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我们一直把民族的历史看得很重,钱穆先生甚至在其书《国史大纲》开篇就述明,“若本国国民不能对我国历史有一定的理解,则难对这个国家产生相应的情感,则也难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国民。”由此可见,历史一道,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国家,都有着深刻的意义。
既然历史如此重要,我们不妨把眼光放的远一些,中国虽有5000年繁花似锦的历史,但相对于全人类来说,却又算不了什么,历史这种东西,不过是有一种由猴子进化而来名叫智人的生物创造的故事罢了。在历史出现之前,世界上还产生了很多别的故事,比如135亿年前,宇宙中的物质,能量,时间空间讲了一个叫做物理的故事,而30万年后,分子原子讲了一个叫化学的故事,,38亿年前,地球上产生的有机体讲了一个叫生物的故事,直到7万年前,历史才出现,而今天要讲的,就是历史发生前后的故事。
哎,这位先生问了,为什么要从那么久之前讲起呢?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成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其中本我就是人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而这种特性的形成时期,就是在那个时候。所以要读懂人类的历史,就必须讲讲猴子那些事。
人这种生物,之所以能打败狮子老虎大象恐龙成为食物链最顶端的生物,一定是有特殊的原因的,有人说,胜出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更加聪明,有比别的生物更加大的大脑,其实,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东非大草原上,脑袋大并不一定是好事。
有研究表明,大约100万年前的东非大草原上,我们的祖先已经有了比较大的大脑,比同等重量哺乳类动物的脑容量要大三倍,但是大脑做为一种智力器官,虽然在人的身体重量中只占2%到3%,但是却要消耗25%左右的能量,我们知道,在那个年代,我们是不可能有什么唱K台球演唱会这样的娱乐需求的,每天睁开眼睛想得事就是吃饭吃饭再吃饭,可大脑这个小婊贝却抢走了我们吃下去的食物中25%的能量,这不但意味着我们每天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用来寻找食物,还意味着分配给肌肉的能量便少了。肌肉能量不足,自然力量不足,但于此同时,虽然我们有着这么大的脑容量,但那时的我们却没有像如今这么机智,也没有这么多可以用来自保的工具,肌肉力量上的缺失并不能通过我们的智慧弥补,换句话说,虽然我们比老虎狮子聪明那么一点点,但是如果遇到老虎,还是会被老虎撕成碎片。
另一方面,我们摆脱了古猿时期四脚着地的行动方式,转而变成直立行走,这种方面让我们可以看得更远,提高了一定的生存能力,同时解放了我们的双手,使我们能够制作并运用各种各样的工具,但是改变了骨架结构之后,女性的分娩变得愈加困难,为此,我们不得不让自己的孩子早一些出生,这样的孩子更小并且有更柔软的头部,更加利于分娩,换句话说,其实我们人类的婴儿,相对于别的动物,都是早产儿。
综合上述两点不难看出,虽然我们有了更大的脑袋和直立的能力,却并没有让我们在100万年前的非洲大草原上生活的更加容易,相反,女性为了保护刚出生的婴儿,开始萌生了社交技巧这个技能,而婴儿因其早产,具有更加强大的可塑性,所以教育这一概念也开始冒头。
那个时候的女性,因为需要生产,并且自生生理条件相对于男性要弱,在崇尚力量的大草原中想要生存下去只有依赖于男性,其实我们不妨假设这就是重男轻女思想的源头,这种思想普遍存在于各民族的文化中,如果不是形成于猴子那会,我很难相信后来还有什么力量能让全人类都这么听话。
女性为了生存需要寻求男性更多的帮助,于是在男女关系中,男性就占有更多的主动权,就算到后来,在科技革命未发生之前,人力一直是很重要的资源,男性做为力量优于女性的个体就有更多的选择权,再加上文化,政治等因素,重男轻女的思想或许就是这样被固化下来的。
话说回来,按下重男轻女的思想不表,从前几段的描述不难看出,其实那时候的人类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优势,相关研究亦可以看出,那时候的人类,无非就是在食物链中部一种身体羸弱自以为是的两脚兽罢了,就像我们现在在喵星人眼中的样子。
可这一切在某一天不一样了,随着一声巨响,一道天雷把一片树林劈出了大火,人类第一次尝到了熟食,也第一次体会到了自然的力量,在这之后,人类充分利用了他们机智的大脑掌握了生火的方法,有了这种自然力量,人类吃上了熟食,相对于生食,熟食更加卫生,更加利于消化和吸收,换句话说,原来用在找食物上的时间便少了,因为疾病而死亡的概率也便少了。不光如此,火做为一种自然力量,可以快速改变某些地形,让人类更加利于生存,
至此,人类告别了食物链中段的尴尬地位,逐渐走向食物链顶端,可光有火还不够,人类的崛起还取决于另一项伟大的突变,我们叫它“认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