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老街,晚上20点,赴一场昆曲雅宴。
平江路是苏州历史文化名街, 沿着高低不平的青石瓦,一边是小桥流水,桨橹摇曳,另一边则是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宅,透露出浓厚的历史感和文化气息,开着特色小店,诸如苏州丝绸,上海故事等。
我们穿行其中,目标明确:平江路上一家名为伏羲的古琴文化会馆。听昆曲清口第一人吕成方表演昆曲评弹。
只留一扇小门的伏羲古琴文化馆门口有点挤,里面已经高朋满座。只见杜丽娘扮相的演员,精致漂亮的妆容优雅端庄的举止吸引着众人的目光,她应该就是昆曲民间艺人吕成芳!
一曲李白的《关山月》曲子作为开场,古琴流淌出来清幽空灵的声音,一下子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一窗之隔外的游客熙熙攘攘,他们就着玻璃向里张望,窗外是2017年夏夜滚滚红尘,窗内似乎穿越到诗仙李白潇洒走一回的唐代。
接着边弹边唱李白的《秋风词》,唱之前还通俗易懂地解释一下诗意,更难得的是会把其中情感和今天的流行曲目流行语结合起来,如果做老师,她必定是个优秀语文教师。每唱一首,先让我们翻开唱词本,三言两语介绍背景,一下子把听众带进词曲故事中。
开始唱昆曲《游园惊梦》,她简单又有趣的介绍故事主人公,让听众明白故事背景,还恰当好处地普及了曲牌名,如"好姐姐""懒画眉"就是曲牌。
优雅的水袖和柔婉幽远的声音,还有旁边伴奏的笛声,一人一笛,如此简单的舞台,却丰富美好地演绎出昆曲的美。我想起冰心的《观舞记》中说,她不能用笨拙的笔描画出卡拉马姐妹舞蹈的美,那么此时我的感觉更是如此,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是强烈的,那就是我在其中,身心愉悦,不仅是我,是所有在场的游客。
唱了三曲昆曲,改说评弹,昆曲是阳春白雪,也许和其他的艺术形式进行比较,可能印象会更深刻。她取出三弦,唱起评弹《白蛇传.赏中秋》边拨三弦边演唱许仙角色,然后唱白娘子时,又换琵琶,当然此时声音也变得更为柔婉。评弹如小桥流水,家常亲切。
正如苏州河水流淌不息,评弹从苏州市井中走出,美妙的声音直指人心。接着她用琵琶拨了我们熟悉的旋律《天涯歌女》,《紫竹调》,很自然地向我们介绍江南丝竹,介绍《春江花月夜》。丝弦乐器;竹笛,干净清爽;肉声,即清声演唱;接着边弹琵琶边唱起沪剧《燕燕做媒》,民歌《太湖美》。下面的观众陶醉其间,说不清什么感受,只觉得满足的快乐。
我前面说她如果是语文老师,必定是优秀的一个。她请下面的观众上台朗诵诗歌,有古诗《春江花月夜》《将进酒》《雨霖铃》等,现代诗《雨巷》《再别康桥》《人间四月天》等,谁愿意就可以即兴朗诵诗歌,由她琵琶伴奏。我们同行的有2人上去朗诵,气氛活跃而又高雅。
她用《琵琶行》向我们演示什么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今天我才发现琵琶的声音是那么好听。转了一圈评弹、民歌,之后,再回到昆曲《寻梦》,唱了两段,此时,再听昆曲,那慢悠悠的美妙旋律更为温婉动人。
她说昆曲的优雅在于一招一式之中,比如兰花指。兰花指的优雅秘诀在于手腕的力量和灵活。我们饶有趣味地跟着一遍遍学做兰花指,整个会馆充满了快乐的空气。
这次近距离观看演出,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吕成芳摈弃了传统的只是单纯的演出昆曲,而是用清口的表现手法进行演绎,让如我这些没有戏曲基础的普通人也能看得懂,并喜欢上这门艺术。
吕成芳这种幽默风趣的“昆曲清口”赢来阵阵喝彩,她在讲演中不停地和观众互动,让观众参与其中,每唱一段,就会用最浅显的语言讲演一段,让观众在最轻松的环境中感受昆曲的魅力,这种“接地气”的讲演吸引了观众对美好音乐旋律的向往。
“现在我拥有全国各地的粉丝,人传人,不少游客都是他们的朋友介绍来的。”很多外地游客第一次来看吕成芳的演出,就成了“昆虫”,有些人甚至不断地赶来看她表演。
我写下这些文字,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欢和认同。室友,来自广东,她说她离开苏州前还要再来一次。
而我的手腕正在转动,为练习兰花指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