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冬天总是姗姗来迟,进入“小雪”气节后,阳光还很灿烂,站在太阳底下晒了十分钟,微微出汗。北方的大风裹挟着灰尘和雾霾一起南下,导致整个城市的上空变得灰蒙蒙的,幸亏阳光充足,城市因阳光充满生机,一天在怎么匆忙,我都不会亏待自己的胃口。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可见饮食绝不是止于为生存而已,饮食的真谛,关乎生活,关乎生命。
我们在谈到吃的时候,脑海里浮现的画面,离不开妈妈的味道,姥姥的味道,奶奶的味道,那些与“吃”的美好回忆在脑海里印象深刻,老一辈人都有自己的拿手菜,姑娘出嫁前,妈妈都会悉心传授一两道拿手菜,我结婚前,妈妈传授两道菜:排骨藕汤和红烧武昌鱼。这两道菜是武汉的特色菜,尤其是除夕团圆饭,这两道菜必不可少。我们生活的城市到处都是美味馆子,真正的美味极其匮乏的,物质越丰富,味觉越迟钝,很多人对“美食”停留吃饱肚子的概念,从未思考“美食”带给人的积极性和治愈性作用。
一道美食,无论是精致的招牌菜,还是简单的家常菜,起于唇齿舌尖,经咽喉到肠胃,食材本身填补了我们的辘辘饥肠,而其味道则是真真正正地走了一回心,食物呈现的视觉、味觉、嗅觉也让我们体会了人生百味,其中滋味几番,食者体会最深,无论如何,能留在心底的味道,总是在某个瞬间苏醒,总会让人神思恍惚。
想起小时候妈妈语重心长对我说:厨房中无小事。当时还不以为然,不就是开火炒个菜,还能变成“大事”。时隔多年,再次想起这句话,才真正体会了这句话饱含着人生哲理,下厨,绝不只是切菜、开火、炒菜这么简单,对于我而言,厨房远比工作更有成就感,有人说君子远庖厨,厨师怎能与大师相提并论。的确,在现实生活中大师无论是名誉还是社会地位都比厨师高,别忘了,大师也要吃喝拉撒,大师也有五谷杂粮的病痛。相比工作,我更喜欢在厨房“闹革命”,并非天生喜欢炒菜做饭,而是日积月累的厨房工作,让我找到了久违的“猎奇感”,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尤其是在体制内工作,工作的时间越长,灵魂无处安放,越来越贫瘠,所谓的“猎奇”和“刺激”统统都是工作大忌,只有“服从”和“安稳”才能熬到退休。而厨房,能最大限度发挥我的才学和本领,就像我写美食文章娓娓道来,写八股公文如同邯郸学步,故步自封。
烹饪出一道美食,从食材的精挑细选,调味的计较斟酌,刀工的恰当处理,火候的烂熟于心,哪一样不是学问。南怀瑾在《老子他说》谈到治大国如烹小鲜的含义,告诉我们处理大事要特别小心,要慢一步,不能匆忙大意,要谨慎小心,又不要过分,太过分用心,火又大了,味道就不同了,如果完全不管,则火熄了就不成功,所以是“无为而无不为”,也就是“烹小鲜”的道理。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没有谁比谁天生更聪明,凡事都讲究“勤奋”和“努力”,一次次的反复练习,熟能生巧,从陌生到熟悉,从毫无头绪到胸中有丘壑,不知不觉找到了烹饪的规律,逐渐掌握食材搭配的技巧,做出来的食物越来越好看,味道越来越好吃。
武侠小说有句经典台词:行走江湖只为混口饭吃。江湖走的再远,也不如一碗温热的粥来的实在,再怎么努力工作,事业做得再大,金钱赚的更多,终究还是要回归于吃喝拉撒的生活,撇去纷繁复杂的外在环境,生活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初冬的午后,与家人在阳台上晒太阳,吃着自己做出的小点心,慵懒惬意的时光不经意流露出“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心愿,精心做几道小菜,伴随着夜幕降临,一家人在美味佳肴里度过愉快的夜晚,而一道道亲手烹饪的美食,不仅取悦了家人,还肯定了自己,这种得意的生活更接近生活本身。
美食,是生活中最细致的一项工作,用美食编织出一段美好时光,缱绻于舌尖,从清晨到傍晚,美食让生活幸福流转。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愿我们每个人在食物里找到美好时光,认真工作,认真吃饭,认真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