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师的使命和担当2021-12-04

新时代教师的使命和担当

读《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有感

沂源县南鲁山镇中心小学   张涛

本文是陶行知先生100年前写给家妹陶文渼的,是一封家书。从家书中既可以看到“家长里短”又可以看到“家国情怀”。信中先生以“知行”自称,此时先生的名字还是陶知行,先生还没有从“知行合一”跨越到“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思想体系之中。

先生说:“我们生在此时,有一定的使命。这使命就是运用我们全副精神,来挽回国家厄运,并创造一个可以安居乐业的社会交与后代,这是我们对于千万年来祖宗先烈的责任,也是我们对于亿万年后子子孙孙的责任。”承前是责任,启后是使命。

100年前先生面对贫困落后的旧中国,他的使命是:“全副精神,挽回国家厄运,创造一个可以安居乐业的社会交与后代”,我们用100年的时间圆了先生的梦想。同样100年后,新时代面对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我们的使命又是什么呢?

刚刚,山东省委要求党员干部坚决防止“六种不良倾向,践行“严真细实快”。省委为何要要求党员干部这么做呢?必定是在新时代党员干部出现了如此问题。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我们更要以此为戒,改变工作作风,在工作中勇于担当、勇于作为。我认为这就是作为党员的担当使命。

新时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该如何应对挑战和变化,如何面对新的教育教学问题,担当起筑梦育人的崇高使命?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视野、胸怀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作为“九个坚持”之一,突出了教师的重要性;要求教师肩负起“三传播”“三塑造”的时代重任,将教师地位和作用提高到新的高度;提出“人民教师无上光荣”,对教师、教育和全党全社会提出更高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教师的重要性,突出了教师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担当。

100年前国民希望通过教育改变国家的期望无比强烈,所以才有了像马相伯、陶行知、晏阳初等等一系列的平民教育家,通过平民教育改变了旧中国。100年后,新时期国家正处在高速转型的时代,对教育的渴望达到了历史顶峰,国家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有健康体魄、有健全人格、有理想信念、有爱国情怀、有奉献祖国、有创新思维、有人文素养、有崇尚劳动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育有德之人,需有德之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四有好教师的标准永远是作为一名教师的追求。要想完成使命担当,争做四有好教师就是当下教育工作者的第一责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