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我们认为西方建筑是有理论有思想的,中国建筑好像只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工匠的世代传承的技艺,好像没有什么思想。特别是中国知识阶层,中国儒生都不太关心建筑活动,相关著述也比较少,因此,人们认为中国建筑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产物,是工匠自发建构,自我传承的结果。
梁思成:中国建筑是没有书本传承的。
通过中国古代的文献,我们可以发现,与西方建筑史一样,中国古代的城市和建筑,有自己一套特立独行的思想和理论。如果不了解这些思想和理论,我们就没法理解历史上的中国建筑,也没有办法理解中国的城市,建筑的造型特征和建筑的空间组织特征。
浮光掠影看中国建筑:
一、城市:
城市是一个大的建造环境,中国古代城市的建造,波澜壮阔:
1、公元前2世纪的秦咸阳、西汉长安;
2、公元5世纪的北魏洛阳;
3、公元6~8世纪的隋唐长安、洛阳;
4、公元10世纪的北宋汴梁;
5、公元13世纪的元大都;
6、公元14世纪的明南京;
7、公元15世纪以后的明清北京城。
这几乎都是同一时代世界上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正因如此,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十分丰富的城市规划思想。
中国城市是由方整的宫殿、住宅,以及住宅组合而成的里坊组成的。——中国建筑的思想。
二、方宅
西汉时代的学者,他提出了一个这样的规划思想。也就是说城市是有方整的城墙,里面可以分割成方整的里坊。里坊里面分割成方整的街道,街道里面有比较方整的庭院、住宅。
孟子说过“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
实际上,中国人有“方宅”的概念。中国的城市实际上就是在这样一个基本单元下不停地向外扩张。宫殿也是一样的,宫殿是扩大的住宅,皇家住宅,规模更大。
历代的城市,居于中心的是皇家的宫殿,外面的皇城是更大的一个方块,再外面是城市,一个更大的方块,层叠起来。
唐代是按人口分划用地,住宅地规模和人口的多少是相关的,大大小小的住宅形成里坊的基本单元,外面再围以里坊,里坊外面围以城市。
方形住宅是构成城市的基本细胞,而这些细胞又扩展成为一个城市的基本单元,就是里坊,若干个里坊的组合就形成了城市。这就是”营邑立城,制里割宅“的思想。
敦煌壁画唐宋建筑
出土明器,住宅院落
陶渊明的诗词中描述自己的住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中国城市是有方整的住宅组合成里坊,里坊之间有宽窄不一的街道或者巷道,方形住宅构成了城市的基本细胞,而这些细胞又扩展成为一个城市的基本单元,就是里坊。若干个里坊的组合就形成了城市。
现代的一些建筑依然有古代建筑方宅的痕迹,比如闽南的古大厝,它都是一个一个方块的组成的这样一系列庭院,再组合成一个大的建筑群。
闽南古大厝,是古代建筑城市的一个雏形,一个局部的缩影;
北方民居也有这样的特点:完整的住宅。
三、靠里坊分割住宅、城市思想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
靠里坊分割住宅、城市思想至少在公元前一百多年前的西汉时代就已经很成熟了。
西汉时候的一个儒生叫晁错,提出:“臣闻古之徙远方以实广虚也,相其阴阳之和,尝其水泉之味,审其土地之宜,观其草木之饶,然后营邑立城,制里割宅,通田作之道,正阡陌之界,先为筑室,家有一堂二内,门户之闭,置器物焉,民至有所居,作有所用,此民所以轻去故乡而劝之新邑也。”
翻译:古代迁徙,先相地,观察土地阴阳是否和合,草木是否丰饶,是不是适合居住。然后把城墙建立起来,在城墙以内把土地分成若干个里坊,再在里坊之内分割出若干所大大小小、不同等级的住宅。然后修造通往田间的道路,让各家各户边界标志得很清晰。只有这样,人们有了居住的地方,才会安居乐业 才不会轻易离开这座城市。
这是描述一个城市建造的过程:房屋住宅可以有一堂二内,有院子;同时城市是“制里割宅”;“割宅”即把住宅分割成一些小的地块。
四、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分成这么几个阶段
营邑:居住区建造
立城:城墙和城门楼筑造
制里:分划里坊 建立坊墙
割宅:在里坊内切割住宅用地,形成一家一户的住宅范围
中国古代城市也是有两种相反相成的思想:
第一种:规整方正(古人的一种理想的城市格局)——《周礼考工记》
第二种:因地制宜、逶迤曲折(战国时代就已经孕育)——管子
《周礼 考工记》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管子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世说新语》
宣武移镇南州,制街衢平直。人谓王东亭曰:「丞相初营建康,无所因承,而制置纡曲,方此为劣。」东亭曰:「此丞相乃所以为巧。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
泉州和阆中的城市轮廓完全是一个自由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