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读书·听书打卡 D2#
阅读时间:2021.06.23
阅读书目:《正念的奇迹》
本书作者:一行禅师
阅读笔记:
什么是正念?“正念”就是指“对当下的实相保有觉知”,所谓保持正念,就是专注于当下,对当下正在进行的事保持全然的觉知。在这个当下,做完完全全的自己,随顺自己的呼吸,觉照到自己的存在,觉照到自己的心念与动作。这就是正念。若不懂得保持正念,那每天的生活就像应付差事一样,从我们身边滑过,似乎总没有生活过。
之所以特意记下正念的定义,是因为上次听书没有真正的把这个概念搞清楚,而正念这一词又多次出现在樊登老师讲的其他书里,当听到这个词的时候,脑海里面有一个模糊的印象,就是观照当下,但是对正念的意义,具体怎样保持正念,以及为什么叫正念的奇迹等都是一知半解。我会想,如果我要把正念的方法或者把本书推荐给我的家人朋友,我应该怎样用自己的话说清楚呢?首先我自己就得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而前两次听这本书的时候,都是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顺便听一听,也就是说没有在正念听书的情况下听的书,效率自然很低,而且那种感觉很不好,好像花了时间在听书上,但是又没有很好的吸收书中的营养,有一种莫名的心累。
正念的方法告诉我。我陪孩子的时间是我的时间,我做家务的时间也是我的时间,这一切都是我的生命体验。正念的方法我们如何更好的面对痛苦。樊登老师在讲书时说,人最大的痛苦是认为自己不应该有痛苦的痛苦,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你可以轻描淡写当故事来说,而发生在自己身上就觉得天崩地裂,因为你认为你和别人不一样,你不应该承受这样的痛苦。那怎样才能让这种痛苦控制住并且熄灭掉?如果能保持正念,就会觉得这只不过是一段经历而已,我能够感受到此刻我的存在,这和我能够在其他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感受到的我是一回事。
书中正念洗碗和正念吃橘子的例子特别好。所谓正念洗碗,就是要求我们洗碗时就应该只是洗碗,应该对“正在洗碗”这个事实保持全然的觉知。在洗碗的当下,我是完完全全的自己,随顺自己的呼吸,觉照到我的存在,觉照到我的心念与动作。这才是正确的洗碗。如果洗碗时我们只想着接下来要喝的那杯茶,或者要赶紧加入朋友们的聊天或游戏,就会急急忙忙地想把碗赶紧洗完,就好像它们很令人厌恶似的。那么,洗碗时我们并没有活在当下。事实上,我们站在洗碗池边上时,完全体会不到生命的奇迹。
禅师和吉姆一起旅行。当他们坐在一棵树下分吃一个橘子的时候,吉姆掰了一瓣橘子放进嘴里,在还没开始吃之前,又掰好另一半准备送入口中。他几乎意识不到自己正在吃橘子。禅师对吉姆说:“你应该把含在嘴里的那瓣橘子吃了。”吉姆才惊觉自己没有在正念的状态。专注于吃橘子的每一瓣,才叫做真正会吃橘子。后来吉姆因为反战入狱,禅师写了一封短信给他:“还记得我们一起分享的那个橘子吗?你在那里的生活就像那个橘子。吃了它,与它合为一体。明天,一切都会过去。”这就是正念的奇迹。
我们应该如何修习正念?一行禅师的答案是:专注工作,保持警觉和清醒,准备好应对任何可能发生的状况,然后随机应变。书中说,只要有心,行住坐卧都是禅。我们要学会在行住坐卧以及工作、洗手、洗碗、拖地、喝茶、聊天时都练习禅修。能保持正念,砍柴是禅,担水也是禅。
当做不到每天每时都在正念中时,作者建议可以在一个星期中选一天来作为正念日,但这于我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我自己有一个经验,那就是通过瑜伽的练习来保持正念。在冥想中专注于自己的一呼一吸,感受腹部的高低起伏,在不同的体式中专注体会身体被拉伸的部位,这种练习。能在短时间内让人获得身心的平衡和宁静。算起来我练习瑜伽有将近10年时间,每次当我身心疲惫或感到焦虑无助的时候,瑜伽的陪伴都能帮助我放松身心,找回自己。这种疗愈不仅仅因为瑜伽是静态的有氧运动,我想更是因为正念的力量吧,在练习中观想自己,心念就不会被未来的事情吸走,全然的活在当下。
人生是一个修炼的过程,哪怕无法做到时时刻刻保持正念。但是只要抱定一个保持正念的态度,一切复杂都变得简单。不因为我们达不到目标就焦虑,而要体会和享受此刻精进的过程。这本身就是正念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