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在中国的四百年/范思朦
这一期读书会是谈“吃”。民以食为天,吃东西不可怕,可怕的是吃货有文化。今天,我结合主题,与大家分享的是一本很有趣的小书,书中所记载的东西与我们四川人的日常生活也是息息相关,这本书就是《中国食辣史》,作者是曹雨。
本书的主题是辣椒,辣椒自明代传入中国以来,深深地改变了中国饮食文化的面貌,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许多隐喻。因此,辣椒尽管在中国生根发芽的时间不长,但是迅速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象征,已经从传统的食材中剥离出来,成为一种符号。
这本书一共有三章,共二十二节,大致按照历史时间线索排序。第一章为中国食辣的起源,第二章为中国文化中的辣椒,第三章为辣椒与阶级。
一、中国食辣的起源
辣椒原产美洲,大约在16世纪下半叶进入中国,及隆庆到万历年间,辣椒进入中国后,长期作为观赏植物栽培,直到康熙年间才开始逐渐进入中国饮食。辣椒进入中国不止一次,不止一地,并且还传入了不同的品种。最早接触到辣椒的地方大概是福建和广东,但是辣椒的最早中文文献出现是在浙江。广州和宁波是辣椒传入中国的最重要的两个港口,从东部港口而入的辣椒,经长江航道和运河航道向西、向北传入华北和长江中游地区。
辣椒的名字是怎么来的?辣椒传入中国之前,“椒”自一般指花椒。根据古代许多文献的解释,“椒”在很大程度上的共同特点是指的乔木,枝干有刺,果实有辛辣味。而花椒的名字,被命名为椒,其实是取辣椒的辛辣的特点。花椒在各地的名称不同,有番椒、海椒、秦椒、番姜等等。从这些名字来看,也可以知道辣椒是从海外传来的。番姜主要在台湾地区使用,是因为台湾之前不产花椒,所以挪用“姜”字,其实也是取其辛辣味。
辣是一种痛觉,而并非一种味觉。人类吃辣的行为与饮酒的行为有类似之处,都是通过对自我的伤害来获得同伴信任的一种社交行为。因此才会因为辣椒产生“吃货群体”。辣椒传入中国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进入中国的饮食,而是作为观赏花卉在小范围栽培。辣椒食用的最早记载是1721年(康熙六十年)的《思州府志》,当中有记载:“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盐”。因此我们知道了辣椒食用的背景是因为贵州等地缺乏食盐。还有许多文献记载,证实了贵州就是食用辣椒的起点。但是当时的食用并不普遍,主要是在南方山区的贫农中受到欢迎,有钱人家的饮食中食用辣椒还是相当少。
因此,四百年的辣椒传播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一百年(1600—1700),是由“不可食”变成“可食”的阶段;第二个一百年(1700—1800),中国人重新发现了“作为食物的辣椒”,利用自己的认识对辣椒命名,形成了中医对辣椒的认识。第三个一百年(1800—1900),是辣椒地域饮食中迅速扩散的时期,辣椒变得符号化,形成了今天的“传统食辣区域”;第四个一百年(1900—2000),是辣椒在中国饮食中全面蔓延的阶段,成为中国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文化中的辣椒
当现代中国人说起“辣椒”的时候,脑中除了作为食物的辣椒,还会想起一连串的“文化符号”,我们很容易想起性格开放、身材火爆的“辣妹子”,也会说一个人敢作敢当像是“吃了辣子”,我们还会想起农家门口一串串用于辟邪和增添喜庆的辣椒串等等。辣椒在一段时期内曾被中医药学家关注,认为辣椒是一种开胃、辟邪气、驱寒的中药,当然也会引起“上火”。后来这些文化意义都被吸收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且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还将辣椒与性隐喻逐渐联系起来。世界很多地区都有用香辛料催情的做法,辣椒也难逃这一命运,而我们称呼的“辣妹”,就是一种穿着暴露、身材火热的女性的代称。在地域上,南北对于辣椒的文化也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北方主要以辣椒粉为主,而南方主要以辣椒酱为主。川菜之魂的“郫县豆瓣”就是辣椒酱的杰出代表。辣椒粉和酱的分别,看似简单,其实背后深藏着中国南北方深刻的社会结构、地理条件、文化价值的差异。
三、辣椒与阶级
鉴于时间关系,第三章的辣椒与阶级我不在此分享。关于作者在第三章的一些内容,我个人认为还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四、结尾
从《中国食辣史》说开,我个人认为研究这种小历史、微观历史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现实意义。抛开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帝王将相的家谱”之外,从微观的视角去看我们这个社会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能给我们许多启迪,也能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完整的五千年历史。以辣椒传播四百年来说,想想为什么是明朝传入中国,就会知道这其实是和当时世界兴起的海上贸易有关。辣椒进入中国,其实和中国白银货币化同期,也与隆庆开关有很大关联。我们可以通过辣椒来认识全球化贸易、认识当时社会的结构、阶级矛盾、经济形态。因此,不要小看一个小辣椒,他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成为影响世界大变革的关键所在,正如沙拉热窝的那个塞尔维亚青年一样,他根本不知道,他杀死奥匈帝国王储的这一枪,将给世界带来什么。
所以,各位书友,还是回到今晚的话题,,吃东西不可怕,可怕的是吃货有文化。当你一张嘴吃东西的时候,有可能就会改变世界。各位,还请嘴下留情,嘴下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