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次讲到了最后一个朝代。
这个朝代毫不逊色于元朝的辽阔,疆域长达百年的康熙盛世,残酷的文字狱都是这个朝代的特色,没错,这个朝代就是大清。
东北的女真人是大清的前身,东北的纬度很高,而且平原又有很多的沼泽,所以女真人大多以渔业采集为主,后来汉朝的扩张导致女真人在南边有了一些农耕。
那么看似一个特别落后的小部族,是怎么发展到大清帝国的呢?
女真人的南边是汉人,西边是蒙古人,东边是朝鲜人,更东一边是日本人,所以他就居中发展,慢慢的他也就崛起了。
在1583年,努尔哈赤开始在建州,而那时大名早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而崇祯皇帝是一个特别想要有作为的,但是他却老是想要找到一个一下子就能治理好国家,让国家重新恢复到一个鼎盛的丞相,所以就换来换去,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越来越乱,而日益健壮的皇太极改族名满洲,第2年,国号为清,全力的攻大明朝,而农民起义军李自成攻入北京城之后,绝望的崇祯皇帝就自己上吊于景山。
而当时看管一个关口的吴三桂,清楚大明完了,仅凭自己手中的一座孤城,孤兵是没办法作为的。而他也是汉人,于是他就想去顺,但是父亲与陈圆圆的下场却激怒了他,他放入了大清,最后亲手终结了大明。
后来玄叶上位,年仅八岁,但清兵的屠杀等等,让他们的大清有了巨大的隐患,而16岁的康熙帝一举铲平了鳌拜,夺回了大权,但是当时归顺于他们的三潘又主动提出了撤任的事情,当时年纪那么小的康熙帝当然不知道,这是一个试探,所以就立马同意,而三潘知道康熙帝不信任他们,也就立马反派,但是因为他们老了,总是犹豫不决,给了年轻的康熙机会,平了这个长达8年的战争。
而他又趁热打铁,收复了台湾,在中央一举铲平了显赫一时的权臣鳌拜,平了三藩等等,于是大明的权力又回归到了他的手中,但因为他是女真人,而他的疆域内还有特别多的种族,他应该全面推广汉化吗?
要治理汉人用汉文化就好了,但是其他的就不能这么了,他们仍然可以延续自己的传统,而这样又能减少治理的阻力,又能互相制约。武力是基石,对八旗子弟而言不仅不能汉化,而且还要强化其他人的认同,把武力牢牢握在手中,把待遇再提高。这样一来女真人和汉人的差别就出来了。
但是他也没有让皇子们闲着,他让皇子们早出晚归的学习汉文化,为的就是日后。
那么他们应该用汉人吗?当然要用,但是占比不能太多。不然多年之后,整个朝堂又是汉人了。但汉人有丰富的经验,所以我们可以适量的用。于是他就想出了已满驭汉。
而恨人也只能心中有满而无法作为,而那时候皇权最大,太子则是在皇帝死之后才定下来的。在康乾盛世人口到达了3亿人,但是人口越多,地却不变人均耕地直线下降,所以只能开垦,但是开垦就破坏自然环境,不仅黄河溃堤了,连长江也溃堤了。
而且他们还不去商贸联系,因为满人不想汉人和外国勾结就闭关锁国,所以在外面的国家高速发展的时候,我们的国家却是全然不知。
不管怎么说,康熙帝带领他们突破了胡虏无百年之运的说法,我觉得他之所以能做到,就是因为最开始的一系列安定汉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