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领导,没有同事,没有压力,没有监督,没有进度要求,独自花费34年编辑完成了200多万字阿富汗语字典的老人;
一个每天吃饭、睡觉、打麻将,最后却能写出科幻巨著的作家;
一个中文专业的学生,后来却成为高考数学的培训名师;
一个40岁已经实现财务自由的外企高管,突然辞职奔赴国外读博深造……
这样的一部分人,他们可能是我们身边的某个人,一开始都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但在某一个瞬间,或许是因为对才华的自信,或许是因为不甘平庸,或许是因为深藏内心多年的梦想,或许是因为过腻了平淡如水的日子,“突然”决定要开启不一样的生活,最后真的实现了人生的突破。但这样的人,的确是极少数。更多的人,可能辛辛苦苦一辈子,最终依然倾向于平庸。
那么如何成为极少数优秀的人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很难确定一个系统的答案。但这本书,为大家指出了一个如何从大多数成为极少数的路径,帮助人们寻找自我发展的动力,找到人生方向,收获复利式成长,蜕变为兼具广阔视野和格局的极少数人。
本书作者李栩然,知乎大V,拥有全网矩阵粉丝百万,其公众号“栩先生”被有道云笔记和新榜评为职场技能领域“十大价值微信公众号之一”。他擅长以独特的角度、有趣的写法,为读者提供深度的思考、切实的干货,被粉丝亲切地称为学长,已创作众多具有良好口碑的热文,并被包括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有书、读者、灼见等各大公众号平台转载。
在作者的自序里,他写了两个小故事,即使是两个小故事,也足以说明作者写这本书的初衷。第一个故事,发生在我有一次回老家的时候。我带着只有几岁的小侄女去山上玩。山上有很多蝴蝶,我就给她讲了破茧成蝶的故事。没想到小侄女居然已经知道蝴蝶是毛毛虫破茧而出后变的。小侄女问我:“毛毛虫在茧里干什么呢?”我故意逗她:“它肯定是在睡懒觉。”没想到,小侄女一脸严肃地说:“不,它一定是在里面想事情。”
我问:“它会想什么呢?”小侄女说:“它一定在想怎么才能出来,在里面待着多闷、多难受啊。”
这句童真之言,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我们每个人的处境。每个人都有束缚自己的“茧”,未破之前,都过着虫一样的人生。这个茧可能是贫寒的家庭条件,是日复一日单调的生活,是父母无止境的争吵,是失败的婚姻,是毫无起色的工作,是看起来永远也买不起的房子……
在这样的茧里,如果我们睡懒觉,可能并不觉得有多难忍受,但一旦真正开始思考,就会感知到被束缚的痛苦。它困住了我们,使我们动弹不得,于是生活里就有了无数次的无可奈何、一声长叹、心有不甘、痛苦蜕变,而向往的生活似乎永远在别处。
我们怎样才有可能,在某一天破茧展翅,真正体会到天大地大、任我飞翔的美妙感觉?答案或许在第二个故事中。
几年前,我和朋友去爬一座山。石阶不算陡,但很长。爬到一半,我们发现旁边有条小路,很多人挤成一团往上走。我们随便打听了一句,才知道这是条近道,又陡又窄,但确实近了不少。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石阶,我们也跟在了抄近道的人背后。费劲地爬上山顶后,我意外得出了两个结论:第一,这虽然是条近道,但因为大家都知道,所以早就人满为患,排着队爬上去比走石阶上去可能还慢
一些;第二,近道其实很崎岖,非常不好爬,费的力气大概也不比走石阶上去少多少。
我后来想了想,大多数时候,我们在生活中听信的所谓捷径、所谓快速成功的方法,大概就是这种一点也不比老老实实走大路省力气的旁门左道。
那么,真正的捷径又在哪里呢?
更早之前,我和一位同学爬过福建境内的一座山。这座山是当地有名的景点,正常爬上去要三四个小时。不出意外,到山顶的路肯定人满为患,行进缓慢。为了能早一点爬上山看日出,同学直接带我去了后山。这是他小时候自己漫山遍野到处跑发现的一条路线。
说是路线,实际根本就没有路。天没亮,我俩打着手电,一人拎着一把砍刀就上山了,凭着同学的记忆,就那么一路砍倒拦路的荆棘枯草往上走。有好几次实在找不到上去的路,我们都以为走错了方向。直到最后翻越了好几个小山头,我们才成功地从后山爬到了峰顶,顶着一身露水,看到了日出。我们花费的时间比走普通路线快了整整两个小时。
在大自然中爬山也好,在职场和社会中攀登也好,道理都是一样的。这也是我想和每位读者分享的理念:真正的捷径,往往都隐藏在不为人知的地方。而在你真正走通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你都需要孤独地翻山越岭。真正的成长,一直需要你不断地、孤独地翻山越岭。
这个理念,对我的成长非常重要。当然,如果你只是“知道”了这样一个理念,很可能无法长期坚持下去。事实是,往往只有极少数的人才会持之以恒地自我驱动,持续成长,不断地通过总结、反思、实践,实现一次又一次的自我突破。
我们如何才能成为这样的极少数?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努力学习不少与个人能力提升、职场进阶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当然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具备更强的个体能力,有机会爬更高的山;也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更好的职场生存技巧,让我们的翻山越岭之路走得更稳。但如果只有这些知识,也是远远不够的。
互联网带来了一个极速变化的时代。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都会不时产生彷徨之感,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能走通这条山路;过程中我们也难免疲惫,不知不觉在山川之中随波逐流,美其名曰活在当下,内心深处却依然迷茫。
终身成长之路上,我们不仅需要向脚下看,让自己在山间走得更快、更稳,也需要向内看,寻找不断翻山越岭的内心动力;还需要向外看,看清崇山峻岭中真正值得追寻的美景,廓清炫人眼目的障碍;更需要向前看、向后看,感受另一种伟大的力量——时间的力量。
这也正是本书四章内容的缘起:首先,我们需要关注自我这个“点”,拥有持续的自驱力;其次,找到方向“线路”,不断精进;再次,依托平台的横向力量,以及时间的纵向力量,去慢慢获得更立体的成长;最后,我们还需要厘清对个人成长有重要影响的一些基本观念,让视野和格局不断“升维”。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希望我们都能拥有自我的确定性,不管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勇猛精进,厚积薄发,逆向突破。这条路,需要每个人自己孤独地翻山越岭
第二篇:自我与动力。
读书时会有老师,有考试,工作时会有领导,有KPI(关键绩效指标)来监督你,督促你去完成相应的学习和工作任务。但生活里、业余时我们想做的很多事情,都是没有人会来管你,监督你的。能不能做到,能不能坚持下去并做出成果,全靠自我驱动。
2012年。北京王府井大街的商务印书馆。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拎着一个厚重的包找到了商务印书馆外语辞书编辑室。接待他的是一位小编辑,问他:“您要出什么书?”老人说:“我想出一本词典。”“什么名字?”小编辑问。“《普什图语汉语词典》。”老人回答。
“没听说过啊。”小编辑摇摇头。“大概有多少字呢?”她又问。“200多万。”老人仍然淡淡地回答道。小编辑这下有点震惊了,赶忙去找编辑室主任。当商务印书馆外语辞书编辑室主任张文英赶到时,老人从包里拿出了厚厚一摞打印的文稿。后来他们才知道,这部体量巨大的“词典”,居然是在路边打印店里打印出来的。在认真翻看完“词典”后,张文英震惊了,应该说,整个商务印书馆都震惊了。
因为,这部词典根本不是什么打印的“路边货”,而是由国家层面决定、商务印书馆正式立项的“国家工程”。在商务印书馆的档案室里,他们找到了关于这部词典的记录:按照全国辞书工作会议的指示,组织编写《普什图语汉语词典》,时间是1978年。这意味着,到2012年为止,这部词典编了整整34年。编这部词典的老人叫车洪才,他当年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才42岁,在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外语系工作,正当盛年。要编的这部词典,是阿富汗的官方语言,非常冷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学习这种语言的不到100人,目前长期使用的也就30多人。但车洪才不只是要为这不到100人编词典,更重要的,是要为国家编写这部词典。
当时和车洪才一起工作的还有一个从河北文化馆抽调来的他的学生宋强民。他们乐观预计这部词典大概需要编个两三年。没想到,中间因为工作调动、人员调整等各种原因,编纂工作不断搁浅。其间,负责此项工作的领导换了一批又一批,商务印书馆也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没人记得当年曾有这么一个编纂词典的计划。
唯一没有忘的,就是车洪才。
已经退休的他,选择继续编纂词典。等到词典真正编完,车洪才已年近八旬,而他的助手和学生宋强民则在2000年就去世了。2012年4月,去商务印书馆的那天,是车洪才30多年来头一次去。
他洗好了头,穿上一件棕色的皮夹克,就像是去交一份昨天才布置、今天就完成的工作一样。但没有人知道,这一天,他已经等了30多年。
当年,这个故事曾经让我热泪盈眶。
后来,每当我没有动力,缺乏意志的时候,我都会去看一遍车洪才的故事。
34年前,国家曾经交给他一个“光荣的任务”。但后来,国家都忘了还有这么一个任务,唯有他自己一直没有忘记。没有领导,没有同事,没有压力,没有监督,没有进度要求,也没有最后期限,没有别的原因,也不需要任何理由,他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下去,自己决定要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完成。
这就是自我驱动的力量,也是内心责任和渴望的力量。
这种动力,用一句很流行的话来说就是:说出去的话,砸在地上都得有声响。
但我更倾向于认为,拥有这种动力的人,很多时候即使不把话说出来,藏在心底,很多年后,你也会发现他居然真的做到了他当年想要做的事情。这种人,就是传说中的“狠人”啊。这种狠,不是说话做事凶神恶煞,而是只要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说的话),无论如何,也要做到。
什么是自我驱动,说白了,就是有一种自己跟自己较狠劲的精神。想要和得到,中间还有两个字,那就是——做到。你只有做到了,才能得到。不要对没做过的事情说没意义。
自我驱动,是一种比意志力更本质的东西。它几乎是人的成长逻辑里最底层的心法和思维。这种心法,在心理学里有一个专有名词,叫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Effect)。你内心相信和坚持的东西,终会引领你走到你想去的地方。
罗振宇在一次跨年演讲里说,“我们知道,‘躺赢’的时代再也没有了。未来的每一年每一天,都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过去我们把这种突然的变化叫作‘黑天鹅事件’,而现在黑天鹅都快成家禽了”。
面对社会趋势的巨大不确定性,最佳的策略就是保持自己的确定性。不管外部怎么变,自己坚持的东西从来不变。这就需要克服外部环境的影响,克服内心的犹豫、懈怠、彷徨和焦虑。无论外界如何变化,拥有自驱力的人,最后都会去遵从内心,即使面对再急剧变化的状况,再难的困境,也会默默咬着牙,踽踽前行。做一个这样的人,是充实的,是幸福的,也是永远不会焦虑的
第三篇:自律,围绕目标的自我约束。
我们对“自律”这两个字有着一种天然的好感,如果一个人被贴上“自律”的标签,那这个人无疑是优秀的。自律可能是无论寒暑坚持早起锻炼身体,无论多累一年如一日地坚持每天学习完成作业。还可能是制定一个事无巨细的计划,严格按照计划要求自己,标准化地安排工作和生活。而这本书里,作者对自律的解释又提升了一个高度——以目标为导向,是围绕目标的自我约束。
印度电影的代言人阿米尔·汗,原本是个标准的运动型男,即使年近五十岁了也照样在荧幕上演绎二三十岁的年轻角色。但是为了演好《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他毅然决定增肥到97公斤,体脂率达到惊人的38%。而一般成年男性正常的体脂率为15%~18%。也就是说,他的体脂率已经是正常值的两倍多了。
50岁的阿米尔·汗低头看了看自己异常臃肿的身材,非常不满意。他决定开始减肥。他对身边的人说:“希望你们再也看不到我的这副模样了。”不过,很多人根本不相信这句话。他们看到他的第一眼就觉得:这个人完蛋了,他永远也不可能瘦下来。
但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奇迹真的发生了。当他健身进行到第四个月时,一天,他的妻子来健身房看他。他告诉妻子:“我现在的体脂率降到了18%。”他的妻子一边说着“不可能”一边摇头,觉得眼前的景象简直难以置信。接下来,更不可能的事情发生了。一个月后,他照例在运动后测量体脂率。这次,仪器上显示的数字让每个人都兴奋不已——9.67%!要知道,职业运动员的平均体脂率是10%~11%。他的体脂率甚至低于职业运动员的平均水平。
他只用了短短五个月的时间减肥几十斤,从一个将近200斤的大胖子变成了一个“健美运动员”,让自己的体脂率达到9.67%,整个人也看起来年轻了整整20岁。阿米尔·汗的这段经历,不管放在哪里,都算得上教科书式的自律故事。
不过,在作者看来,这并不是阿米尔·汗最让人佩服之处。恰恰相反,他最值得敬佩的地方,反而是他在此之前变胖的故事。变胖的阿米尔·汗,才真正体现了一个人自律的极致。
因为阿米尔·汗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标准的运动型男,年轻的时候还曾经蝉联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网球联赛的少年组冠军。所以,当他决定让自己变成一个胖子的时候,他一度非常纠结。但因为他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喜欢《摔跤吧!爸爸》的剧本,他必须现在就把它拍出来。于是他毅然决定增肥。
可能有人会觉得,增肥有什么难的,而且这算什么自律呢?毕竟“年纪大了什么都不容易,就是容易胖”。吃吃,喝喝,睡睡,很快就会“自然肥”了。真实的情况是,增肥真的很难。吃吃,喝喝,睡睡,看起来当然很简单,但增肥的实际过程却远远不像想象的这么轻松。阿米尔·汗自己就说,吃吃喝喝很爽,但也很不舒服。因为人在增肥之后,“连呼吸都不一样了。人的肢体语言会发生改变,走路、坐下、站立,所有动作都会变样,一切都变了”。也就是说,你整个人都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他的增肥过程,绝不只是吃吃喝喝,他同时进行了大量的增肌锻炼和摔跤锻炼,这样才能保证他在减肥之后能够恢复良好的体形。整个过程非常辛苦,艰难程度完全不亚于减肥过程。让自己变成完全不同的另一个人,而且是一个身体状态很不舒服的人,这怎么可能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我们很多人看来自律就是要自我约束,要改掉不好的习惯。但这其实是自律的表象,只是自律的表现方式。一个真正自律的人会意识到:有时候“好的习惯”“不好的习惯”都是相对的。
对于要扮演年轻角色的阿米尔·汗而言,保持良好的身材是自律的体现。但对于要饰演年老发福角色的阿米尔·汗来说,坚持变胖才是最自律的一件事情。从阿米尔·汗的故事我们可以得出:关于自律, 我们要了解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别的,而是“目标”。自律不应该是无谓的自我约束,而应该是围绕目标所做的自我约束。没有目标,每天锻炼,早睡早起,注意饮食等等,这些也只能算养生,而谈不上真正的自律。
阿米尔·汗压根不会“在每件事情上做到自律”,他做的是:选择那些对目标最为重要的事情,然后在这些事情上建立惯性,实现极度自律。
当我们谈自律的时候,不少人可能第一反应就是:制订一个事无巨细的计划,然后严格按照这个计划要求自己,标准化地安排工作和生活。实际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始终需要专注做最重要的事情。在每件事情上都苛求自律,不仅没有必要,也根本做不到。这种做法或许可以算“苦行”,但不是真正值得提倡的自律。
字典对“自律”一般的解释是“遵循法度,自加约束”。要注意的是,这个“自加约束”并不是自动的事,而是一件需要自驱的事。要实现自驱,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如果把人比作一辆行驶的车,车子要保持有规律的行驶,从车子自身这个内部系统来看,需要几个基础条件:目标与方向、行驶速度、良好的车况。对应到人身上,要坚持有规律的行动,也就需要目标与动机、惯性、身体与精神状况这几个要素。
第一,良好的身体与精神状况是自律的保障
一说到自律,很多人往往会想到在健身房挥汗如雨的画面。规律的饮食、睡眠、锻炼,这些确实非常重要。但前提是我们要清楚,这些行为并不等于自律,而是一个人在生活中实现自律的保障。
第二,惯性是自律的重要法宝
在传统的观点中,自律最难的一点,就是要去改变固有的习惯。人们会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告诉你怎么才能改变暴饮暴食的习惯,改变贪吃嗜睡的习惯,甚至改变纵欲的习惯。对此,作者的看法不太一样。既然习惯的力量如此强大,我们为什么非要去选择对抗呢?
更好的方法是另起炉灶,养成一个新的自律的习惯。运用“惯性”这一法宝的关键在于,一定要学会用新的习惯去覆盖旧的习惯。而这些新习惯的养成,离不开第三个关键因素——动机。
第三,目标与动机才是自律最根本的动力
没有动机支撑的自律都是不会持久的。即使像阿米尔·汗这么自律的人,也害怕失去动机后自己坚持不下去。
以下是影响力比较大,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十种底层动机:
第一种:内心深处的极度渴望。
第二种:强烈的情绪爆发。
第三种:郑重其事的仪式感。
第四种:有特殊意义的人、物、事。
第五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和担当。
第六种:异乎寻常的大震撼。
第七种:压力倒逼、物质激励和正向反馈。
第八种:负能量。
第九种:发自内心的热爱与兴趣。
第十种:思维体系的整合。
只有把习惯和你最深层次的动机结合起来,才能够把“自律”运用到更重要的事情上。自律要从小事小节中来,但当你进入更高层次的自律,建立大自律后,是可以忽略小自律的。总的来说,能够帮助你建立自律最好的方法,就是三个字:干大事!
习惯的东西最怕没有反馈,人们坚持了半天好像没什么变化,也就不想坚持了。当你定下了干大事的目标,就可以让日常习惯的每一点都变成向着目标前进的一小步。只有这样,才能赋予日常习惯更大的意义。
第四篇:求索,永远给自己时间和空间。
有一次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在哈佛演讲。他向所有哈佛的年轻学生提出了三个忠告。第一,取得成就的时候,不要忘记前人。第二,在你们未来的人生中,做一个慷慨大方的人。第三,当你开始生活的新阶段时,请跟随你的爱好。如果你没有爱好,就去找,找不到就不罢休。生命太短暂,所以不能空手走过,你必须对某样东西倾注你的深情。
他说第三个忠告的时候,特别真诚,因为他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他在20多岁的时候,超级一根筋,目标就是非成为物理学家不可。本科毕业后,他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又待了8年,读完了研究生,做完了博士后,然后去贝尔实验室待了9年。在这些年中,他关注的中心和职业上的全部乐趣,都来自物理学。
在说完这三个忠告后,他又加了一段话:“我还有最后一个忠告,兴趣爱好固然重要,但是你不应该只考虑兴趣爱好。当你白发苍苍、垂垂老矣、回首人生时,你需要为自己做过的事感到自豪。物质生活和你满足的占有欲,都不会让你自豪。只有那些受你影响、被你改变过的人和事,才会让你自豪。”
朱棣文的这段话引起了我长久的思考,正好最近我身边一个朋友做了一个重大选择,我深受触动。老克已经很久没有跟我联系了。没想到再见面,他直接放了大招。金融行业,40多岁,外企高管,有车有房,财务自由的他,居然辞职
了。
辞职的原因很简单,他觉得到他这个年纪,应该好好思考到底应该找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干一辈子了。老克是一个活在时间前面的人,总是能把很多问题提前想得很明白。为了这个简单的原因,他已经琢磨好几年了。
他的前半生,按照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努力拼搏了很多年。金融,投资,精英,名利场,上级下属,职场内耗……他终于腻了,烦了,觉得没意思了。于是,他花了接近一年的时间,申请上了国外一所大学的博士。学的专业,是他一直很喜欢,但之前没有机会钻研的。他准备先把专业研究得更透彻,将来再看看是留校还是继续深造。
我跟他聊完后,只有一个想法:什么时候,我也能跳出“考核”“赚钱”之类的低级趣味,像他那样去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
我估计很多人,都有和我一样的思维误区。那就是,总觉得真正喜欢的东西,非得等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才能去追求。包括老克也是这样。年轻的时候,先按照大众思维,按照世俗标准,追求那些很基本的东西。等到有了一定基础,再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做选择,继续往前走。
事实上,这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这也是我和老克交流时,他的一个重要观点:他原本可以更早一点去思考筹划40岁之后自己该干什么。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有困惑。年轻的时候说“不知道干什么”,往往是指不知道干什么才能挣大钱,干什么才能取得世俗成功。到了中年说“不知道干什么”,往往是指不知道怎么才能让剩余的人生不畏惧,不焦虑,不后悔,不遗憾。
芸芸众生,要么不知不觉,要么先知先觉。先知先觉者,不仅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更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懂得进退取舍,什么时候该拼一把,什么时候该战略性放弃。不知不觉者,总是被生活和潮流推着走,得过且过,浑浑噩噩,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更没有向着内心真正渴望前进的行动。所以,一定要早一点去想。思考这辈子到底该对什么东西倾注深情,自己又能在什么事情上真正实现价值,人生短暂,你究竟能改变和影响什么。
这样的思考不是一朝一夕,一晚上想到激动万分就可以了,它需要时间的积淀。你可以把它放在潜意识里去,没事的时候就琢磨。很可能突然有一天机缘巧合,你就想通透了,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了。相信我,想要干一辈子的事情,不可能想一天、一个月就能决定。
很可能你10多岁的时候还想着要当一家饭店的老板,所以努力擦桌子,端盘子。结果20多岁,你突然想明白了,就跑去说相声了。不怕暂时想不明白,就怕什么都不想,或者今天想了明天就忘。然后过了四十不惑,奔着年过半百去了,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到现在还没有想明白要干什么,这才是真正的悲哀。
我把这种值得自己倾注深情去干一辈子的事情,分为三类。
1.追随内心的真正喜好
这就像是挑选伴侣。想象一下,你想要和这个人过一辈子,能不能容忍其所有缺点,发现所有生活的闪光点,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要坚持下去?工作也一样。这样愿意倾注一生的事情,一定是无论有多少艰难险阻,遇到多少困难,都不会轻易放弃的。
2.让擅长的事情成就自己
美团的王兴曾经讲过,他本科时有幸在清华听过不少牛人的讲座。对他影响最大的是2001年4月19日,哈贝马斯的访问演讲,清华法学院挤得水泄不通,他费尽力气挤了进去。在听完之后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要浪费时间去听那些你根本不懂的东西,不管对方名声多大。
人生同样如此,不要去走那些你根本不可能擅长的路,哪怕这条路看起来光鲜亮丽。关于如何找到自己擅长的事情,另一位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曾经下过一个定义:一件事情,你只要花一点力气就做得比别人好,那就是值得喜欢去做的事。
就像物理,很多人死活读不进去,但无论是丁肇中还是朱棣文,都学得很深。他们觉得物理很简单,他们一开始就不用费太大力气,上学时物理和数学常常考满分。
3.选择随着时间自然增益的事情
一定要去选择那些随着时间推移会自然增益的事情,因为所有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你今天干这个或者干那个,都是一样的要工作,要做事。有些事情,你干10年还是一样。有些事情,只要稍微用点心,每干一年都有一年的进步。10年过去了,有些人在原地踏步,而你则很可能成了某个领域的专家。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每个人都在从事一件自己真心喜欢或者擅长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他们所做的事情,虽然看起来很枯燥,但恰恰是随着时间变化会不断精进的。里面每一个人,补漆的、修表的、临摹画的,干到最后,都成了这个领域代表全国最高水平的专家。成为那个有影响力的人,这才是真正值得从事一生的事业。
发现自己真正价值的最好方式,大概就是在本职工作之外,永远给自己一些独立的空间和时间,尝试不同的可能。8小时以内是为本职工作,8小时之外才是为自己工作。因为不敢尝试,不愿跳出舒适圈,而满足于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最后勉强在一家公司混日子,才是对人生最大的辜负。
第五篇:时间可能是你逆袭成长的唯一资本!
个人成长中,最怕的就是光使用不培养,让他天天忙到没有时间充电,没有时间调整,没有时间思考,那么再好的基础、再优秀的底子,都可能在几年后被掏空,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可能。作者将这方面的思考,总结成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需要空闲时间?
美国畅销书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用了一年的时间去体验底层生活,然后写了一本书——《我在底层的生活》。在书里,她发现了一个无解的死循环。
1.钱不够,得住在偏远的地方来节省房租。住在偏远地方,所以得把大量时间花在路上。
2.花费很多时间在路上,用于提升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
3.为了应付上涨的房租和生活成本,得承担更多的小时工作或者兼职。
4.因为花了太多时间做各种劳苦的工作,她渐渐成为一台工作机器,无力去学习、提升自己,每天只是重复做同样的工作。
5.然后,换一个地方,进入下一个循环。
上面所有的真实经历,都揭示了一个隐藏得很深的真相:没有钱,只能叫穷;没有时间,才是真正陷入“困境”。当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能被单调重复的生活和工作填满的时候,甚至连身心都会麻木。你能告诉我,你究竟是生活了这么多年,还是只是过了一年,然后重复了N遍?
因而我们需要空闲的时间。空闲的时间,不仅仅意味着休息和娱乐,更意味着沉淀与调整。
第二个问题:什么占据了我们的时间?
1.空虚
因为我们害怕空虚,所以才会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很满。上班路上、地铁里、下班后、中午休息,每一段时间我们都恨不得用各种方式把它填满,甚至睡觉前还要看一段直播,玩一把游戏。因为,一旦闲下来,我们就真的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了。
为了帮助我们填满空虚,所有的内容生产商也是拼尽全力,写越来越有噱头的文章,制作越来越奇葩的综艺节目,设计越来越让人“爽”的游戏,牢牢霸占你的所有业余时间。
2.失控
过了点才吃饭,工作拖到周末才想起来要加班,深夜即使是对着无聊的电视换台,刷微信,点开一段弱智到爆的网页游戏试玩,也不愿意睡觉,然后第二天一直睡到下午……
比失控的生活更严重的是情绪失控,一旦心情不好,原本决定的所有事项都可以不干,整个周末都能抱着平板电脑在“治愈”的由头下,任由时间流逝。这种不规律的生活和情绪,会让你失去对时间的感知。你的生活很满,但几年后可能会发现,满得毫无回忆。
3.惯性
和前面两种情形相比,惯性往往隐藏很深,因为你没有空虚,也没有失控,只是习惯让自己这么忙,好像只有这样,你才会保持你现在所拥有的东西,才不会被社会的进步抛在身后。说白了,这不过是随波逐流,用忙碌换取心安而已。或者就像雷军说的:“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第三个问题:如何释放自己的空闲时间?
所有没有空闲时间的现象和原因,总结一下,就是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太满”。无论什么原因,总之,你现在的时间已经排得太满了,除了忙碌什么也做不了。另一个是“太乱”。你有时间,但因为杂乱无章而变得无法好好利用,这些空闲时间就像薛定谔的猫,难以把握。
让我们重新发现和释放自己空闲时间的法则也是两条。
1.如果你的时间“太满”,那就在时间增量上想办法。
比如,压缩其他可以压缩的时间。但这种方法终究只是治标不治本,真正能解决的方法就是给自己的工作生活“踩刹车”。给自己定下目标,再忙再累,也要固定看书和学习,定期输出思考的产物。
2.如果你的时间“太乱”,那就在时间的存量上想办法。
比如,重建规律的生活。一谈到规律的生活,很多人都觉得知易行难。习惯于对自己放纵不管后,突然有一天想要改变自己谈何容易。所以,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独门方法,叫“用意志力去启动,让习惯来保持”。拆解来说,就是用你全部的意志力,让自己从某一天起下定决心改变之前混乱的生活。
每天固定什么时间做什么,几周或者几月后,就可以在你的大脑里建立新的神经连接,成为日后不动脑筋就能去做的行为。一旦你尝试整理自己的生活,让时间变得有序,就会发现,你其实拥有很多的空闲时间。
说了这么多,那时间到底是什么?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时间就是他们年轻时唯一可以拥有的资本。没错,时间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极其重要的资本。但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时间资本正在被“诈骗”。时间诈骗,是作者组合的一个新词。以占用他人时间为目的进行虚假炒作等行为,对他人造成时间损失的,就属于时间诈骗。
怎样保护好我们自己的时间?
比如,你可以规定自己每天的娱乐时间段;粗暴一点的话,你甚至可以关闭自己的朋友圈,卸载手机上的游戏和短视频软件……最根本的,你要不断让自己认识到时间的价值。当某一天你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时间比纯粹的金钱更宝贵时,自然会想尽一切办法守护自己的时间。
时间这种资本的两个特点。
第一,时间一定会产生巨大的复利。在大学里,有人整天学习,有人整天玩游戏;有人早早地开始实习,有人看着直播,打赏女主播;也有人不停谈恋爱,换男女朋友比换衣服还快。这4年里,其实你看不出大家的生活有太大的区别。但毕业5年的时候,跑在前面的人就已经很显眼了。毕业10年,每个人的生活境遇千差万别。毕业20年再回过头看,你会发现大家过的完全是不同的人生。这里说的不同,不是财富、地位这些世俗意义的不同,而是整个人生状态的不同。
这些不同固然也与天赋、资源等因素有关,但最根本的决定因素就是时间。你的时间花在哪儿,你的果就会长在哪儿。所谓凡夫畏果,菩萨畏因,最应该畏惧与珍惜的,就是时间这个因。
第二,时间是会贬值的,时间的“通货膨胀”速度同样非常惊人。20岁的时间、30岁的时间、40岁的时间,价值是不一样的,甚至可以说有天壤之别。20岁时,你可以花大把时间去学习新的知识技能,积累新的资源。30岁、40岁时,大部分人不仅不可能拥有同样的大块时间,就算你拥有了同样多的时间资本——如果你还去从头做20岁时就应该做的事——也不可能获得同样的资本回报。已经浪费的,就是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就像阳光一样永远无法挽回,但无论如何,你醒来的今天,永远是你接下来人生的第一天
第六篇:进阶,职场零差评生存指南。
在网上买东西,店家都非常注重客户评价。原因很简单,好口碑才能带来更大的销量。在职场上同样如此,一个各方评价都很差的人或许能在某段时间走得快,但往往走不远。那些零差评的人,大部分都顺风顺水。希望这份“职场零差评生存指南”能给你一些启发,助你成为零差评、会进步的职场人。
一、职场零差评,不是为了成为老好人
职场是利益共同体,或者说事业共同体。我们的目标是取得更好的发展。所以,职场零差评,是让你的领导、同事、客户认可你的能力和人品,在重要的事情上敢托付于你或者与你合作。只有这样,你才有机会获得进一步的职业发展。
二、职场是一个组织
在任何组织里获得好评,重要的是三方面:和事情打好交道,和人打好交道,管理好自己的定位。职场生存同样如此。所以接下来的内容也会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
三、职场如战场,能够打胜仗是第一位的
办事靠谱永远是获得好评的前提。有人说,靠谱就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其实这讲的是流程层面。在职场上,“办事靠谱”还需要你拿出结果。结果包括两点:把事办对,把事办成。
需要你判断该怎么办的事情,你能做出正确的方向判断并且去执行,叫把事办对。在这个正确的方向上按照要求完成,并且让相关利益方都认可事情顺利完成了,才叫把事办成。
方向错了,成果越大,坑越深;事办不成,和同事关系再铁也会生锈。所以,与其每个周末都忙着和同事聚会搞关系,不如先好好琢磨琢磨:你岗位上的事,怎么才叫办对,怎么才叫办成。如果暂时没有太多机会办事,那就去证明自己的潜力。
四、不一定每件事都能办成,但一定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
领导和同事交待的事,不一定每件都要办。但决定要办的事,就要多上心。能力当然很重要,但我们大部分时候判断一个人,都更看重他的态度。如果你事事不耐烦,谁都不会主动来招惹你,也没有人会把重要的事情托付给你。
这里还有两个值得注意的点:首先,每个人的职场能力都不是天生的,态度本身就会影响你未来的能力。一件全新的事交到手上,不管是谁都可能会蒙掉,也都可能处理不当。一般这时候,领导和同事都不会怪你。但同样的事情做过几遍,有人就会轻车熟路,有人照样冒冒失失。大部分时候这都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其次,更重要的是,如果你对某件事情很不上心,别人除了觉得你态度不好以外,还会认为你是对这件事情不满,或者对布置这件事情的领导或同事不满。这两个不满,都会被归结为一个不满:对领导和同事不满。除非这种不满是你的“策略”,否则永远不要让别人这样以为。
五、办事不顺,要驾驭好自己的情绪,办事顺利同样如此
逆境下能掌握好自己的情绪不容易,其实,在顺境下能控制住情绪的边界也不容易。逆境下吐吐槽甚至骂骂娘都可以理解,顺境下高兴高兴也是人之常情,但不管什么时候都千万不能失控。
情绪有个特点,只要你失控一次,别人就会在心里默默地把你标记为“情绪不稳定”的人,始终和你保持距离。你甚至可能永远都发现不了。相比较而言,因为逆境而崩溃大哭,或者对第三方进行人身攻击,可能还会有人同情或容忍你;但如果你高兴过头,各种炫耀,那你高兴的日子可能也快到头了。人们可能容忍失控的弱者,但只会厌恶失控的强者。
六、和人打交道,必须先掌握足够的信息
如果你对周围的环境都不熟悉,职场对你就像一座黑暗森林,哪天做错了事,被别人给了差评,你自己可能会浑然不觉。不需要刻意钻营,但公司内外那些重要的隐性规则要遵循,一些关键的人物分别是什么背景,这类信息你多少要有些了解。主要是要有这个意识,具体的办法不难。比如在一家公司里,总有人消息灵通,经常能带来各种八卦,和他们走近一些,你就会知道很多有价值的资讯。微博上的八卦没必要关心,但公司和行业的八卦不妨多知道一点。
七、对信息,要宽进严出
一方面要输入足够多的信息,另一方面更要严控输出,做一个口风紧的人。很多时候,信息就是权力,所以很多人喜欢有意无意地炫耀自己掌握的信息,比如把别人私下分享给自己的心事透露给他人,比如透露只有少数人被允许知道的公司秘密。其实这种行为是很蠢的。信息不仅仅是权力,还是伴随着权力而来的信任。你违反约定或要求透露信息,就意味着失去信任。和情绪失控一样,这种行为有一次,你就会被列入失信名单。
八、永远不要吝惜对别人的夸奖
对一个人的“评价”本身也是一个重要信息,你想获得一个好信息,就先给别人一个好信息:想让自己获得好评,就先给别人好评。每个人都喜欢被夸奖。我们说一个人爱拍马屁,那是因为他的话恶心、虚假,不管是被夸者还是第三方都听不下去。真诚而精准的夸奖,是对一个人最好的奖励。给别人好评,不仅仅是因为别人会回报你,更是因为一个看事物总会先看到优点的人,往往是积极乐观的人。积极乐观的人谁都喜欢。与此同时,不要总传递负能量。特别是不要在背后说人坏话。坏话传千里,消息总会进入对方的耳朵。
九、记住朋友圈不是“朋友”圈,而是社交圈
管理好自己的定位,首先要知道自己是职场人,要有一个稳定的人设。业余时间你爱去蹦迪就蹦迪,爱去旅游就旅游,但没必要都发朋友圈让你的领导和同事知道。当然,朋友圈只是一个例子,这里真正想说的是,职场如战场,你的领导和同事是你的战友,但不是你的朋友。只要他们知道你做事靠谱、为人可信就行,在此基础上了解点你的爱好与兴趣也不错。但是,有可能影响他们对你职场能力判断的私人信息,比如你伤春悲秋的个人情绪,你在家庭和感情中遇到的困扰,就和你的爱人、家人、朋友去说吧,没有必要把自己完全暴露在外人面前。
在这个前提下,也要让大家对你的能力、为人、习惯有一个预期。管理不好预期,原本给你好评的人可能反过来给你差评。最容易理解的一个例子就是喝酒,如果你决定在饭桌上不喝酒,那就从第一次开始就不喝,一开始就不喝,最多被人开玩笑说几句,但一开始喝后来却不喝,别人只会觉得你不给他面子。
十、管理好自己的定位,也意味着要管理好自己的外在形象,做到干净、精神、从俗即可
成功的政治家、企业家,有长得不好看的,但没有不干净整洁、神采奕奕的。周鸿祎打盹被雷军盯着,特朗普的头发在风中凌乱,这种场景发生的频率其实是很低的。大部分时候,靠谱的人一看就让人觉得精力旺盛、值得信任。
从众很重要,特别是对爱打扮的女生来说。在一家气氛活泼的游戏公司,你穿着cosplay(角色扮演)的衣服去上班也没人管,但如果你在一家员工年龄平均比较大的公司,就不妨打扮得保守点。人们习惯从一个人的外表和穿着去评价一个人,如果你显得太另类,他们就会把你当异类。他们欣赏不了你的美,把你的美放到下班之后再展示吧,没有必要给他们看。
最后,有必要再次强调:争取职场零差评,是为了让自己的路更宽,以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而不是为了当老好人。一个淘宝店家会非常看重客户的评价,但对故意胡搅蛮缠的人也很可能怼上一顿。职场上要把事办好,要把战友搞得多多的。但有时候,你也难免得罪一些人,这没有任何问题。唯一需要记住的是,可以结公怨,不要结私仇。其实,敢得罪那些该得罪的人,你的领导和客户才会更加欣赏你。而他们,才是对你的职业生涯最重要的人。
第七篇:不断反思、领悟、整理才能形成自己的大格局。
第一次读刘慈欣《三体》的人,如果完整看完三部曲,最震撼的估计不是外星人的存在,也不是人类如何绝地反击。而是人类费尽力气挣扎,结果却被一张“小纸片”将整个太阳系二维化了。这就是“降维打击”。降维打击的残酷在现实里也得到了很多实际的印证。
在商业上,让康师傅销量下降的,不是另一家方便面品牌,而是外卖;腾讯要对付一家很有潜力的创业公司,根本不用费尽心力地去竞争,而是直接出钱收购,如果它拒绝被收购,就出钱收购它的竞争对手。
在学习上,小学里很难的奥数题,放到中学,就可能变成非常简单的函数题;中学阶段非常难的几何题,用高等数学里的那些数学工具,可以很简单就解出来。之前看过一个段子,一个大学教授做高中数学题,忘了非常重要的公式,于是他重新用大学里的理论推导出了那个公式。
在人生的成长中,其实也一样。当你的眼界、思维、经验以及信息、人脉等都和别人拉开非常大的差距的时候,面对同样的事情、同样的问题,你们处理的方式以及最后的结果,完全无法同日而语。而格局就是前面说的那些眼界、思维、经验等综合起来的一整套东西。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格局大的人对格局小的人,就是一种“降维打击”。
当你从小格局走向大格局,当年那些困扰你的很多看似完全无法摆脱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比如,家境问题、自卑问题、感情问题、收入问题、职业发展问题等。当你打开了自己的世界,提升了自己的思维眼界,相对于过去的你,也是一种“降维打击”。这才是一个人越来越强大的“终极密码”。
那么,我们该如何提升格局呢?
第一,要读万卷书
真正能提升一个人格局的书,有以下几类。(1)知识类的书。我们从小到大的课本里教的内容百分之八九十都是知识。这些知识,就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产物,你学习知识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拓展认识世界的过程。(2)技能类的书。工作以后,大家读的更多的书,都是这些方面的书,如编程和职业技能提升,这些大部分是人们社会生活的经验积累。学习这些,相当于直接吸收了别人的“内力”。(3)思维类的书。除了传统的哲学和心理学图书,如一些介绍提升思维能力的图书,社会、历史、政治类图书,也可以帮助大家学习一些思考方法。(4)审美类的书。审美是人类的一种高级认识活动,很多书看起来没用,但能帮助我们提高文学素养,塑造我们的三观,如诗词歌赋、文学艺术类图书。读书很重要,但真正能帮助人们提升格局的书,其实就是知识类、思想类的书。
第二,要行万里路
所谓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并不是一句押韵的口号,而是有逻辑支撑的。给人的启发始终是间接的。经验也好,思想也罢,从学习到掌握再到指导实践,往往需要一个过程。能加快这个过程的最好的途径,就是去经历。
人生的很多成长都是由经历带来的,比如,有人从小就去过很多地方,所以眼界比较广;比如有人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所以心理承受能力很强等。一个人要扩大格局,首先要清除内心对安定的追求,能够敢于走出舒适区,去见那些未曾见过的风土人情,去经历未曾经历的人生。当然这样的经历,并不是简单的“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式的旅游。行万里路,目的很重要,就是要去“见”,不要去“秀”。
第三,要阅人无数
人到了一定年龄要学会独处,因为已经千帆过尽,什么都见识过了,所以返璞归真。一个格局大的人一定有开放的思维,能够兼收并蓄地看待截然相反的两个结论,能思考为什么会产生分歧,分歧的本质是什么。人不能轻易下结论,并固守结论,什么也听不进去。好人、坏人、牛人、俗人、庸人、垃圾人……事实上,你见的人越多,也就越明白,这个世界本就是多姿多样的,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很多问题都是观念问题、文化传统问题或习惯问题,而不是是非对错的问题。你见的人越多,看问题的角度可能就越灵活,而不是被限定在一个视角里跳不出来,还坚定不移地认为自己的想法就是对的。
阅人无数,还隐含一个问题,那就是到底什么样的人,才值得交往?人生短暂,一定要把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作者认为交友之策分为四种。
上策交志同道合者。这样的人可以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共同进步。
中策交志同道不合者。虽然你在职场打拼,他在学校苦苦求学,但大家的追求和价值观是一致的。这样的朋友哪怕多年未见,见面也会非常亲切。
下策交道同志不合者。也就是你的同学、你的同事、你的邻居等,他们不用特别努力就会定期出现在你的身边,所以虽然很多方面不一致,但你们还是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一起走一段路。
不交那些道不同志不合的人。你不安于现状,希望改变,特别希望有人能给你鼓励,也有很多人得过且过,耽于安逸,希望这辈子就这样简简单单、平平淡淡。当他们看到你想要去大城市工作或者跳槽时,就立马泼冷水,告诉你如何如何才好。这样的人,点头之交即可,哪怕机缘巧合你们成了同桌、上下铺、上下级,都万万不要深交。
第四,高人指路
在你还很弱小的时候,遇到的那些“厉害的人”,会对你的人生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所以为什么读书时遇到的一个好老师,学技能时遇到的一个好教练,初入职场时遇到的一个好领导,都会让一个人受益终身。因为对那时候的你而言,老师、教练、领导,就是你在那个阶段遇到的“高人”。
得遇高人需要机缘巧合,最重要的,大概就是你的潜力、人品和毅力了。要么让他们看到了你能成就事业的潜力,要么让他们欣赏你的人品,又或者你凭借锲而不舍的毅力打动他们。
在没有遇到高人之前,最重要的就是先做好自己。你想要得到贵人相助,至少也要先变成那个值得贵人看一眼的人。
从格局的角度来讲,这些话可能都不如一句话,即一朝顿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指路,高人指路不如一朝顿悟。
什么是顿悟?就是突然想明白了。人在开悟之前,一定会经过无数次考验、纠结和痛苦。所谓的开悟,其实就是在经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高人指路”的过程中,从未停止积累和思考。
人到了一个点之后,一下子就想明白了。可到底该想明白什么呢?作者的回答是因、果、度。
所谓因,就是我从哪里来?这个世界为什么是这样?他人为什么成功?我为什么会失败?我怎么就到了现在这一步?
所谓果,就是我要到哪里去?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到什么程度我才会满足?
所谓度,就是我要用什么手段去实现目标?我的原则是什么?底线是什么?一个人最怕的是,人生早已设限,却不自知。
每一次总结和反思,只要足够深刻,足够深入骨髓,乃至触及灵魂和价值观,都可以是一次浴火重生。在真正的“悟”之前,一定要经历很多阶段的准备与努力。当你完成了前面所有阶段的学习和行动时,到了这个阶段,就会实现思想上的大
突破,突然融会贯通,豁然开朗。这种大突破带来的,一定是格局的提升。所谓的“想明白”或者“一朝顿悟”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也应持续进化。突破之后还可以再突破。
只要保持开放的心胸,践行永续成长和终身学习理念,不故步自封,就一定会经历不断否定自己的过程。对过去的自己的每一次否定,都是一次顿悟后的突破。
用这种大格局,将你的目标、手段、思维等全部整合起来,你在生活中前行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
每个人都有束缚自己的“茧”,未破之前,都过着虫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