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传|醉里且贪欢笑,风流总被风吹去
(中)
文|张旭东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04,黄烟风沙里,十一匹战马扬蹄飞奔。
“辛将军,此次临安一行,宋廷对我们颇是欢迎啊!”一名叫朱天阳的参将笑着对辛弃疾说,“看这颗帅印,说明皇帝十分重视义军将士。”
几个月前,耿京写出一份归宋表,并差遣辛弃疾送至朝廷,希望能面君陈情,封得一官半职。
辛弃疾一向耿京决策南向,得知他肯归降,心头大喜,带着一行队伍来到宋都城临安。
宋高宗召见之后委任辛弃疾承郎务、天平节度使掌书记,耿京为天平节度使。
带着圣旨和官印的辛弃疾等人匆匆北往,恨不得肋生双翅,片刻间就飞回山东。
官道早已被金兵封死,无法通行。因此朱天阳身边带着圣旨和两方帅印随辛弃疾疾驰在林间小道上,一路倒也相安无事。
一夜安眠,即将抵达山东的众人少有的安心。
“糟了!”朱天阳一睁开眼便大喊一声,“辛大人,末将罪该万死!”
辛弃疾猛然间惊醒,连忙奔至朱天阳身边。
“朱将军,何事惊慌如此?”
“辛将军,我把……”朱天阳一只手指着解在一旁的背囊,“帅印丢了……”
辛弃疾听罢如同五雷轰顶一般,自己千辛万苦穿越敌营,直到都城面见高宗,皇帝赏下的委札和官印事关重大,如若有个闪失,自己无颜面对耿京好说,几万义军兵士全都成了孤魂野鬼,抗金大业也功亏一篑。
“辛将军,义端失踪了。”随从小校向辛弃疾汇报道。辛朱二人抬头望去,十一匹马俨然剩了十匹。
“一定是他,一定是他。”朱天阳喉咙嘶哑的吼着,“平日里没看出他,竟是个奸佞小人。”
说罢朱天阳抽出钢刀在手,“辛将军我去带人斩了他的狗头,将功赎罪!”
“慢,朱将军,他一定是变节投敌,你若带人前去,必定惊扰金兵。”
“那……”
“我单枪匹马,一人前去即可。”
“辛将军!”
“不必多说,你带诸位在这里看守,我如果五日不回,便是死了。”
辛弃疾顶盔掼甲,挎好钢刀,骑上枣红骏马,头也不回的向远处去了。
“朱将军你看!”一名小校指着辛弃疾所去的方向。
“西北,那是金人离此最近的营帐啊!”朱天阳看到此处,泪眼朦胧的跪在地上,朝西北方拜了三拜。
05“辛将军他是不是身遭不测了。”
“住嘴!”朱天阳瞪着熬出血丝的双眼骂道,“辛大人若是不在人世了,我独自便杀向金营,宁可以身殉国,也不枉辛大人对我一片恩情。”
“我等誓死相随。”军兵们也举手相表。
红轮西坠,玉兔东升。
第三日傍晚,等得心似油烹的众人,终于听见西北方响起了哒哒的马蹄声响。
“辛大人回来了!”九人欢欣鼓舞的向前飞奔而去。
来者正是辛弃疾,只见他神色萧然,浑身是血的骑在马上,手里提着印盒与一个血淋淋的人头。
“辛大人!”朱天阳连忙把辛弃疾扶下战马。看那人头,正是义端。
“出事了。”辛弃疾面色阴沉道。
“出了什么事,帅印不是囫囵个儿的拿回来了?”
“是耿京大帅!”
06原来这义端叛国投敌并非是临时起意,而是和他人蓄谋已久。
那战将张安国本是个心胸狭隘、嫉贤妒能的小人,耿京其人忠厚老实,不爱同人斤斤计较,所以与他并无冲突。
谁知道辛弃疾投诚入伙,立刻引起了张安国的不满,辛弃疾去临安与朝廷向联络,更是让其风头尽失。
张安国一怒之下,派人去和金国私下里议和,妄图叛国投敌,金国对耿京恨之入骨,便提出要耿京项上人头做封官条件。
张安国这才以假意赞同归宋之名,支走辛弃疾。并派遣心腹义端混入其中,伺机盗取官印,去金国邀功,一旦成功,加以谗言,优柔寡断的耿京将不信任辛弃疾,二人必将起了内讧,张安国将坐收渔翁之利。
听到这里,众人不禁默然不语。若不是朱天阳发现及时,枣红马脚程飞快,辛弃疾武艺高强后果将不堪设想。
“眼下当务之急,便是立即北归,将此事告知耿京大帅,请其将张安国斩首示众,速速回归,以免迟则生变。”辛弃疾道。
十个人快马加鞭,晓行夜宿,终于回到了耿京的联营。
07“还是晚了一步,还是晚了一步啊!”朱天阳望着被火烧毁的耿京营帐,仰天长啸。
“大人,我等在此。”一个留在此地的小校来到辛弃疾等人面前,跪下施礼。
“耿京大帅呢?”辛弃疾明白凶多吉少,但还是问了一句。
“被张安国杀了……”小校痛哭失声。
张安国派人打探,得知杨杰数日未归,心知阴谋败露。狠下心来杀害了耿京,并把人头带到金人手中。
部下将士虽然想为耿京申冤,但张安国怒杀几名反抗的军士,迫于他的威逼,只好跟随其降于金国。只有辛弃疾手下鲁南义军中的四十余人,趁乱躲藏起来,幸免于难。
“这可如之奈何!”朱天阳悲苦言道,“将军,我看咱们还是带着官印圣旨,到临安与圣上说明,请皇帝派大军北伐,为耿京大帅报仇雪恨。”
“耿京大帅殉国,部众投降金国,我还有何颜面去进京面圣!”
“那……”
“来人,传我命令,集结军兵,准备攻打金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