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儿子上初一了,新增加的课程有:道德与法治(简称道法)、历史、生物和地理,2020年9月28日他们第一次道法考试的成绩出来了,老师要求家长签字,孩子把卷子拿给我的时候,我正在哄他妹妹睡觉(半岁),孩子情绪很低落,跟我说:“妈妈,我考得很差很差!”我微笑:“有多差?”儿子抱歉的笑笑:“反正很差。最高分91,最低分71,我76。”我:“哦,宝贝,你内心很难受,对自己的这个成绩很不满意,是吗?”孩子木然的点头。我拉着孩子的手,看着他说:“妈妈读初中的时候,出现过一次数学考得非常差,当时大舅舅和妈妈是同班同学,那一次大舅舅数学考了全班第一,妈妈考得出乎意料的差,妈妈心里很难受,就坐在座位上流泪,大舅舅很愧疚的对着妈妈说了句:‘姐,对不起!’妈妈被震惊到了,妈妈没考好是妈妈的事情,大舅舅考得好,妈妈是真心为大舅舅高兴,只是对自己成绩太失望了,没控制住眼泪,而在大舅舅的心目中姐姐是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人,姐姐都没有考好,他就不应该考好,所以他跟妈妈道歉,妈妈一下子就清醒过来,对着大舅舅说:‘傻弟弟,姐姐没考好,是姐姐自己没学好,和你没关系,你考得好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你不用对姐姐说对不起!’”听我讲完故事,孩子情绪好了很多,眼里又开始有了神采。我说:“宝贝,没事了,把道法书和试卷给妈妈看一下,咱们看看哪里不会,搞懂它,哪里是粗心丢的分,下次小心就好了!”大略翻完课本之后,我很肯定的跟孩子说:“宝贝,我差不多好像知道道法考什么了,道法大体考的就是一个人的三观,你的三观非常正,也就是说你的底层逻辑没有问题,妈妈相信你学好道法只是时间问题。”然后我和孩子一起分析试卷,每一道错题,我们俩分析完之后,我觉得他以后做对这道题不成问题,我就把他的分数加上去,一道道的过,最后加到了98分,丢的两分是因为论述类简答题满分有主观成分,不是很好把控,但是拿高分也有办法可想的。我们一起研究拿高分的方法。后来我们得出结论,长久来看,他将来道法稳定在95分应该不是问题,最后我跟孩子说:“宝贝,智商没问题,价值观没问题,那么要取得好的成绩,就是正确的方法加努力就好了!”然后我给孩子签好字,安抚好,孩子就去洗漱睡觉去了!
后来,孩子的道法成绩一次比一次好,最好的一次好像是班级第二名,94分,再后来,我了解到的一般都是他在整个宝安区的百分比,A+,也就是说前5%。
经常会有朋友跟我抱怨孩子的成绩下降,也有朋友很焦虑的看待孩子的成绩问题,每一科每一分都看得很重,我没在他们的环境中,我也不知道具体的解决方案,我只会讲自身的案例,有朋友就问我:“如果孩子下次还是76分,怎么办?”我说:“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万一那时候卷子很难,76分是第一呢?”在我的观念里,绝对分数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分数和题目难易息息相关,而题目难易又和考试目的息息相关。
对待孩子的考试成绩,我觉得家长最最要明白的是考试的目的,有的考试是过关性的,有的考试是选拔性的,有的考试是为了拿到资质证书,而孩子的考试,大部分都是为了对学习取得反馈,就是说通过考试,让老师和家长了解孩子上一阶段学习的效果,是用来查缺补漏的,也是用来调整教育进度的,而不是用来打击孩子,否认孩子,逼迫孩子的。所以有不会的是很正常的,通过考试发现了,死磕问题点,搞定它就好了。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很多问题,问题出现的时候,是孩子最需要家长支持和帮助的时候,平时我们忙,可以少管孩子,但是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家长第一要做的就是和孩子站在一起,打败问题,而不是和问题一起,打败孩子。我们要时刻谨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共同的敌人是问题,我们共同的敌人是问题,我们共同的敌人是问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切莫搞错了对象,把孩子当成了敌人。202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