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本书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 |
普通人很大一部分的幸福和成功,来自生活很小的一部分。
| 类似的书 |
《心流:当下的幸福》—— 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 Flow, by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
《找到自己的北极星》—— 作者:玛莎.贝克。( Finding Your Own North Star, by Martha Beck )
《断舍离》—— 作者:山下英子。( The Life-Changing Magic of Tiding Up, by Marie Kondo )
| 书中摘抄 |
“ 我的样板是里根和巴菲特, 当我一不小心、辛苦努力过了头儿,就想想他俩。你也要找到自己的样板,身边人也好,聚光灯下公众人物也好,是跟里根、巴菲特差不多的:注重能量管理、精力分配,尽量少动少做事,却能产生巨大绩效。没事儿你多想想这种人。”
“我们被拖进去参加的比赛,老是输。我们自己有信心喜欢参加的比赛,却常常赢。大多数人又花了太多时间,参加根本没必要的比赛。”
“不爱干 ‘自己不爱干的事儿’ ,别有负罪感:你在不爱干的事儿上,也创造不了太多价值。最伟大的杰作,都是热爱它的人创造出来的。不错,是只有20%的人,拥有世上80%的财富,但也就这一小撮人里的一小部分,真正热爱自己手头上的事 —— 真正爱自己事业的人,大约只占这世上20%。”
这本书充满原创力,让人一拍脑门儿,又能让朋友在晚饭桌上争得面红耳赤。
它什么地方和《断舍离》有一点点像,讨论的是 “舍、得” 二字,讲求内省,极简,但又不是一类。
《断》有种老庄的味道,侧重舍弃、节制,主要讲修身、齐家,充满东方女性持家有方的温良恭俭让。
而这本书,浸染着英国佬的合情近理精神,平易明达,而且不单侧重个人进取,财富管理,同时也心怀社会,不单切磋修身齐家,还有专门章节探讨治国平天下,若隐若现着孔子会心的微笑。也像马克思一样,关心阶级状况,如何缩小贫富差距,改良社会 ... …
作者是成功商人,字里行间不乏精干丈夫气概,但也用着一种哲学家的同情态度来洞察人生,并不一味只教人如何掘金发财。
他试图告诉我们普通人,世上有一种概率分布,叫80/20法则。掌握了上帝玩儿的这条游戏规则,你不埋头傻干,其实也可能过上好一点儿的日子—— 如果你能把握主要矛盾。生命中真正关键的东西,可能只占百分之二十,甚至更少。
| 欢迎来到80/20的世界 |
80/20法则,又名二八定律、帕累托法则/定律,也叫不平衡原则、最省力法则等。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者帕累托对手头资料分析时发现:19世纪英格兰人财富和收益模式,是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财富在人口中分配是不平衡的,多数财富流向少数人手里。
他还发现,这种微妙不平衡,跨历史,地域,国家 … ... 在人类生活各个层面一再出现,在数学上呈现一种稳定关系。
这种不平衡,人们推而广之,验证它广泛存在于物理学,生物学,地球与行星科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社会学、经济与金融学 … … 表现也多种多样,后称之帕累托法则。
举几个我们普通人生活常见的例子:
在工作上,80%的销售/利润,常常来自20%的项目/客户。最常用的20%的技术,就可以完成80%的生产。
在社会里,20%的罪犯,犯下80%的罪行。20%的小孩儿,考得80%的各式教育证书。
在家里,家人最常用的空间,占20% —— 剩下的80%,是不怎么利用的。衣柜里,我们喜欢常穿的衣服,占20% —— 剩下的80%的衣服,其实就没那么喜欢。
从统计学上来说,精确的80%和20%出现的概率很小,它只是说:生活众多现象中,常常大约80%的结果,取决于20%的原因。不一定在每一件具体的事上,都体现为80/20 的比率 —— 有时还有可能是70/30, 78/22,90/10,甚至是99.9/0.1。
80/20法则,只是这种不平等关系的简称,不管结果是不是恰好为80%和20%。
它只是强调一个概念:事情的发展,不一定是简单线性的,均衡的。大部分劳动成果或产量,取决于小部分、但是关键性的前期投入和努力。
习惯上,80/20分析法,讨论的是 “顶端” 的20%,而非 “底部” 的80%。
它是一种量化的实证法,这样 “专家” 可以检验两组类似数据之间的关系,计量 “投入” 和 “产出” 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或怎么改变它们所描述的关系。
其一,去发现这个关系的关键起因:20%的投入就能做到80%的产出的话,那如何左手压低资源损耗,右手取得最佳绩效。
其二,对 “80%的投入只产出20%” 的低回报率进行改进。
但这本书,却是一本教普通人如何应用这神秘定律的书。
作者科克耐心地一步步演示给我们:怎样把80/20这样一个抽象概念,实用到个人身上,又如何打破它的局限。怎样有效经营事业,又如何在生活中轻松找到幸福。
我们平素想象,事情的发展,是一条直线,50/50,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种线性逻辑,咋听上去没什么错儿 —— 努力,就期望相应回报。
这种思想,至少减低社会骚动,各阶层都安心各司其职,人类社会也的确如此缓慢前进了多少年。
然而,商人出身的科克摊开双手:太不幸了,您生不逢时。
今天,资本主义市场竞争效率越来越高,马太效应凸显,那些竞争力强的,在更快更垄断更多资源。
从前的收入分配模式中,胳膊粗一点儿,工作勤劳一点儿,常识多一点儿,收入就可能不赖。今天,全球化和技术变革,只对掌握高端技能的人有利。在三角金字塔的中底部,普通人在默默飞快往下掉。
今天,各行各业,领军人物的垄断与普通大众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宽。
书里有个图表,早在1994年,福布斯杂志公布、各行各业第一名之年收入:斯皮尔伯格,1.65亿美元,等于好几十个普通电影导演一年收入的总和。
科克又双手一摊:别吓一跳,80/20法则的特点之一,就是赢者通吃。
但你知道斯皮尔伯格有多狂爱自己的工作吗? —— 他说,每天早晨我都不耐烦吃早饭,因为我太兴奋太着急出门去上班。
只有这种在工作中找到100%高满足的人,才可能有丰富的活力,才可能创造出别人无法比拟的、20%全新高价值,才可能 “顺便” 获取80%的高回报率。
在这个新生产模式里,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打法了:像斯皮尔伯格那样,找到自己擅长的,热爱的,扬长避短,轻轻松松就能干得出色的,而且每天八到十小时充满热忱和自信,打心眼儿里喜欢干的事儿。
这看上去不像熟悉的苦哈哈的勤奋,但是,只有全身心热爱、投入,有鲜明个人特点,聚焦、精进、专业细分,说到底,才可能产生一种极致、高质量的劳动。才可能带来高绩效、高回报率,才可能突破80/20的临界点。
| 革时间的命,而不是 “管理” 时间 |
科克说:“我们对时间的理解和驾驭都不够好。我们并不需要 ‘管理’ 时间,而要革时间的命。”
对 “管理时间” 的传统理解,是所谓 “提高效率”:一张纸,写满长长一大串今天要做的事情,我们趴在冰凉僵硬的办公桌上,愁眉苦脸,拿枝红笔,一个个打勾。
这是一个误区:
第一,我们认为 “没有时间,缺少时间”,所以老在抱歉:“唉!不好意思!今天我没时间!没办法!唉!”
第二,眉毛胡子一把抓,认为自己 “真的知道” 哪件事值得花时间。
—— 在说 “没时间!” 之前,我们是不是先审视一下事情的轻重缓急?更好地理解 “时间利用” 这个概念?
不是所有的事,都值得写到我们手头这张单子上 —— 有些事,从一开始就不值得你花上千分之一秒。
科克推荐:“ 判断一件事值不值得花时间做,有两点:一、是否有新意,有革命性、创造性。二、能否提高很多绩效。
如果你觉得有些事情 ‘不得不’ 花时间,那你就—— 再想想。”
我们参加很多 “时间管理” 培训,它们精致鲜艳的小传单上都许诺:“用我们教的办法,您的时间绩效,至少增加两成!” 。其实这都是鸡毛蒜皮,冰山一角。
有没有想过,能否停下一切纠缠,跳出自身皮囊,旁观一下:24小时,我究竟都在忙些什么?
工程师们总是热衷于发明更快更有效率的机器,但根据80/20法则,只有20%的科学技术,对推动人类进程起到了效果,那就意味着有80%是浪费掉了。
我们拥有时间并不少 —— 如果只做生活里20%最重要的事,那些真正能够造成有所区别,有所成效,少而精的事。
生活中最美好,最大,最重要的回报,常常来自 “时间” 上投入并不多的人和事,他们/它们给你的回报率,可能甚至还大于80%。
人们总说遗憾,说幸福不够多。仔细回想一下,你最喜欢做的事,甚至有没有花到20%的时间去做?你最喜欢的人,甚至有没有花上20%的时间去跟他在一起?
如此想来,为了增加这些 “美好、重要、幸福” ,是不是我们可以第一步:先增加对它们的 “投入时间” ?
比如说,增加幸福的第一步,就是试着先给 “带来幸福的人和事” 增加一点时间?或者,更有所帮助的,是不是也在 “带来折磨的人和事” 上少花一点时间?
科克很坦率:“ 我们不缺时间,只是浪费时间太严重。在如何利用时间的背后,隐藏着我们决定如何度过这一生。”
| 做得少,做得巧。二分耕耘,八分收获 |
如果我们肯好好动动脑子,有创造力地劳动,即使不那么埋头苦干,也没想象中那么可怕可耻。
科克引用了冯.曼施坦因讲的 “如何任命军官”,冯是二战时德国最富盛名的指挥官:
“ 有四种军官:
懒,笨。没什么损害,随他们去。
勤快,聪明。能当很好的参谋,能保证部署细节都稳稳当当不出错儿。
勤奋,笨。有可能造成损害甚至危险。绝不能任用,马上开除。
聪明,懒。适合任命最高级别的职务。”
我们觉得坚持不懈,苦苦挣扎,坚韧不拔,向着一个遥远模糊目标前进,能赢得别人的尊敬、至少同情。社会也一直大赞吃苦耐劳、努力工作是一种美德。
但其实这样做可能意义不大,效率不高,回报率很低。
有时你有没有苦苦拼搏一番,却惊觉仍在原地踏步?
当做事的人,清楚的不是最终结果,而仅仅是过程和手段,其实只是在累赘琐碎无足轻重的漩涡里飞快地打转,像洗衣机里的水,高效率地在一个封闭的循环里疯狂转圈。
当我们清楚专注于目的地,首先就能自动断舍离很多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
大部分人活得很勤苦,可是从一开始,就梯子架错了墙。他爬得越努力,可能错得就越远。
把梯子架上墙,开始手脚并用、拼命向上爬之前,是不是先要看清:
第一,墙另一边儿有什么?
第二,跟对手比,也跟自己比,这是不是我能爬得最轻松愉快的一堵墙?
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是有残酷无情的一面,但也有一种特殊的美。它其实像体育一样,逼着参赛者找到真我,充分发挥自我竞争力、特长。
在这种寻找真我,充分表达的奔跑中,就像冲在赛道上的奥运明星一样,别人无法替代你的十足价值与光芒, 是 “顺便” 产生的。
尤其在现在的互联网经济,市场越来越细化、专门化,我们越来越倾向于一个独立的单位。你的价值,在于你的凤毛麟角、量体裁衣、独特、精准、高质量。
这种游戏规则,以前在竞争惨烈,需求很小的行业里,一直很明显,比如体育和演艺圈。现在,在更多的行业里都能看到:对行业有热爱、坚韧不拔的好奇心,不停学习的人,才能不断适应新挑战、不停自我成长。
但这些,跟简单的吃苦耐劳,好像是两回事儿?
80/20的思想,是一方面野心勃勃,另一方面清醒、有弹性,日三省吾身。我们需要的是常常停下脚步,让自己产生深一点,再深一点儿的洞察力,而不是天天一起床就冲锋上火线。
紧张匆忙的人,常常只目光炯炯盯着鼻尖或敌人,不容易有一个深思的心灵,和一双看得到长远宏观的眼睛。
传统观念一直推崇 “埋头苦干”,把它跟 “成功” 简单直线挂钩,并嘲笑享乐主义。我们一方面没有尝试变化和挑战的胆量,另一方面又线性假设 “成功” 就等于野心勃勃、冷酷无情、满天飞、工作超时、绝少放假、对健康和家庭无限牺牲、特别忙特别忙特别忙。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声称的 “忙” ,仅仅是被动拖延,战胜了主动决定。是不假思索的惯性,战胜了停下脚步聆听心声。是心知肚明自己头脑心灵的懒惰并油然而生的内疚,战胜了做真有意义事情的喜悦。是懦弱的死气沉沉,战胜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敢。
而得心应手、从容、轻快、充满爱悦的人生规划,也许并不是纯粹自私自利:我们越热爱做一件事,才可能越全力以赴全神贯注,越有创造力,越可能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产生高价值。
成功不仅来自于持续努力,还来自于80/20赋予的、最有价值的洞察力。
它提醒我们,苹果砸在牛顿头上的那个安静的下午,或者阿基米德在浴缸里忽然想明白了浮力原理、赤条条蹦出来大笑着奔向王宫的那一瞬间,不是“99%的辛勤汗水加1%的灵感” ,而是长时间全身心扑在重要20%上的聚精会神。
经常深度检视别人都忽视的非线性关系,在关键时刻才可能点石成金。
| 最后几句话 |
法则是规律化的方法和原则。好比数学中就有很多法则,如果我们不用这些助手,那么在计算时就会一塌糊涂。
80/20这本书,从科学上概率分布的角度,告诉了读者,在不稳定的宇宙中,有这么一条普遍存在的规律。
知道了这个,人可以站得高一点点,洞察到事物更深一点点的本质,像王安石的诗那样:“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
科克剖析了熙熙攘攘营营役役怎样如浮云障目,以自己的成功经验提醒我们,别忙着上各种比赛跑道,没事儿好好想想,作为普通人,找到自身优势,扬长避短,集中精力,本身就是一件80/20的事。
他鼓励被生活洪流冲得踉踉跄跄的普通人,不一定等着别人抛救生圈:他教我们把生活分成两部分:“关键少数” 与 “次要多数” 。可以从这个点上,开始自我帮助之第一小步。
试一试,把自己的性格,生活方式,工作,人际关系拆开来,像乐高积木一样,一一检视,看看给每一小块儿投入多少时间、精力,分析一下投入产出回报率。
先提高“关键少数” 的百分比,比如:多花一点时间寻找发自内心的欢喜。多拨一些精力去帮助他人、并用由此产生的充实自豪来奖励自我。勇敢释放、多去尝试最精彩的自己。
再降低 “次要多数” 的百分比,比如:小心绕开那些耗费时间身心、无关紧要、低回报率的活动。
还记得吗?小时候,从物理化学书上,也学到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另一条定律,质量守恒:
“化学反应,其反应前后的总质量是不会变的;物质质量,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只会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我们能做的,不过是把生命中的 “物质” 和 “能量” 不断重新安排一下,让它们转化得对一个人更能用,更有价值。
没有深思自省的生活,重复单调、枯燥荒芜,就像树的老皮,默默地、面无表情地、日复一日一圈一圈包围上来,日趋沉重僵硬,把人的灵性自由全扼杀掉。
而一棵树每个春天猛长,都需要褪掉一次厚厚旧皮。
人跟树一样,只有一次又一次、毫不留恋地褪去弱项短板一层又一层的老皮,不停拓展长板优势,不停长高长壮,才能挣脱沉闷生活的窒息。
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更好,更有用,更快乐的人,才可能更有心力也去帮助别人发掘他们的80/20。
| 写在书页边儿上几点小注 |
1. 为什么说,紧张匆忙的人,不容易有一个深思的心灵,和一双看得到长远宏观的眼睛?
当一个人特别忙,脑子里特别紧张时的时候,就会分泌更多肾上腺素,呼吸也加快,增加血液含氧量;心跳也加快,把更多血液输向肌肉。这叫进入一个 “应激状态”,是人的原始本能。
在古代,人们手持长矛,在丛林里狩猎,危机四伏,豺狼虎豹蛇毒虫蝎随时扑上来。进入这种紧张状态,使人可以随时准备好,跟草丛里忽然长身而起的白额吊睛斑斓猛虎一场恶斗、或者在万分之一秒转身狂奔。
但在这种生理状态下,流向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所以思维能力反而下降,思维速度变慢,清晰度、准确性也变低,人的意识更狭窄 … …
当一个人一直为了解决鼻尖下难题而极度专注,就无法想象翱翔天际、高屋建瓴、俯瞰全局,更别提规划未来。
2. 为什么80/20法则会有效?为什么少量投入能造成如此大的影响?
强有力的正反馈回路,紧扣对应地、强有力地影响了小部分投入。富者恒富,这并不仅仅是因为由于他们具有超群的能力,而是由于财富强有力地产生新的财富。
突破这种反馈回路,突破80/20制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临界点。
比如:建立一种新习惯,像坚持阅读或健身,在达到某一刻之前,可能都很难进一步发展。大量的付出,可能仅得到很少的收获。
但是,如果这股新力量能坚持下去,并超过一条无形的线,一小部分额外的付出,就可能取得爆发性的回报 ——这条无形的线就是临界点。
每个人其实都能取得一些重要成就,秘诀并不是直接冲到 “战术上”、一根筋地努力,而是先在 “战略上” 站得高、看得远。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专注精进,充满热爱,才能给自己的思维、行为不断以清晰的、强有力的自我反馈/奖励,这就产生一个效率高的、强有力的正反馈回路。
这样就可能更快到达一个临界点。
3. 为什么今天的社会竞争效率高,80/20法则凸显、马太效应凸显?
80/20法则又称幂律分布 (Power Law Distribution) ,还叫帕累托分布 (Paretian Distribution).
与帕累托分布相对的,是高斯分布 (Gaussian Distribution)。
它俩并列为两大主导自然和人类现象的概率分布。
高斯分布的本质是独立性 (independence)。大量同质、无序、独立事件将导致高斯分布。
它也可以叫随机性分布,这样对普通人来说可能更好理解。举个例子,一个国家居民的身高,一个城市六年级学生数学统考成绩,这都是随机分布。
与 “随机” 分布相对,帕累托分布的本质是正反馈机制 (positive feedback loop):当事件不再无序,不再独立时,比如,事件之间通信成本降低, 或者,事件之间的作用力增强。这样,一个事件的产生,对自身和其它同质事件的产生发生影响时,就会导致帕累托分布.
人类社会是一个有序的、有组织的、普遍联系的系统,尤其进入互联网时代,世界更扁平,事件之间的独立性进一步减弱,彼此的影响进一步增强。 财富问题本来就是一个典型 “个体互相影响” 的现象,结果体现就更加符合帕累托分布。
马太效应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正反馈机制,它 “自由竞争、效率为先” ,所以在互联网时代,竞争效率更高,权力就更集中,财富分布就更不均衡,它的效应就更明显。
自由竞争、效率为先,说到底,算是一个丛林规则。人们脱掉虎皮裙,扔掉手中狩猎的长矛,从黑呼呼的洞穴下得山来,发现进入了另一个更疯狂的丛林。
在这里,啸叫着追捕大群野猪,是奔跑在银行和股票交易所亮晶晶大理石地板上。打到野猪肉的数量,跟市场销售、争夺、交换 “资本” 等能力,直接挂钩。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红了眼,好似狰狞巨兽或者庞大无比的一列火车,它隆隆高速前进的巨大惯性,让 “政府” 和“民主” 也膝盖一软,有心无力,
像柏林墙被推倒后,下山进入丛林的东德人惊骇地发现,资本运作的冰冷,代替了原来一种主义的冰冷。资本追逐的狂热,代替了原来一种主义的狂热。资产阶级垄断的特权,代替了原来一种主义的垄断特权。对资本、效益的崇拜,代替了原来一种主义的崇拜。
在推崇 “自由竞争”、“战利品”、“拥有” 的强悍猎手眼里,这是个自由的乌托邦。
在资源少一些的,竞争力弱一些的,适应生活慢一点儿的,精神和肉体没有那么强壮的公民眼里,是个四四方方铮明瓦亮不锈钢大机器,张着嘎嘎齿轮的血盆大口,从这边吞进去愁眉苦脸骨肉,那边吐出来崭新挺刮钞票,连骨棒皮肉渣子都不吐。
我特别喜欢科克的一个地方,就是他在探讨80/20无情普遍存在的同时,又指出:研究80/20的存在,就是为了能更好地打破它。
尤其在社会改良方面,他专门写了一章,关切怎样扶贫安弱,怎样能用80/20法则,来有效缩小自由资本主义契约高效运行推动的、当今越来越严重的不平等。
就像老子《道德经》说的一样:“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 作者简介 |
理查德·科克:Richard Koch (1950 —) 。生长在英国,牛津大学毕业,对企业运营、商业投资,咨询,都有成功经验。曾是美国贝恩管理咨询公司 (Bain & Company) 的合伙人,以及英国LEK(艾意凯)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也作为几家上市公司的非执行董事,指导风险投资集团在英国和南非的运作。
他把自己的商业实践和人生哲学也都写了下来,共出版了约20几本书。其中的《80/20法则》和《金融时代的战略》( The Financial Times Guide to Strategy ) 销售逾百万册。
他写的80/20系列还有:
《幂律现象》(The Power Laws ),2001
《80/20生活法则》( Living the 80/20 Way ),2004
《高效管理的80/20法则》 (The 80/20 Manager ),2013
《80/20定律与92条超强自然法则:成功的科学》 (The 80/20 Principle and 92 Other Powerful Laws of Nature: The Science of Success),2014
科克是个英国人,跟常见美国自助书作者有点儿不一样,少一分撸起袖子的率直热切,多半分悠然理性,还有半分对历史、理想主义的思考。
在网上能搜到的宣传照中,他长得并不英俊倜傥,一脸疙瘩肉。但有几张照片,他或穿着旧旧的格子衬衫、粗布裤,赤足踏一双宝蓝色帆布球鞋,盘膝坐在高尔夫球场绿茵茵青草地。或宽松米白亚麻西装,有椅子不坐,偏偏坐在明可鉴人巨大豪华办公桌上。或一顶巴拿马草帽,淡蓝细布衬衫,裤腿卷的老高,在金色阳光棕榈树下,脚蹚在蓝色清澈见底的游泳池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足 … …
这些逍遥,跟他主张的 “80/20地生活也能成功”,高度保持一致,有种微妙的轻逸,像是个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