣畅淋漓地进行中。第三段的四句并用两韵,传写曲终变奏,音调卒趋高亢急骤,恍如石破天惊,引起秋雨大作一—李凭弹奏技艺精妙如是,顿令长吉疑其能幽通神鬼。诗的最后两句为第四段,所谓“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重在渲染李贺听完乐师演奏后的感慨,借用吴质典故点破自己愁恨的寄旨所在:那个知音而又多病的吴质,为何斜倚桂树夜不能寐,不正是同我一样有感于时光无情的流逝吗?

李贺所以在诗末选定吴质作为自己的类比,即着眼于彼此的相似点,此节前代注家往往不加深究,因此有必要对“吴质”、“露脚”一联作出确切的笺解。按三国时魏人吴质,字季重,建安中为朝歌长,与曹丕、曹植交情都很好。文帝受禅拜北中郎将,进振威将军,后官至侍中。原斯人平生情性之所亲,固属耽玩宫商乐律著闻者焉。然而王琦以来贺诗注家多漠视这一点,直到现代才有一些研究者予以重视。如刘衍先生《证异》曾指出:“吴质是‘知音’者,并非王琦所谓‘与音乐不相涉’。”早于20世纪80年代,吴企明先生的《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补笺辨正》一文,便罗举诸多材料,对此作了极具说服力的考证。囿于篇幅,这里搪录曹子建《与吴季重书》的两段话即可观其大略。其一云:

夫君子而知音乐,古之达论,谓之通而蔽。墨翟不好伎,何为过朝歌而回车乎?足下好伎,值墨翟回车之县,想足下助我张目也。

别一段云:

当斯之时,愿举泰山以为肉,倾东海以为酒,伐云梦之竹以为笛,斩泗滨之梓以为筝。

这封信札,是曹植在吴质就任朝歌长后写给他的。前一段文字讲到古书里有“墨子非乐,不入朝歌”的说法,曹植对此颇露微词,而对吴质作为音乐爱好者去朝歌做官,则表示了非常赞赏的态度。在后一段文中,曹植纵情设想吴质在朝歌的丝竹宴饮生活,虽多恣纵夸饰之辞,却同样备见吴质对赏乐和乐器的酷好,以致“斩泗滨之梓以为筝”在后世演为季重雅好乐器的著名事典。南宋吴正子《李长吉歌诗笺注》诠及《李凭箜篌引》,尝征引刘义庆《箜篌赋》“器荷重于吴君”一句以为援据,究其最初的出典恐当推寻至此。

关于爱乐者吴质,还有一点必须提及的是他浸愁得病的事迹。历代诗家对此多有涉及,如庾信《小园赋》:“崔骃以不乐损年,吴质以长愁养病。”韩偓《阑干》诗:“吴质谩言愁得病,当年犹不倚阑干。”吴蔚光《别黄仲则》诗:“长愁岂独如吴质,先达谁能荐陆机。”以上三个诗例提及吴质,表达的都是同一层意思。正因为吴质其人一好音乐,二缘长愁致病,对于倍受疾病困扰、又正在听赏箜篌妙音声的李贺而言,自然殊易引起他的“同病相怜”和“隔世共鸣”,随之而造成了诗人对本篇内涵的重大拓进。

对吴质本事构成干扰的,是“露脚斜飞湿寒免”一句。此句想象超忽神异,不啻图状了月轮周边露水纷纷洒落的瑰奇景象,被沾湿了的玉兔使读者自然地联想到倚着桂树发愁的吴质此时正身处月宫,从而与传说中的吴刚二而为一。尽管关涉吴刚的传说要到晚唐才进入书面记载,然而在此前必然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口传阶段。李贺混同二人的身世,对他这位想象极为丰富的诗人来说,固属情有可原。就这样,诗中的“吴质”被赋予了神话人物的品格,而与桂树、寒兔一道彰显着月亮的意象。诗中暗写的明月,不止是对夜景的照应,那一轮疾速转驶、万古长新的明月,实为诗人生命忧惧感的征象,因为月亮的转动行迈,同样也是象征着时间在悄悄地逝去,这与余音不散的箜篌乐音相配合,自然使他的内心无法平静了

【喻朝刚主编《全唐诗广选新注集评》,p448】

集评:〔清〕王夫之《唐诗评选》:寄意好。不无稚子气,而神骏已千里矣。

〔清〕黄周星《唐诗快》:本咏箜篌耳,忽然说到女娲、神妪,惊天入月,变眩百怪,不可方物,真是鬼神于文。

〔清〕方世举《李长吉诗集批注》: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清〕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玩诗意,当是初弹之时,凝云满空,继之而秋雨骤作,泊乎曲终声歇,则露气已下,朗月在天,皆一时实景也。而自诗人言之,则以为凝云满空者,乃箜篌之声遏之而不流;秋雨骤至者,乃箜篌之声感之而旋应;似景似情,似虚似实。读者徒赏其琢句之奇,解者又昧其用意之巧,显然明白之辞,而反以为在可解不解之间,误矣。

〔清〕吴闿生:此二句(“女娲”二句)思想尤为奇特,盖箜篌之妙,能使石破天惊。然天本有裂痕,为女娲所补,假使天破,必仍在旧补之处也。“逗秋雨”三字,亦奇妙。又云:通体皆从神理中曲曲摹绘,出神入幽,无一字落恒人蹊径。(《唐宋诗举要》)

【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p1941】

《诚斋诗话》:诗有惊人句。杜《山水障》:“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李贺云:“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唐诗品汇》:刘云:其形容偏得于此,而于箜篌为近(“老鱼跳波”句下)。刘云:状景如画,自其所长。箜篌声碎有之,“昆山玉”颇无谓。下七字妙语,非玉箫不足以当,“石破天惊”过于绕梁遏云之上。至“教神妪”忽入鬼语。吴质懒态,月露无情。

《增定评注唐诗正声》:幽玄神怪,至此而极,妙在写出声音情态。

《唐诗快》:本咏箜篌耳,忽然说到女娲、神姬,惊天入月,变眩百怪,不可方物,真是鬼神于文。

《龙性堂诗话初集》:长吉耽奇凿空,真有“石破天惊”之妙,阿母所谓是儿不呕出心不已也。然其极作意费解处,人不能学,亦不必学。义山古体时效此调,却不能工,要非其至也。

《李长吉诗集批注》: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唐贤小三昧集》:七字可作昌谷诗评(“石破天惊”句下)。

《王间运手批唐诗选》:接突兀(“昆山玉碎”二句下)。

《唐宋诗举要》:吴云:通体皆从神理中曲曲摹绘,出神入幽,无一字落恒人蹊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923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154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775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960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976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972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93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09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59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00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52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265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876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2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0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52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51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