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界六十年代,北方的冬天比现在来得早。母亲说,那一年的这个时候,人们已经穿上了棉衣,天也下起了小雪。
立冬前后,正是农民准备收割白菜的时候。大白菜,可是那个年代人们一个冬天不可缺少的主打蔬菜。不管是在城里还是乡村,六零后的朋友们一定有冬季储存白菜的记忆。
那时候农村储存白菜,多是存放在柴棚、厢房或者院子的一个角落,用庄稼秸秆围起来,上面盖一些杂草。有人说再盖一些破棉絮,no,破棉絮都穿在人们身上御寒,哪舍得用来盖白菜。
母亲个勤快人,她没有嫁入这个家的时候,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存放过冬的大白菜,但现在她来了,眼看着天已经冷了,大白菜也要上家了,应该给大白菜安排一个便于存放的地方,毕竟一大家子人今冬明春还指着它顶呛(我们老家方言,重要的、强有力支撑的意思。)呢。
于是母亲决定挖一个菜窖。就是在地下挖一个大约两三米见方的大坑,在地面搭上顶棚,这样里面就可以放白菜了。有的地方管这叫地窨子。
地窖里放白菜,受地面气温变化影响小,料理起来更容易,这样就能减少白菜的损耗,而且还能放得更久。到了来年开春儿,白菜也不会干瘪或者长出娃娃芯,影响口感。
挖菜窖是力气活,当时父亲不在家,叔叔被奶奶宠得不成样子。只有母亲一人,一铁锨一铁锨地撅着坚硬的泥土。记得母亲曾经回忆说,邻居提醒母亲,怀着那么大肚子,可得注意,不如等劳动力回来再干。当时母亲笑着说没事。
岂止是没事,当晚母亲就出现了早产的迹象。奶奶找人去工地喊父亲的同时,赶紧忙着做各种准备。
当父亲顶着一身的雪花,半夜赶回来的时候,我已经平安降生了。
许多年以后,我曾问过母亲,我是您的第一个孩子,我出生的时候,您是不是很惊喜。母亲淡淡地说:“哪有什么惊喜,因为挖菜窖持重了,你是早产,担心还担心不过来呢。”
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对于我来说,每一年的今天都是新奇和神圣的。新奇是因为我在那一年的今天,睁开新奇的双眼,想要看看这个新奇的世界,而且一直看了几十年,还是觉得它很新奇。神圣自不必说,每一年的今天,我都会更深地感恩母亲,感恩母亲的勤劳,感恩母亲赋予我生命,感恩母亲几十年来一如既往的深沉而又温暖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