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观察与评论
人们常常把观察与评论混为一谈,以为是观察,其实只是评论,观察是客观事实的陈述,而评论是评论者的主观臆想,也可以说是评论者所得出的结论,从逻辑上来说是因果关系,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因此被评论者会感受到恶意。***沟通指导我们客观的陈述事实,(有事实就能推断出结果,不同的人不同),让别人自己去感受, 例如,评论者可能会说“他很丑”而懂得观察和评论的区别的人则会说“他眼睛小,嘴唇厚,脸上有麻子” 为被评论者,面对评论时,追问原因,而不是反驳。
关键词:表达感受
很多时候,人们往往不表达感受,或者不会表达感受,容易产生问题隔阂,积累久了,就会在一时爆发,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我一直推崇表达自己的感受,与他人进行协商和解决问题,而不是憋在心里。曾经,我有一个朋友,我非常喜欢她,找她打游戏,她不打,给她打电话,她不接,在一晚,我就直截了当的说了:你可以和你朋友打一整夜的游戏,可以连麦打2个小时的电话,却不愿意和我打一局,接我哪怕仅仅是一个电话,我不开心。当晚,她认识到她的过错了最终也成功的解决了问题,而不是让问题积攒,自己难受,最后别人也难受,许多情侣分手的原因就是缺乏沟通,怕这怕那不表达自己的感受,最后积攒久了,便爆发了,而对方可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察觉力
关键词:成长
人的成长经过了三个阶段,情感的奴隶-面目可憎-生活的主人,我想起一个故事,神明向某个青年下了诅咒,那是看到悲伤之人就会感到痛苦的诅咒,青年为了避免自己的痛苦,像所有悲伤之人伸了援手,接下来,神明复制了青年做了假货,复制品没有意识和真正的青年做同样的事,假货也向所有悲伤之人伸出了援手,神明为青年和假货分别起了名字,一个是善一个为伪善,你觉得那个是伪善那个是善呢,真正的伪善,假货是善,真正的为了自己而助人,哪边更纯粹显而易见吧,我们的成长也就是成为真正的善,没有别的理由,而是发自内心的帮助别人,表达自己。
好文节选:
***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例如,它会说“欧文在过去的5场比赛中没有进一个球”,而不是说“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