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无论男女老少工作学习之余都喜欢去KTV唱歌,很多人一开口就知道他(她)会不会唱歌,什么叫会唱歌呢?会唱歌的人,绝对不是所谓的跟着旋律哼哼就行,当然音准是最基本的。会唱歌的人不会扯着嗓子唱歌,扯着嗓子唱歌不光嗓子非常累,而且嗓子还容易受伤,会唱歌的人会运用气息来唱歌,学会把歌曲唱到共鸣腔体里,怎么改掉我们用嗓子唱歌的坏毛病呢?
一、打哈欠
打哈欠是指在歌唱中,用来降低喉头和扩大咽腔的方法。人在打哈欠的初期,不让哈欠打出来,强行把嘴闭上。这时软腭部分会自动上抬,鼻腔兴奋扩张,同时喉头也会自然下降,咽管随着打哈欠的动作拉开上下的距离,扩张腔体的空间容积,使声音的共鸣通道宽敞而又通畅。这种哈欠状态就是打开喉咙的状态,也就是歌唱时的状态。它给声音和气息的流通提供了必要条件。
二、贴着咽壁吸着唱
打哈欠是为打开喉咙,但是无法在歌唱发声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这个状态。运用贴着咽壁吸着唱的感觉,不仅能使演唱者的喉头稳定在低喉位上,而且可以自如地、松弛地打开喉咙。人在吸气时,喉头处于最自然、最松弛的状态,喉咙不挤不压,气息通畅。只要在歌唱发声的全过程中,能够自始至终保持这种吸着唱的感觉,就能始终保持低喉位,打开喉咙的状态。
三、瞬间吸气
人在受到惊吓时,紧张的神经系统会使腔体迅速扩张。借助这种惊讶的瞬间向里吸气,就会感到咽部有凉爽感,喉头有种向后撤,向下沉的感觉。重要的不是吸凉气本身,而是产生凉爽感的各部分器官的动作变化,它不但降低了喉头的位置,而且改善了咽喉的形态。这种突发性的扩张运动,可在瞬间把喉咙打开,此时的状态就是歌唱时的正确状态。
四、模仿
声乐是音响的听觉艺术。模仿者必须具备敏锐的听觉,能够清楚地分辨声音色彩的优劣。在模仿中,发声器官就能凭借听觉的音响信号做出迅速反应,这种由听觉指挥生理的条件反射,可以下意识地调节发声状态。通过模仿来领会与体验声乐理论中所阐述的科学方法,掌握其要领,不断练习,就能形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另外,用发声时比较合乎歌唱状态的“U”母音进行练习,也是掌握打开喉咙歌唱的不错方法。
瓶子这里有系统的唱歌初学者快速开嗓方法,坚持练习半个月,听得见的嗓音变好听!各位小伙伴有想学声乐技巧的,或唱歌方面的问题。想要了解更多唱歌技巧或者想学唱歌,加入免费学唱歌交流群(965850983),每天下午和晚上都有老师免费直播唱歌技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