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公子,弃笔从戎
在那个风起云涌、战乱纷飞的年代里,风云际会的上海,明家是上海滩有名的豪门世家,正是这豪门世家的声望名誉让上海滩上那些阴险奸诈的奸商眼红了,千方百计地算计明家最终将明镜明楼的父母害死。从此,十七岁的长女明镜接管明家家业,撑起了明家,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弟弟明楼安心读书成长为有学识的学者。而明楼幼受庭训,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熏陶,家国情怀早已扎根于内心。当日寇铁蹄践踏着国土时,燃烧在明楼内心那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之火熊熊燃起,瞒着大姐毅然决然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昔日那个温文儒雅、好学多才的少年,弃笔从戎,摇身一变成为一名藏在黑暗处的战士。
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每个人心中都留有一个美好、让人留恋的大学时光,众人有,明楼亦有。在那个春华秋实、草木青葱的学生时代,明楼爱上了仇家的侄女——汪曼春。明楼觉得他们两个是同病相怜,都是在十岁上没有了父母只不过汪曼春生活在叔父家,他是由姐姐一手带大。然而她犹如玫瑰花丛中走来,艳丽而热情,敢爱敢恨,让这个从小在家教严明环境长大下的明楼动了心又动了情。他们在大学的校园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但很快,大姐明镜就知道了她这个一向懂事优秀的弟弟爱上了仇家的人,十分生气。明楼为了不让姐姐伤心,与汪曼春断绝了关系,这段感情就这么的无疾而终了。十多年后明楼再次回到上海,但汪曼春早已不是以前那个单纯可爱的少女了。她变了,变得嗜血成性,变得为了得到想要的而不择手段。多年后重逢的喜悦被她的残酷杀戮所撕碎,明楼心中仅残存的那点美好也烟消云散了。明楼从"相爱"到"放弃",再到"利用"两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最后走向了"爱"的坟墓。在最后明楼亲手杀死了汪曼春时,他怆然悯然,流下了眼泪,为他年少时纯洁的爱情而怅然惋惜。
汪曼春貌美如花风情万种尚未输在似水流年,却在爱恨情仇间输得一塌糊涂溃不成军。
浓浓亲情,难舍难离
明楼说: “出了家门,我谁都不怕,可只要一回来,我谁都怕”。有人会说像明楼这样一个在外呼风唤雨,掌控着上海经济命脉的人还会怕?而我要说,因为爱,所以怕。在他面对日寇、敌人时,他沉着冷静,儒雅狠辣,不卑不亢;而回到家里面对家人时,对长姐的敬重,对弟弟的宠爱无不体现出他对亲人浓浓的爱意,在他那温柔体贴的细腻之处却又无不透露着一份赤诚之心。不惜冒着被大姐责骂的风险派人跟踪保护大姐,听到明台被王天风带走怒摔杯子大骂王天风,心疼明诚挨枪子儿温柔地为阿诚敷药。明楼对家人的爱就像润物细无声一样,默默地爱着。在最后明楼经历了世间最残酷的事情——生离死别,告别了明台,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我看见他的心在滴血,乱世中,越是珍贵的东西越容易毁灭,越是美好欢乐的时光,毁灭时越让人撕心裂肺。
虽千万人,吾往矣
明楼,那个在重重迷雾中"天下只有我算人,几时轮到人算我"的伪装者,在黑暗处搅弄着上海局势,运筹于帷幄,决战于无形。然而他那多重的伪装身份却无法于亲人透露,无法与他们吐露真情,在外顶着"汉奸"的帽子,回家还要面对亲人伪装自己内心。谁人能懂明楼内心的苦,但他从没惋惜过自己学者教授的梦,更没有惋惜明家万贯家财无人继承。他虚实难测,深如大海;杀伐决断,坚如磐石,一颗将领之心周旋于日寇,军统和早已变了质的昔日恋人之间,他的眼神时而坚定,时而温柔,透漏着让人捉摸不透的神秘感。当年的明楼看到祖国被蹂躏在日军铁蹄之下,国将不国,立下了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信仰,用生命浇灌了它。
他苦苦经营着一个又一个的艰难计划,支撑起一个又一个起手无回的死局。不管多难,他都坚信会有光明到来的那一天。
文章小记:活在阳光下
我时常想如果我生在那个时代,我会做怎样的选择,是做一个麻木的被奴役者还是做一个抛头颅撒热血的战场勇士,亦或是做深入敌后的无名英雄。我们都无法选择时代,我们是,明楼亦是。我想如果明楼没有生在那个时代,他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经济学家。在那个时代里,跟明楼一样工作于敌后的无名英雄很多,他们隐藏着自己的真实身份,甚至隐藏着自己的爱国心周旋于敌后,他们不为人所知或被人误解,但他们一直坚信着他们的理想信仰一定会实现,抗战必胜!看了伪装者明楼以后,特意了解了一下明楼的原型袁殊,像他们这种在敌后做情报工作的人在建国后因为有很多说不清的情况,大多数情报人员都受到了降级处分加上右倾主义影响,他们在身心上都受到了不少伤害蒙上了冤屈,虽然最后大多数都得到了平反,但每每回忆那段他们的岁月还是不免伤感。但庆幸的是,现在的中国已不是那个任人欺负,破碎不堪的国家,沉睡的东方雄狮已经醒了。和平繁荣的时代里,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缅怀先烈以及那些无名英雄。愿这盛世,如你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