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年过完不久,农民陆续开耕。
小鸟吱吱喳喳的叫着,燕子飞回来了,预示我们,季节己到,该准备播种了。
今天星期六,儿子不用上学,早上醒来,煮好早餐,我和儿子一起吃。丈夫凌晨五点半便出车了,去排队装石头,我知他辛苦,但人穷得力出,再说人么是要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获取价值,这样饭也吃得香,心才会锃亮锃亮的,何况女儿正读着大学哩!得奋斗啊!孩子他爹。
干活、干活生命才能焕发光彩,心里才能踏实。
我和儿子吃完早餐,准备干活,今天种花生,我叫儿子一起来,他已十多岁了,让他放花生仁,工作轻松能做的,再说干点田活,熟悉田里劳作,对他日后人生有好处。春天的阳光暖和暖和又慵懒慵懒的,丝丝春风拂我发丝,入我心脾,早晨清爽宜人。我扛着锄头、铁耙去田里。孩子、小狗尾随而至,说起这狗,还有故事,它是流浪狗,见它可怜,喂着喂着便有感情了,老喜欢跟着我屁股转,好狗儿,爱打老鼠。来到田间,我挥起大锄,它在我周围转个不停。
人们陆续的来到自家的田头,此时正是种花生的时节。田里勤劳的人们扛着锄低着头默默的在播种。我也一样,我想只要用心管定会有好收成的。田间里时而静默,时而说话声,还有小孩喳喳声,累了喝二口水,继续劳作,儿子放花生仁。我先用三个齿的铁耙在土里横贯行,然后教孩子怎放花生,距离间隔多大才放一粒,又叫他看到不好的、脱皮、皱皮、小的花生都不要,因为我虽把花生淘过了,但还是有点残留。儿子问我为何不要,我说这是种不生的。儿子连说好好好!还好儿子不但功课好,而且干活还蛮听话的。希望他小小心灵能从劳作中领悟一些东西。儿子一边放一边说话。
“妈,是这样放吗?”儿子还挺细心的。
“是啊!就这样放,你刚刚放的那粒距离前一粒远点。”我指点着儿子说。
儿子马上弯腰捡起那粒花生再拉开一点隔间放下。
“战战,这就对了,做什么事情都要细心。”我对孩子说。孩子小名叫“战战”。
“妈,为什么一定要这样的距离?”儿子意识到问题了。
我喜欢孩子问又喜欢解释,因为这也是教他知识,多知点东西,总有好处。
“儿子,种花生不能大密也不能太稀疏。”我说。
刚想解释下去,儿子迫不及待又问:“为什么?妈。”
“太密了,空间窄小会影响花生成长,这样长出来的花生荚不饱满也不多,而且有很多嫩嫩的、小小的花生子。”我唯恐解释不详。
“那太疏呢?”儿子对问题是急性子,这点太像我。
“太疏了也不行,距离远才放一颗花生仁,浪费土地,收成时也没荚数,这你应该明白,不用多说。因此种花生要适中。”我手不停嘴不停的说。
“啊!知道了。妈,原来种花生还蛮有讲究,蛮有学问的。”上六年级的儿子说话也文绉绉起来了。
儿子也是边做边问。
“妈,呵!还有个问题 。”儿子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又皱起眉头脸有难色,扬起来头,眼神、脸色带着问号。
看来问题不小,是不是我解释漏了些什么主要东西,又或是种花生忘了些什么。我看此时我的神色也是个大大的问号。
孩子继续说话了:“妈,我读五年级时,有一课书叫‘落花生’,作者许地山,你也教过。”。是的,我是教过,我是当年的民办代课教师,因年限不合辞退,但我也一直做代教,只是身体欠佳这二年才没代。
“那课书里面不是有说种花生的过程吗?”儿子以前没种过花生,我也是很少种花生,这田一般都是插秧,只是今年突然觉得种点花生榨油吃也好,比市上买的香、健康。儿子没体验过种花生的过程,所以这样问。他的记忆力还真不错。
“对呀!孩子。这课书是有说种花生的过程,那你说说看,顺便复习旧知识。”我考起儿子来。
“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施肥,这前面三件都做了,后面还有二件工序,你还是很辛苦,你身体不大强壮。”儿子可怜起我来。
猛然间,我心头一热又如有一股甜甜的味儿涌入心间。原先眉宇间的问号刹那间没了,取替的是舒展的眉色。我儿子长大了,多年来的心间愁雾,生活艰难,因我儿子的一句话冲淡了。倾刻,阳光温柔的洒在我身,微风亦温柔的从我身边拂过,我猛吸一口。干得更精神了。
“不是有你吗?孩子。”我眉飞色舞的跟儿子开起玩笑来,“你爸可没空啊!”
“那我放学陪你干。”孩子顺口答。
“傻孩子,现在种花生不像以前,妈小时候种花生时,我一边放花生你外婆一锄一锄的填土,用人工整成一块一块的,现在科学发达了,这一小块一小块的地是机器打成的。我们现在用这三个齿的铁耙贯行,这不是一拉就三行吗,方便多了,等放完花生仁,用这三齿耙拉土就可以覆盖花生了。至于浇水、施肥工作,这是水田,不用怎么浇水,有时老天下一、二次雨就可以,放水也容易,小溪就在那。"我指了指田边,顿了顿,我又说:“以后都不用施肥,因为我前几天已放了底肥,种花生放一次底肥就可,不像种田要施几次肥。”
“呵,妈,我还替你捏把汗啦!”儿子恍然大悟,“不过,我也替自己捏把汗。”儿子笑笑说。
不知不觉一问一答、一说一笑间已种了一半。儿子提议休息二十分钟,我说好!
休息间抬头望去,一大片都是种花生的,大人、孩子都在忙碌,时不时传来嘻笑声。
二十分钟很快过去了,喝足水又忙起来,好在是早上,大阳不猛,也好在是春天季节,夹有点凉丝丝的风。否则,儿子也坚持不下。此时对面田的哥嫂已种完了,他们又过来帮忙了。一下子成了四人种,这样比刚才快一半多了,因为我孩子毕竞年纪小没大人手脚快,哥嫂参入,一会工夫便把剩下的田土种完了,这种花生的只有五分地。接着把每一块土盖上薄水衣,拉开距离用泥压住,因担心台风来把水衣掀翻。
儿子看到这样,疑问又来了:“妈,为何要盖水衣?”
“那是怕它长草,盖上水衣就长不出草来了。”嫂嫂替我答了。
“那,伯母,花生不也就长不出吗?”这问题孩子还挺会想的。
“当花生苗冒出土长一些叶子后,我们便在每颗花生上面的水衣撕一个窟窿,让花生苗长出来。”嫂嫂解释说。
“噢,这个好办,妈,到时我帮你。”孩子脸朝我说。
“亚战真听话又勤快。”他伯父向孩子竖起大拇指。儿子脸红红的。
这说话间就盖好水衣了,真正完成任务了。
孩子懂事,说了声:“谢谢伯父、伯母帮忙。”停了一下又滑稽地说了句,“解放噜!妈你也解放了。”停了一下又说:“妈,今年不用买油吃了。”
是的,种了就不用买油了。这时,太阳差不多正顶了,该吃中午饭了。抬眼望去,人们也收拾行档回家,孩儿们唱着歌儿一蹦一跳地走着……
孩儿们,希望你们通过田间劳动能领悟到做人的一些道理,明白只有用勤劳的双手才能获得价值,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吃得香的东西。