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落地之后的第一餐,各种凉菜荤菜素菜汤菜都甚合我口味,即使不能自称为吃货,我的胃也在这顿颇为家常的食堂餐里心甘情愿的缴械投降,直感叹,哎呀哎呀,真是来成都来晚了呀,电光火石之间想到这个感觉不就正和那句“少不入蜀”有了异曲同工的妙意。
马不停蹄开始工作。
炎炎烈日下奔走在川西平原上的乡村社区里。
在一个名叫马祖村的地方,我们的车在树林下停驻在阴凉里。迎面而来是一个小广告,一张小纸牌上写着细细的笔画:出租/售吊床。
沿着密密的水杉林里一条新修的绿道往前走,传来了越来越大声的音乐声,看来树林深入好不热闹,大步向前走着,果不然,一片欢乐祥和的休闲场景在我们流动的视野中铺陈开来:右手边的长廊里密密麻麻排着十几桌麻将桌,桌面上的麻将牌正热火朝天的翻腾着,左手边的方蓬里,伴随着大扩音器里传出来的交谊舞音乐的是十几对舞者的翩翩舞姿。抬眼看正前方,不远处一条河流自右向左穿林而过,水流湍急,类似的流速似乎只曾经在靠近水库的大坝下看到过,就连记忆中老家门前的章江发大水的时候也没有流的这么快。
沿着河岸两边,细细的一条绿道走在林间,与水岸保持着五六米左右的距离,就在这五六米的林下滨水空间里,演绎着川西平原上休闲生活的大智慧:河岸最靠近水的那一侧,间隔着挖出了一段段的低阶,水流深度刚刚没过成年人的脚踝,摆上一张麻将桌在里面,脱了鞋就在里面可以享受到传说中“边泡脚纳凉边打麻将”的极致享受。水流的深度也正好刚刚到孩子们的小腿至膝盖,临水的一侧半人高的坚固的栏杆筑起了家长的安全感,孩子们拿着各自的水枪在水里玩的不亦乐乎。卖茶水的小铺安在绿道内侧,服务人员拿着开水壶在各个麻将桌之间不时的走动。卖水果的、卖零食的、卖凉粉的,在绿道上游走着,成了一条流动的服务线。
沿着绿道往下游走上几十米,舞场的音乐声渐渐在身后隐去,河边树下系着的吊床慢慢多了起来。老人们躺着闭目养神,孩子们或躺着,或窝着,不时和吊床旁边的小伙伴玩耍,青年人更懂得享受了,那个小矮凳支在头边,上面摆着煎土豆,插着竹签,一只手刷着手机屏幕,另一只手不时的往自己嘴里送着美食。
此时此刻,不得不感慨成都人骨子里的休闲基因。脑中自带的文案生成器立即显示:名山大川,不如吊床一张。
全国各地的绿道我也体验过不在少数,论绿道休闲氛围之浓厚,活动组织空间之合理,我还没有见过比这条更好的;
类似的林下滨水空间也有很多,可是能被用的这么“采河流树林之灵气,享休闲生活之精华”的地方,这也是第一处。
据说只要花上十来块钱就能在这里泡着河水打麻将或是在吊床里葛优躺一整个下午。我满是黑人问号脸,想的都是一个低级趣味的问题:难道他们都不用上班么。
随后又来到了有着川派盆景第一村的社区,被收拾的清清楚楚的乡村社区,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一个独立院子,前院浅敞,便于迎客,后院深幽,盆景座座。行走在村中的道路上,不断迎出来的却是一只只个头不一、颜色各异的串串狗仔,一时间狗叫声此起彼伏的在周边响起,好不热闹。
在一间名为六棵树的民宿院子里,保存了较有历史感的一栋传统民居,民宿因院中六棵颇有历史感的楠树而得名,直直的树干撑起了院子的荫凉,观赏性虽说少了一些,却也是摆上桌子倒上一大杯茶一起摆龙门阵的好地方。
而真正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主人家冲洗了挂在老宅墙面上的几张照片:虚化的深色背景之上,一束光从画面的正上方打下来,正中是两个主体,一盆川派盆景作品,一位川派盆景师傅。光影的角度正好,我对这位盆景师傅的面貌画面印象是深刻,盆景作品都变成了衬托的背景。这种印象深刻,不是指五官样貌,而是那种气质,从照片中弥漫出来的匠人气质,在时光流逝之中专心专注的打磨着自己的盆景作品的匠人气质。黝黑的肤色、深深浅浅密密疏疏的分布在脸上的时光刻痕,坚定的眼神望向看着照片的我,眼神里没有台词,却又内容丰富。我于是带着无比崇敬且肃穆的心情继续参观这个人文气息浓郁的盆景之村。
而这种崇敬且肃穆却紧接着消失在了邻近的一户盆景农家院,没错,溶解剂正是正厅中传来的哗哗的麻将声。不大的小院里摆着很多盆景作品,且不少都是很有些年头的盆景艺术精品,更大的后院里则更多川派盆景的植株,有些也还正在创作生长之中。前院和后院之间,是一栋两层楼的砖房,和大多数的现代乡村民居一样,房子的外皮都糊上了抹平了的水泥墙面,正面还贴上了白色的瓷砖。因为屋主人是从事盆景艺术的老匠人,于是在一层的墙面上挂上了几幅书法作品,有的写着“盆景师魂”、有的写着“盆景艺术巧夺天工迷人风光浓缩其中”,这些认真装裱的书法作品,被认真的挂在房屋一层正立面的墙面上,成为了无上的勋章和无声的广告,足可见这家盆景师傅在同行中的专业地位及其盆景作品的艺术水平高度。只是可惜,一层墙面被各个屋子的门啊窗啊分割得十分零散,没有合适的挂上字画的位置,于是这几幅字画就被挂在了各种不合时宜的窗框里和墙柱上——黑白的书画作品背后是鲜蓝色的窗棂、字画的装裱框的长度尺寸超过了墙柱的宽度。种种这些,或许也充分显示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乡村审美在各种流派上的奇妙混搭。
正厅里的桌子上激战正酣,做盆景的师傅应该就是其中某一位,和上一张照片中的肃穆氛围不一样的是,此刻的川派盆景艺术在我面前是如此的生活化和接地气,这位师傅的工作生活之日常大概就是做做盆景造型,打打麻将。这边正摆弄着各种盆景枝条造型固定,这边听见几位邻居招呼“三缺一啦”,就放下工具奔向了麻将桌;这边结束了和麻友的一场激战,自己当天的手气好得不得了,要什么来什么,赢得酣畅淋漓的,结束了牌局,又高高兴兴的转到后院去继续自己的盆景匠人之旅。和品赏这些庭院中的川派盆景作品相对,这种根植于生活之中的艺术创作方式才是更让我觉得有意思的,这或许也是成都人骨子里的休闲的另外一种表现面向。
离开都江堰的最后那天下午,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过云雨,我们直奔到了都江堰景区附近的一家廊桥茶楼里。滚滚的江水,带着从高山上下来的巨大势能,在不宽的河道里翻腾着暗涌向下游冲去。我们一人点了一杯15块的茶,坐进了廊桥茶楼里。茶楼里除了过道之外,都被摆上了满满的茶桌和躺椅,茶楼老板很贴心的选择了能够让客人足够放松的坐椅款式,深深的,喝茶的客人的身体可以很放松的摊在座位里面。一杯茶,免费续热水,可以坐上大半天,甚至一整天。有些茶桌上也摆着笔记本电脑,讨论着工作,但是大多数的还是就只有茶杯和扑克牌,或是其他小吃零食。廊桥中段一侧的包厢里偶尔敞开的门里,传出来的都是麻将的声音,还有一些桌子打着我不认识的当地的一种土牌。
桥下是奔流而下的江水,桥上是慢慢流淌的时光。都说在流水面前会特别容易让人产生“逝者如斯夫”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可是在这一刻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望着窗外在雨雾中若隐若现的青城山,偶尔露出的西下夕阳,光线洒在江面上,江水里翻腾起的暗涌,在水面上形成了一个个水纹图案。随着太阳光线的变化转换着颜色,某个时刻某个角度看起来,江面看起来居然很有点像下过雨后的大青石板块的自然纹理,反射着夕阳的光辉。趁着雨停了的功夫,走到了隔着不远的另外一座廊桥,却因为更加靠近都江堰景区大门广场的缘故,熙熙攘攘的全是人,和廊桥茶楼不一样,这座廊桥的两侧是敞开通透的,于是形成了天然的凉风通道,桥下是流水,桥上感受到的是流水带来的阵阵凉风。桥面两侧的台阶上,满满的坐在地上的都是人,此刻也分不清楚哪些是游客哪些是本地居民了。
在廊桥茶楼里遇到的一位掏耳朵的大姐,丰满的身材,饱满的情绪,边给我们掏着耳朵,边传播着自己的生活哲学。“……就是要慢慢的,享受享受,整天的走来走去的,有什么意思……”(规划出差狗感觉自己的膝盖重重的的中了一箭啊)。类似的言论后来在成都市区的一场茶会中也听到了。成都一行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却感触颇多。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描述天府之国的大地上当地居民幸福闲适的生活的:岷江从高山上奔流而下,通过都江堰的智慧分流成扇形水系,滋润着整个川西平原,水系之间,是金灿灿的丰收的稻田。而在水岸之滨,是泡着脚打着麻将的幸福的天府人民。
打开手机上的地图,会在屏幕的左上方看到汶川、映秀等几个汉字,因为处在运动板块的交界处,不稳定的地质结构带来了大大小小的动荡,这或许也让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更加明白及时行乐的意义。走在街上偶尔会遇上一两个身体残缺的当地人,他或许是把小农用货车停在路口的一只裤腿空荡荡的卖西瓜的商贩大叔、他也或是在树荫下摆动着一条胳膊走向水边的牌桌准备去酣战一场的农民大哥,这些不起眼又特别扎眼的细节,总是会在不经意的提醒着我那场并未远去的灾难。据说当年的512大地震之后的抗震救灾现场,就有避难的居民们在临时支起的帐篷里打麻将,这种天性里的乐观到底是丰饶的物产孕育的还是动荡的环境逼迫的,这或许是总是杞人忧天的活在各种忧虑中莫名焦躁的我永远都不会明白的事情。
我一直对来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香港的一首老歌印象深刻,歌者是许冠杰,他在歌里唱到“蚂蚁亦要温野食,唔做事确系无益,少壮就要多努力,来日望自食其力”,不用看其他历史资料,光是看这些歌词,都能让我回想起香港地铁站里疾步如飞的换乘人群。而面对着树林下、院子中、茶楼里一桌桌打着麻将的天府人民,回旋在我脑海中那个问题“他们都不用上班么”,最好的答案应该就在那句歌词里:“老子明天不上班,爽翻,巴适得板”。
在离开成都的时候在双流机场看报纸的时候看到这样的一段话,四川省旅发委主任对全域旅游发展提出了三个应达到的标准:触目可及的美丽,触手可及的温暖和无微不至的服务。都江堰一行之后,我想在后面再加上一个:无处不在的休闲。
这种无处不在的休闲,在江水边林荫下泡着脚的牌桌上,在躺在水岸树下吊床里闭目养神的老者的呼吸间,在拿着掏耳朵工具四处揽客的阿姨的笑谈中,在打打麻将做做盆景的乡村艺术匠人的作品里,在伴着江水奔腾疾驰流逝、喝着茶翻着书的慢慢流淌的闲适廊桥时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