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a到底什么意思啊?”
“Ta到底喜不喜欢我?”
处于热恋期或者暧昧期的男女总是患得患失、上一秒因为他的消息而跺脚开心不已,下一秒又沮丧地 跑过来问别人.
无论男女处于这一状况下,在爱情里都是对自己的不确定,没自信,心里有个隐隐呼之欲出的答案,却又不敢肯定,这时候你打开朋友圈,看到公众号如下的推送:
“ta撩你不代表喜欢你”
“两个人聊的好好的,突然不联系了”
“撩你,不代表喜欢你”
“她爱不爱你,看他回复你消息的样子就知道了”
“不要以为ta找你聊天就是喜欢你”
“也许ta只是把你当初备胎”
2.
你看到字字锥心,get中了你的G点,心里想着对,对对,这文说的好对,然后你就按图索骥,按照里面教科书般的来做,自嘲,说着一些我认为是在无病呻吟的话语。
殊不知爱情是多样化的、复杂性于一体
有些人打着你情感导师的名义,对进进行“劝导”
有些人总以为对方秒回你的话语,自己就捧着手机一边在乐呵呵,下一次对方没有秒回的背后呢?一定是展开了天大的想象力吧?
比如:Ta是不是不喜欢我?Ta讨厌我?
隔了好久好久,又不敢去问,诚然有人说秒回最能体会对方对你的重视程度,也是最好的温柔,我也很喜欢别人秒回我,但是如果单一地把秒回当做那个人对你的重视程度那就太狭隘了.
3.
或者他或者她是个内敛的人,对方的表达方式可能更为含蓄
我想说呐,隔着屏幕没有秒回你的那个人正躺在床上,现在正把脸埋在被子里嗅着被子的味道,心里念念的都是你呢,她只是下一秒不知要回你什么,越是慎重,就越回的迟,她在你不知道的地方对方心声欢喜着。
人要有自己的判断,特别是在这种信息浩如烟海的时候,有许多文章为了快速捕捉到你的眼球,往往是如UC震惊部一般,用浮夸、吸引人的眼球吸引你点击进去,这背后往往是文字工作者深谙人心,对人情感、需求各方面的把控能力.
你可知就一个标题,背后她们也是经过多次开会要拍板决定的?
讨论着下一个“10w+”的标题,天天捉热点,
不断挖掘粉丝的情感需求,她们知道你要些什么,去迎合你的口味,现代社会太浮躁,工作的压力各种压力扑面而来,于是这个需求被人准确地捕捉到了
4
某大V文章中不乏各种贱人、low逼,毒舌啦、脏话粗口,经常每个故事都是以我有个朋友,有个朋友向我倾诉,实习生怎样怎样为开头展开一部精彩纷呈大剧,嗯最后再用各种毒舌的话语表达自己的观点
可是试问真的会有那么多的朋友的故事那么精彩吗?我向你倾诉我的心事、烦恼你却一转眼把它写了出来,素材总有用完的一天吧?相信其中不乏各种加工、使得更有争议、戏剧性,诸多的那个朋友往往是杜撰出来的,生活远远没有那么戏剧性。所以各位,放下手机该干嘛就干嘛吧。
生活远远没有那么戏剧性。所以各位,放下手机该干嘛就干嘛吧。
欢迎来我的公众号“喵吱你汪”来找我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