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时代
我们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一代,基本经历过了艰苦岁月的苦难,一出生就遇到国家经济困难缺吃少穿,粮食、布料定量买豆腐都需要票的时代,小时候是听着高玉宝的半夜鸡叫,看着白毛女,南霸天电影,文ge的乱世喧嚣革命样板戏看过,经历过了上山下乡的煎熬;上学时白券可以成为英雄,但是基本没有不挨过饿的,有机会完成了所有的学业,其中的辛运儿还上了大学。
虽然那个年代的大学录取率不到10%,但那个年代的我们喜欢弗洛伊德、黑格尔、国足和女排、日剧、港剧、天王天后……四年的大学生活在似懂非懂的书本里,在激情澎湃的潮流中,在迟志强、费翔、李谷一、邓丽君的歌声,在第二次握手,恐怖的脚步声少手抄本中,李连杰的少林武术里,在气功特异功能热时,我们毕业了。
八九十年代,大学毕业的我们正赶上了改革开放,知识爆炸,经济突飞猛进,我们又像猪一样在天上飞,坐办公室、拿死工资被人笑话,称为拿吊命钱,饿不死,富不了,下海去,当倒爷去,全民经商,万元户是小目标的起点,只要胆子大,没有什么财是不能发的,办厂去,开公司去,深圳买股票去,跑业务去、出国去……你去海南炒地产,我去深圳买股票,他去美国留学,感觉不折腾折腾就对不起自己一样。
工资收入翻跟头一样涨,买房子买车子,“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我们小时候口中的理想似乎已经实现了!“BP机”万元的“大哥大”是身份的象征,“黑莓手机”托车,炒股票,深圳的千万科技大奖,让科技进入春天,陈景润的故事鼓舞着大家去当科学家,那时追的星是科学家,是贡献,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听都没感觉,却是那时最牛叉的配置。
30年一晃就过去了,市场化似乎和我们一样也即将退出历史的舞台。
“傻子瓜子”和“一毛啦”的呼声还在耳边回荡,“下海“又变回了“考公”,“海龟“又变回了“海带”,“铁饭碗”又重新热的烫手了……
很幸运,我们赶上了一个变化多端的改革大风时代。
也很遗憾,如今风停了,年纪也老了,社会结构也基本稳定了,我们的时代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