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三节课里的公开课,大家去三节课官微可以看,不过只开放24小时,错过了只能看有没有第二轮开课啦(没钱收地打个广告,此处广告位也招租噢ฅ۶•ﻌ•)。一直下不定决心下笔写课堂总结。可能是因为总不敢面对其实经过一年,自己的状态、水平、眼光都远远地落后于从前的自己以及现在的别人。
也许是因为习惯了懒惰,觉得平淡很舒适。也许是没有了对比就没有了对自己能力的思考。也许没有了明确的目标,所以不想去进步。也许因为没钱的对比太强烈,所以开始无来由地仇富,心理扭曲。
其实这些我都不肯也不敢承认。
自己终于是把自己弄得不够好了。
所以想要再进步起来,已经没有了方向。只能胡乱抓。于是想着跟着三节课的节奏走,即使不一定是自己的方向,至少学点东西带来点思考,不至于一无所获虚耗青春。
我想学的是营销策划方面的内容,可是好像还没找到合适的途径,那就先学学产品吧,也是和市场和用户和需求相关。
好了,言归正传开始说课堂总结。今天看的其实是第四天看三节课了,才勉强来点勇气开始写。
产品设计的三要素是:用户,场景和需求。
首先要无限制地想用户群体,此时不需要设限,尽可能多地想,尽可能多地列。在以后的环节里再筛选。因为如果一开始在产品设计环节,用户类型就设定得太少,以后的开发很难满足市场或者发现很难做下去。
按每一个分类,思考他们的使用场景。为什么会需要这样一款产品,它解决了什么需求?分门别类地去分解,把每一个场景描述清楚。
接下来就是想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就是用新的产品,为客户提供比现有解决方案在时间,空间,价格三方面更优化的方式。通常这三方面不可能同时满足,能满足其二是最好,实在不行就其一(举例:毕竟速度最快的快递不会很便宜,顺丰也只是这满足了俩)。必须是为客户提供了更优的解决办法,如果办法很麻烦,或者解决的幅度很小那就不要做了。
而设置解决方案的时候,因为用户的需求可能并不是单一的,所以解决方案的设计也需要分轻重缓急。决策的维度是用户数量和使用频次。首先要解决问题会影响大多数用户(譬如页面),以及用户会经常遇到的问题(比如卡顿)。而后解决用户量级小(只有小部分客户会用到的功能)、低频(使用次数少,去修改资料)的问题。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在产品设计的阶段,不要限制自己的想法。但有几个原则,必须关注。
第一,关注能给客户带来的价值,而不是实现难度(如果很简单的产品,早就有人做了。就是因为难度大,一旦实现了,才能满足甚至创造出用户价值,这是就形成壁垒了)。
第二,关注用户逻辑,而不是运营手段(用这个产品,能给用户满足什么需求,怎么使用方便简洁,而不是这样设计能降低成本,那样做耗时短)。
第三,关注能为客户做什么而不是多少竞品(竞品多,竞争对手实力强,不代表自己不能找到合适的方面切入做好,首先要把自己的产品做好)。
以上只是我对产品设计阶段需求分析的课程总结,如有雷同纯属上课内容。谢谢。
以后还是要多提笔啊,多思考的我,脑子才不是一坨浆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